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大学》首章:物格知至意诚 明德亲民至善
发布于 2021-09-28 11:54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大学》原文第一章)
翻译:
《大学》的道理,在于彰显内心明亮发光的德性,然后使他人也能除去后天的污染而自我更新,从而仁爱护生、一体同悲,达到善的完美境地。
知道目标是达到完美的至善境地,内心才能平稳入定;内心平稳入定后才能涤除玄览,静以徐清;静以徐清后才能深思熟虑后决择;深思熟虑决择后才能知行合一,有所成就获得。凡物都有根本和末节,凡事都有终结和开始,能够知道这些先后次序,就接近于道了。
古之人君要使天下人都能彰明其天性的美德,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要先修养好自身;要修养好自身,就先要端正自己的内心;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就要使自己的意识真实明诚;要意识真实明诚,就必须先获得智慧;要获得智慧,就在于穷究事物的根本道理。
穷究事物的道理之后,就可以增智开慧,拥有智慧之后意识就能把握本真,意识真实明诚后内心就端正安住了,内心端正安住之后才可以修身,身修之后就可以管理好家庭了,家庭管理好了之后,国家就可以治理了,国家治理好了之后,天下就可以太平了。
从天子到普通老百姓,都要以修身正心作为根本,这一点上是统一的。根本乱了而枝节能够治好,是不可能的。应该重视的反而轻视,应该轻视的反而重视,是从来没有的。
解读:
大学:是大人之学。大人指君子以上的真人、圣人。这一本书说的都是大人修己治人的大道理。故书名为《大学》。《大学》有三纲八目。“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即为《大学》的三纲,既是《大学》所指明的“道”。真正修己之道在于“明明德”,表现在于亲民,最高境界是“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条目的顺序是依次递进的,顺序不能差,是儒家修行的心法,这个次第是一个心证和体证的过程。
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指做功夫;第二个“明”是形容词,明德,是内心虚灵不昧,有以具众理而应万事的本体,天有阴阳,德有明暗;德,得道谓之德。明明德,是找到真我,修好自性的“一”。人长大以后,会被后天的气禀所拘、物欲所蔽,时有昏昧,要把人性中被蒙尘的自性拔显出来,必须以学问之功夫,修得本心自性光明。
亲民:是指推己及人。
止于至善:止,即为“戒”,《易经》“艮卦”为止,佛家叫“戒”,正是“止”达到“一”的过程,通过“止”才能守住“一”。至,有最高、尽头、完美的意思。至善,是通过“止”才能达到至善,不是小善,而是大仁大义、尽善尽美、自利利他、因帮助别人而内心感到崇德礼卑为乐。要想达到最高境界,必须做到 “止”。
定:不简单是安定,有禅定之意。“一”修到止的地步,才能进入“定”的境界。
静:静以徐清,涤除玄览,观照本心。
安:有安全感、不纠结,吾心安住是我乡。从“定”修到“安”,须通过“静”才能达到。
虑:不是简单的思虑,是指有详细的行动方案既有时间又有路线图。
得:是成就,得其所止,得道谓之德。从“止”修到“虑”时,内心了了分明,处事精详妥当,故在“明德、亲民”后而得至善。
按照“止、定、静、安、虑、得”的六个次第顺序去修正内心,才能达到至善境地。
正:“止”加一为正,弄清“止”和“一”的关系,心就正了。进入“一”不是停止,而由多进入“一”,“一”可以突破时空所限,由“一”进入无穷大。
意:佛学中第六识为“意”,能统摄前五识“眼耳鼻舌身”,修出真我才能证悟大智慧。
知:通“智”,指增智开慧。
致知:致是达到的意思;致知,转识为智,增智开慧之后,才能诚其意。
格物:格的是自己,把内心放在“结界”的道场里修炼,孙悟空在八卦炉里,唐僧取经历经八十一难都是“物格”的为善去恶过程,通过“正心诚意”合于道,逐步修到“止于至善”的境地,因此“物格而后知至”格外关键。
八条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归根结底在于“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明明德”的条目;“齐家、治国、明明德”于天下,是“亲民”的条目;能知所先后、循序为功,则德明、民亲、止于至善则在其中矣。
知明行笃,立诚致广。《大学》是儒学经典,旨在学儒,是有次第的修身正心、穷理见性、明心见性的过程。止于一,心光乍亮之时,方显“定、静、安、虑、得”之功,“亲民”、“至善”是“明明德”的自然显发。
(2021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72年,公务在身无法参加祭孔现场活动,整理此文以纪念至圣先师)
作者 王泰筌 执笔 邓馨 根据课堂笔记整理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