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要求“氛围感”,剧照怎样才能更高级?
发布于 2021-09-27 20:47
这种“感觉”听起来虚无缥缈,难以捕捉,但其实就像美女们的“氛围感”一样,通过光影色调、角度构图和演员表演等元素,向观众传达某种独特的氛围和情感。
剧照的“氛围感”简单来说,就是灵活运用摄影的各个元素,烘托出的一种有故事性的美。
“氛围感”的剧照如何营造?小象君选取了一些作品,为大家开拓思路。
“氛围感”重在营造故事感,拍背影是一个很好的技巧。孤独、落寞、沉思的背影,让人一看就充满了情绪和故事。
在色彩的选取上,可以是灰暗的黑白,这个颜色本身就自带年代感;也可以是背景灰暗,人物鲜亮,在强烈对比之下更显孤独。
同理剪影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光影下人物清晰的轮廓,好似在铺垫在陈述,看不清面容更让人浮想联翩。
眼神能够传达出很多种情绪,对于静态的剧照来说,眼神是人物至关重要的传达情绪的窗口。
《绣春刀》中的张震,就有一双深邃的眼睛,眼神中的忧郁仿佛能穿透人的灵魂,深刻而富有层次。
但是要谨慎选择摆拍,痕迹太过明显就失去了故事感。
在一些年代剧中,平时不起眼的生活角落,也能唤起观众的回忆,剧照和观众产生共鸣,故事感油然而生。
电视剧《乔家的儿女》中,剧照师就经常会拍摄一些细节和角落,这些画面可能在剧集中只是一闪而过,但在剧照中,就有令观众仿佛身临其境的感动。
虚化的前景,仿佛故事开头的铺垫。娓娓道来的故事,让观众顺着纵深逐渐看到清晰的主题。
前景与主体一定要拉开一定的距离,距离够,虚化效果就好,相应的引导的时间长,“氛围感”也随之增加。
主体一定要够清晰,前景虚化只是铺垫,切记要突出主体,让人物落地。
对比是新手摄影师最爱用的一种技巧了,可以是明暗对比、颜色对比、大小对比、虚实对比、动静对比等等。
主体为人的剧照,使用恰当的对比技巧,会让照片更有情绪感。
不同的拍摄需求需要配置不同的技巧。
在片场拍摄,怎样利用原有的场景元素,发挥自己的创意,为画面增添别致的效果,这是需要花费时间精力研究的问题。
对于剧照师而言,了解一个概念不能仅停留在感觉本身,而应该把这个概念解析为具体的技术要素,并尝试在自己的作品中实现它。
艺术是感性的,但艺术家是理性的,优秀的作品可不能单纯靠运气来实现。
-END-
代表作品:《长安十二时辰》 《解放了》《太子妃升职记》 《老男孩之猛龙过江》《黄克功案件》 《解忧公主》 《绣春刀》 《28岁未成年》 《你好,疯子》 《如懿传》 《少年》等。
电话:15601085536
QQ:552858804
微信:xkcx2020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