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个省会城市放开落户限制,三四线楼市能有“反击”机会吗?

发布于 2021-09-27 23:40

人口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抢人大战”的硝烟已经在全国多个城市弥漫开来。自去年4月9国家发改委印发《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要求督促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全面取消 落户限制 ,推动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基本取消重点人群落户限制以来,如今全国多个省会城市逐渐放开对包括大学生在内人群的落户限制,南昌、南宁、济南、沈阳等城市更是全面放开了落户限制,另外还有青岛、 苏州 、无锡等多个热点城市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甚至包括深圳、上海、广州在内的一线城市也纷纷宽松人口落户条件。而前段时间定调 南京都市圈 方案之后,南京放宽了包括浦口、六合、溧水、高淳4个区的人口落户限制,新政策下只要持有居住证、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满6个月以上的人员即可办理落户。

放开人口落户限制,无疑将加快劳动力和人才在各城市间的流动,过去为城市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农村务工人员,受制于当地户籍政策影响,只能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今后将多了在务工城市落户的机会,这对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动户籍人口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今后全面取消城市户籍制度,或将成为必然趋势。

放开人口落户限制,不仅对于保持城市就业稳定、促进消费水平提升,启动内循环经济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还将为城市带来大量的房住需求,保持楼市的可持续发展。那么面对省会二线城市放开人口落户限制,三四线楼市能有“反击”的机会吗?应该说多数城市都没有了。

第一,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之所以能够高涨,原因之一就是过去一二线城市有严格落户限制,很多在一二线城市工作生活的人,他们无法在当地买房,只能返回到老家三四线城市买,如今省会城市的人口落户门槛降低甚至被完全拆除了,今后返乡置业的群体将会进一步减少,对本来需求就不大的市场打击很大,影响深远。

第二,三四线城市房价上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货币化 棚改 。拿了拆迁补偿的拆迁户,在没有更好投资渠道的情况下,只能选择买房,由此消化了大量的库存。但是前几年经过多轮棚改后,可供改造的老城区几乎已被拆除殆尽,今年起取代棚改的将是老旧小区改造,但是与拆迁所带来的刚性需求相比,旧改显然不会增加新的住房需求。

第三,尽管三四线城市人口落户的大门早就对外敞开,但是人口却是不增反减的。现在省会二线城市放开限制,无疑更加具有吸引力,不仅会将三四线城市的人口虹吸掉,甚至包括过去按照城市层级高低逐级流动的县城购房者,也会直接跨越三四线城市选择去二线省会城市落户,这对于主要依靠县城人口补充的三四线城市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的事情。

第四,从住房空置情况看,随着城市人口不断流失,三四线城市的房屋空置也越积越多,目前空置率普遍在30%左右,一些城市甚至超过40%,那么未来房价出现调整也是大概率的事情;如今很多三四线城市房价已经突破万元,但城市居民的平均收入只在三四千元,想要保持房价上涨也是很困难的。

另外,一些没有产业支撑的三四线城市,由于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性较强,城市中心区域的房价已经与省会周边县区的房价持平,学区房甚至卖到四五万每平的天价,当地人购房压力非常大,如今省会城市主动伸来橄榄枝,在同等价位、不同发展前景的优势对比下,这些三四线城市还会把很多年轻购房者“逼”向省会城市。

认为房价普遍存在泡沫的认知可能需要调整,因为人口一旦定向流动起来,市场不缺需求的城市,房价就不能说有泡沫,只有房价高到无人购买的城市,或许才能说是泡沫。目前国内的房价已经出现严重分化,不仅大小城市间、南方和北方的城市房价在分化,三四线城市之间也在集体分化。东部沿海三四线城市和中西部地区三四线城市,房价差异化越来越明显,但是究竟哪里的房价存在泡沫,哪里的房价泡沫较大,最终同样还是由经济和人口来决定。

类似于 珠海 、佛山、东莞等三线城市,本身依靠环一线的区位优势,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而且有持续的人口流入,房价破万也属情理之中;其他位于 长三角 、珠三角、大湾区的三四线城市,未来至少有1亿人口将要流入这些地区,由于有宏观城市建设规划来支撑,房价上涨还会有很大空间。

但是对于一些人口外流、经济基本面较差,甚至出现人口负增长的三四线城市来说,想要继续保持房价上涨,显然难以为继。房子毕竟是用来住人的,但是如果城市人口都没有了,楼市还怎么发展?总不能指望一些投资炒房客左口袋进右口袋出吧,那么所谓的房价泡沫就不能一概而论了。

因此,在省会城市放开人口落户限制的大环境下,本身人口还在不断流失,又没有购买力支撑的那些三四线城市,是毫无还手之力的。而对于已经在这些城市投资了多套房产的人,指望房价大幅上涨根本没有可能。面对新的严峻形势,投资者就要对资产进行优化重组,尽快卖掉多余的房子,选择有投资价值的城市去投资,争取在泡沫被挤破之前逃离这些城市,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而那些还准备在这些线城市投资的人,毫无疑问应该果断放弃了。对此网友们怎么看呢?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