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阅读】家长小课堂分享——怎样使幼儿尽快适应新环境?
发布于 2021-09-28 09:56
怎样使幼儿
尽快适应新环境?
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较好,对孩子提出的要求都是想方设法去满足,造成有些孩子任性、过分依赖别人、独立能力差等不良习惯。还有的家长拿上学来吓唬孩子。比如:“再不听话,把你送到幼儿园去”,使孩子对幼儿园产生了一种畏惧感。加上孩子从熟悉的家庭来到陌生的环境里,思想上感到紧张、害怕,造成了孩子不愿入园的问题。
怎样使幼儿尽快适应这种新环境,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呢?
创设健康的心理环境
鲜花的盛开需要土壤的滋润。经常受到斥责或缺少关爱的孩子,遇到问题时,不是逃避就是采用武力解决。长此以往,将很难适应我们和谐的社会主义“大家庭”,为此,我们要多些关爱、鼓励、表扬,少些呵斥、惩罚、排挤,为幼儿创造更多的机会去感受人间的温暖,营造出轻松、愉快、健康的心理大环境。为他们明天的盛开培育出一片肥沃的土壤。
设置合理的问题情境
幼儿良好适应能力的促进不是纸上谈兵就可以的,需要在实际情境中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发展。
例如,在幼儿园中,教师可通过设置“小朋友打破你的杯子怎么办”“游戏时你被小朋友踩到了脚怎么办”等问题情境,使幼儿学会思考,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一定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
采用积极的引导方式
教育中,多引导孩子去发现自己的问题。我们不妨试试“苏格拉底法”。这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在讲学和辩论时所采用的一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对话或提问揭示对方认识自己的问题。即通过启发式提问,使幼儿自己认识到错误,自己找出应该如何做。
正确实施因材施教
受遗传、环境的影响,同一年龄段的幼儿的发展水平是不同的。每一个幼儿的发展各有其独特之处,孩子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个性差异。尤其是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为了使这些“小皇帝”“小公主”们能够很好地适应集体的生活,为将来的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就需要我们善于发现并尊重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正确实施因材施教。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只有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才能避免适应不良的发生,保障广大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
幼儿良好适应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是一个全方位的训练过程,需要长期的熏陶和教育。因此要努力将培养渗透到幼儿学习、生活的每个侧面,多角度、全方位地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例如,在体育课中,不仅要训练幼儿的体能,教授学生有关的体育运动知识和技巧,而且要训练幼儿勇敢、坚强的人格特征;在活动课中,通过分组竞赛来培养孩子的友好、合作、互助等良好品质;在音乐课中,培养孩子的美感,为幼儿积极、乐观、向上的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础。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埃皮克提图(Epictetus)曾说:“扰乱人精神的,与其说是事件,不如说是人对事件的判断。”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社会交往经验,对于如何解决压力情境中所遇到的不适应问题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因此,可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方式指导幼儿,促使幼儿更多地采用积极的方式应对问题,增强自己的适应能力,为心理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END-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