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解读《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发布于 2021-09-27 19:36

第660期·第1475篇

内部控制评价,是指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

为了促进企业全面评价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情况,规范内部控制评价程序和评价报告,揭示和防范风险,财政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评价至少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评价工作应当包括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涵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三)客观性原则。评价工作应当准确地揭示经营管理的风险状况,如实反映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

该指引要求企业应当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应用指引以及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围绕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要素,确定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内容,对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具体内容包括:

一、开展内部环境评价

应当以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社会责任等应用指引为依据,结合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内部环境的设计及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认定和评价。

二、开展风险评估机制评价

应当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有关风险评估的要求,以及各项应用指引中所列主要风险为依据,结合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对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应对策略等进行认定和评价。

三、开展控制活动评价

应当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各项应用指引中的控制措施为依据,结合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对相关控制措施的设计和运行情况进行认定和评价。

四、开展信息与沟通评价

应当以内部信息传递、财务报告、信息系统等相关应用指引为依据,结合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的及时性、反舞弊机制的健全性、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以及利用信息系统实施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等进行认定和评价。

五、开展内部监督评价

六、内部控制评价工作

应当形成工作底稿,详细记录企业执行评价工作的内容,包括评价要素、主要风险点、采取的控制措施、有关证据资料以及认定结果等。

最后企业应当根据年度内部控制评价结果,结合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底稿和内部控制缺陷汇总表等资料,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得出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及时编制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以及说明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情况及重大缺陷拟采取的整改措施,报经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批准后对外披露或报送相关部门。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网站/法律法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也许您会喜欢☟☟☟

山钢金控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集中学习

吉利新能源到访山钢金控开展合作交流

山钢金控开展『平安金控、安全金控』专题宣传周活动

山钢金控金融研究院 | 北交所个人投资者准入资金门槛确定……

山钢金控党委巡察组向驻外金融服务党支部反馈巡察意见

知信行丨如何防止反弹回潮

供稿:王小艺

编辑:李雪婷

审核:鲁   攀

山钢金控新闻运营团队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