《迪迦奥特曼》惨遭全网下架:我们的孩子到底该看什么?

发布于 2021-09-27 17:55


来源 | 小树妈妈

这两天微博有点热闹,很多热搜都是 10 几亿的阅读。

跟男孩妈妈关系比较大的,应该就属 # 迪迦奥特曼下架 # 这个热搜。

据新闻报道,江苏省消保委发布了《动画领域侵害未成年人成长安全消费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21 部动画片共梳理出 1465 个问题点,集中在用语、场景、剧情等方面。

经统计,21 部动画片里,有近一半不同程度存在暴力犯罪元素,涉及阴暗、惊悚、悬疑等镜头达 123 个,植入广告行为达 142 次。

大家熟悉的《熊出没》、《小马宝莉》、《名侦探柯南》等也在问题名单之中。

比如在《名侦探柯南》的第1集,21分钟的时候出现了枪杀、毒药的情节。

在《小马宝莉》的第47集,13分钟的时候出现了高处跳下的情节。

在《熊出没》中,出现多次在冰面玩耍、抢夺锯子等暴力情节。

《报告》还特别提到,在《迪迦奥特曼》中,除奥特曼日常打怪兽情节外,还涉及到持械殴打、多人恐吓、纵火爆炸等暴力情节。

目前 b 站优酷爱奇艺央视频在内,全部搜索不到迪迦奥特曼剧集。

看完这个新闻,心里有些矛盾。一方面内心知道对动画片的审查和监管非常必要,另一方面,对奥特曼也有些不舍。

我家里是两个女儿,她们俩都对奥特曼不太感兴趣,但是很喜欢那句出自《迪迦奥特曼》的经典台词「你相信光吗?」。

身边更有不少男孩妈妈都在儿子的影响下,对奥特曼如数家珍,《迪迦奥特曼》有相当一批妈妈级粉丝。

网上还有个段子,调侃男孩妈妈 365 天的日常是:

给儿子买奥特曼、学习奥特曼、当怪兽;给儿子看奥特曼、被儿子考奥特曼、当怪兽。

我先生已经奔四的人了,我随口问了几个关于奥特曼的问题,他竟然也对答如流,从初代奥特曼,跟我说到现在孩子们中最流行的奥特曼,背出了很长一串名字。

所谓童年回忆,大概就是这样吧。

所以我个人觉得,除了对动画加强监管,同时最好也可以建立更加健全的分级制度。

这样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就能够去看适合他们的动画。父母在选择的时候,也有更多的参考。

另一方面,就是我们出品更多优质的动画片,让孩子们有更丰富的选择。

回看中国动画,其实我们也有过非常辉煌的历史。

那些水墨动画、剪纸动画、木偶动画.......让全世界都为之惊艳。

还有那些经久流传的神话故事、白话故事,寓言故事改编的动画......放到现在也毫不过时。

这些动画无论是美术制作、还是内容创作、形象刻画、都堪称是优秀。

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优秀的国产动画正在被淡忘。

今天这篇文章,也想借此机会,把一些适合孩子的优秀国产动画再给大家分享一下。

呈现中国民族文化特色

早些年的动画有很多都是根据中国传统文艺改编制作,既有名画,壁画,戏剧,皮影等各种元素,也有历史文学,民间传说,经典白话等经典故事。

让孩子看一些这样的动画,可以让孩子近距离地接触和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艺。

比如:

01

《小蝌蚪找妈妈》

(上映时间:1960年)

陈毅副总理在参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时候说了一句话:

“你们能把齐白石的画动起来就好了。”

于是,就有了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它正是取材于自齐白石水墨名作《蛙声十里出山泉》。

这部动画从画风到配乐到节奏都是很中国风的元素。

动画片一开头就出现一本素雅的中国画画册,随着镜头的推进。

幽静的荷塘小景,微微荡漾的水面,慢慢蠕动的小蝌蚪。

齐白石经典的鱼虾形象。

伴随着悠扬的古琴和琵琶声,瞬间将孩子带进一个优美抒情的水墨画世界,让孩子感受中国水墨画的飘逸灵动,体会民族艺术的美。

就连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和高畑勋言,都忍不住对中国的水墨动画称赞道:“看得都傻了。”

02

《大闹天空》

(上映时间:1961年)

《大闹天宫》这部动画片从筹拍到完成,足足耗费了四年的时间,一出世就拿奖拿到手软,曾在44个国家和地区上映,先后参加18个国际电影节展映,并三次获奖,被赋予了极高的评价。

法国《世界报》称赞道:

“《大闹天宫》不仅具有美国迪士尼作品的美感,而且造型艺术又是迪士尼艺术所做不到的,它完美地表达了中国传统艺术风格。”

这部动画片糅合了中国壁画、年画、京剧等传统元素,里面的孙悟空形象就是采用了京剧脸谱的艺术形式绘制,后来的每一代孙悟空身上都有它的影子。

配乐也是运用了中国文场三大件的京胡、月琴、弦子和武场三大件的单皮鼓、大锣、小锣等乐器。

可以说,这部动画片是让孩子了解中国传统文艺的最好切口。

03

《九色鹿》

(上映时间:1981年)

这部动画片是根据敦煌莫高窟洞内壁画《鹿王本生》的故事改编,采用了中国古代佛教绘画的风格,不管是人物形象还是用色上都能让人感觉到一种异域风情。

敦煌莫高窟中的《鹿王本生图》

而且这部动画片的主设计师冯健男先生,为了能够更好更真实地体现中国壁画的精美绝伦,在环境极其艰苦的敦煌生活了23天,临摹了21幅长长的壁画,5本厚厚的素描本。 

同时,这部动画片也是敦煌故事第一次走进大众的视线,开启了一代人走进钻研敦煌壁画的文艺之路。

毫不夸张的说:

《九色鹿》是千年华夏文化、敦煌文化的展现和传承的缩影。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中国传统技法演绎的动画片,比如木偶动画《曹冲称象》、《老鼠嫁女》、《崂山道士》、《半夜鸡叫》……

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骄傲的将军》、《渔童》、《人参娃娃》……

让孩子观看这样的动画片,就是让孩子足不出户地看到到中国传统文艺的精美绝伦,让孩子享受一场视觉盛宴,如果能激发一点孩子的兴趣,那就更好不过了。

重温经典故事

国产动画里的剧本内容很多都是根据上古传说、经典白话小说、寓言故事、民间传说、历史文学、民族故事等基础上改编创作出来的。

比如:

01

《三个和尚》

(上映时间:1980年)

“一个和尚挑水喝,俩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句谚语真的是家喻户晓。

通过这个故事改编的动画,更是我心目中的经典。

 

三个和尚本性都很善良,因为在和别人合作挑水的时候,内心有了不平等的想法,才导致三个和尚陷入没水喝的窘境。

直到一次大火后,三个和尚才懂得团结和合作的重要性。

这部动画,从头到尾没有一句台词,但简单明了的人物造型,精妙的人物细节刻画,把最深刻的哲理融入生动活泼的画面中,给了孩子很多视觉上的启示和启发,引导孩子思考。

02

《渔童》

(上映时间:1959年)

 

《渔童》这部动画片改编自鸦片战争之后,义和团运动之前流传于民间的故事。

它主要讲述了老渔民爷爷从海中网起的汉白玉盆中出现的小渔童帮助渔民们惩罚当地贪官和洋教士的故事。

它采用的是中国独创传统年画的风格,不仅画面极其精美,故事性很强,向孩子们展示了一个勇敢坚强、聪明无畏,充满正义感的形象,基本算得上是中国剪纸动画的巅峰之作。

03

《哪吒闹海》

(上映时间:1979年)

 

《哪吒闹海》是我国第一部大型彩色宽银幕动画长片,在国内外各大电影节上均获得过多个奖项。

同时,哪吒少年英武,桀骜不驯,个性鲜明,有反抗精神的形象,被视为国产的超级英雄。

我还记得,我小时候一看到哪吒被逼自杀,剔骨还父、剔肉还母的情节时,就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而从这之后的动画片,我就基本没有这种感受了。

04

《东郭先生》

(上映时间:1955年)

动画片《东郭先生》故事取材于《史记》滑稽列传第六十六。

讲述了东郭先生把“兼爱”用在狼身上,反倒被狼恩将仇报的故事。

用滑稽讥讽地故事形式告诉孩子们:

我们应该保持一颗善良的心,但不应该同情和怜惜狼一样的恶人,不能不辨是非,滥施同情心,害了自己。

新创经典角色

除了从传统文化、经典名著取材之外,国产动画片也有一大批自主探索创作的经典形象。

直到现在,也依旧是让无数人难以忘怀的经典角色。

01

《黑猫警长》

(上映时间:1984年)

黑猫警长是中国动画史上第一部成系列的动画片,讲述了正义勇敢的黑猫警长和狡猾的一只耳斗智斗勇的故事。

虽然只有短短的5集,却成了很多人心里永远无法忘怀的童年回忆。

不仅是因为黑猫警长充满正义感的形象,深受人们的喜欢,更因为黑猫警长教会了我们如何分辨善恶,什么是团结、友情、牺牲和告别。

02

《葫芦兄弟》

(上映时间:1986年)

《葫芦兄弟》主要讲了一位爷爷种了一棵葫芦,结了七只神奇的葫芦。

这七个神奇的葫芦是七个本领超群的兄弟, 其中,

大娃:力大无穷 

二娃:千里眼、顺风耳

三娃:铜头铁臂,刀枪不入

四娃:喷火

五娃:喷水

六娃:隐身

七娃:神葫芦,吸收万物。

它们每一个都身怀绝技,但每一个都有自己的弱点和缺陷,单打独斗也会被妖精算计,七兄弟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战胜妖精。

整部片子一波三折,跳动有趣,即使现在给孩子看,也会让孩子挪不开眼睛。

03

《阿凡提的故事》

(上映时间:1979年)

 

聪明、勇敢、智慧的阿凡提,幽默风趣、嫉恶如仇。

 

他面对巴依老爷各种不合理的盘剥,他总是能够随机应变,在各种的情况下都能不慌不忙、胸有成竹地想到战胜对手的策略,并且金句频出:

“贪婪鬼的肚子可以吃饱,眼睛永远吃不饱。”

“您要是相信金子会干死,怎么又相信金子种上了能长呢?”

 

他面对受苦的穷人,他总是不计回报、有求必应。

他用自己的幽默风趣,把正义、勇敢、和善良的种子种在了孩子们的心里。

04

《海尔兄弟》

(上映时间:1995年)

 

还记得那个无论春夏秋冬都穿着内裤的海尔兄弟吗?

它几乎是80、90年代、每个男孩子的最爱。

它以环球历险为故事主线,不仅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还蕴含着丰富的自然、历史、地理、人文等社会科学知识。

不知道有多少男孩子被《海尔兄弟》追求智慧,勇于探索的精神所感染,激发了学习理科的兴趣,探索科学的热情。

05

《邋遢大王奇遇记》

(上映时间:1987年)

还记得那句经典的“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歌词吗?

当年看《邋遢大王奇遇记》的孩子们今天已经为人父母,但这句歌词依旧是他们心中最深的印象。

动画片里那个外号叫“邋遢大王”的小男孩,不讲卫生、乱扔废物、乱吃脏东西,

一不小心,小男孩成了老鼠王国研究“秘密细菌”的实验品,之后,历经很多困难和艰辛才找到离开老鼠王国的秘密地图,终于下定决心改掉了自己的坏毛病。

这是一个邋遢孩子有趣而惊险的梦,也是一部真正有趣又有教育意义的动画片。

有句话说: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经过了时间的沉淀和风雨的洗礼。

而现在的孩子看得最多的,是欧美、日本的动画,很少接触中国传统文艺的美。

所以,带孩子回味一下经典,感受一下中国传统文艺的独特韵味,让孩子多一份美的享受,让孩子的童年多一份与众不同,也让我们与孩子多一份心心相印的连接。

毕竟,那些经典的美丽永远不会褪色,值得我们代代相传。

美吉姆重磅“早教大礼包”来啦
110节线上启蒙课+
20节线上互动课
1节线下欢动课+
餐具盲盒
即可免费获取


往期回顾



添加艾儿思官方客服【艾学习】
获取一手福利信息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武汉美吉姆早教中心”立场
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