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 “知行合一”, 心中有良知, 行为有担当 .

发布于 2021-09-28 14:55

01

致良知:

知识就是力量,良知才是方向


王阳明说:“但致良知成德业,谩从故纸费精神。”


意思是说,人天生具有良知,不需要求之于人或书籍,若能发挥(致)良知,便可成就德业。我们常说“知识就是力量”,在王阳明看来,良知才是力量,或者说,以良知为方向的知识才是力量。


1519年,王阳明用了不到50天的时间,彻底平定拥有精锐20万的宁王朱宸濠。这就是致良知的结果,以绝对劣势的兵力击败强敌,这就是良知的威力。


王阳明,这个称呼来自他的号,他曾在家乡的阳明洞修道,所以自号“阳明子”,世人称阳明先生。他的本名是王守仁,出自《论语》中的一句话:“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通过知识能实现的,如果没有仁德来守护,虽然暂时可以实现,但是终究还是要失去。孔子说的“仁”就是良知,“守仁”就是以良知为方向做人处事。 


人最容易受外在环境的裹挟,被众人的意见所左右,所谓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这叫做“习气”。良知迷失了方向,就叫做“习气”。致良知就是去掉习气,使内心重获光明。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非常崇拜王阳明。在他的经营哲学中,到处是王阳明“良知”的影子。比如稻盛和夫说,要判断某件事是不是有道理,不能只看其是不是符合逻辑,还应当看它是不是符合良知。


在第一次石油危机中,日本楼市出现泡沫,稻盛和夫的公司有很多现金放在银行,连银行都在建议稻盛和夫去炒楼。稻盛和夫说:“我们还是用传统的方式赚钱,而不用炒地皮来赚钱。”因为炒房固然赚大钱,但是那是投机,不能给社会带来实际的财富。 


02

良知即本心:

一念成圣贤,一念成庸人


王阳明说:“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良知就是人的本心,人人都有,成为圣贤还是庸人,只在一念之间,取决于自己的选择。良知就是个巨大的能量源,一旦爆发,能改变宇宙。


很多人之所以在面临突发危机时,无法处理好,原因只有一个:良知被遮蔽,无法发挥威力。遮蔽良知的,就是利害毁誉,确切的说,就是得失之心


良知是“天植灵根”,它在人的心中是须臾不可间断的,如果被得失之心的私欲所遮蔽,生机就不能显发;如果丧失了良知,人也就成了徒有人形的禽兽。


从知到行,为什么中间有这么宽的一道沟呢?因为行是面对最具体的选择的,选择关头极难极难。


一念之间,往往是电闪雷鸣。 

03
良知即快乐:
心兵不乱,万事从容

王阳明有诗云:“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人们疲于应付各种外界的问题,发现生活和事业中有太多的烦恼和无奈,当发现“良知”这个定盘针后,突然发现万事万物的根源都在心上,“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提升了自己的心性,“心兵不乱,万事从容”,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圆规为什么能画出完美的圆?因为心已定,脚在动。很多人的生活为什么杂乱无章、充满负能量?因为心不定,脚不动!

“良知”虽然是宇宙万物的本体,但它却又是内在于人心的,人可以将内心的良知恢复得完完全全,当达到毫无亏欠之际,人自然与天道合一,这是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真乐”境界,自不觉手舞足蹈,快乐无比。

王阳明曾经引用程子的话说:“知之而至,则循理为乐,不循理为不乐

意思是如果能做到致良知了,就会以内心遵循天理为快乐,如果不能遵循天理就会感觉不快乐!

04
良知即担当: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有一天,门人邹守益、薛侃、黄宗明、王艮等人与老师在一起,议论起朝廷中对王学的毁谤、非议越来越厉害。

王守仁微微一笑,说道:“我在南京以前,仍不能摆脱乡愿的气味。但现在只相信良知的真是真非,照着本心行下去,没有一点点装体面的打算。我现在已经变成了狂者之心。即使天下人都说我志向高远而言行不一,我也不在乎,我只依良知行罢了。”

“依良知行,信真是真非”,王守仁一语道破了自己的心志。他甘愿做一个“狂者”,只认准自心良知本有的是非,不委曲敷衍、不瞻前顾后,也不左右回护,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王阳明用自己的行为给世人做出了示范:心中有良知,行为有担当。这才是对“知行合一”的最好诠释。

在王阳明那里,“知行合一”的“知”,既是对事物的认识,更是“良知”。是非之心加担当精神,是为“良知”。

编辑:阿米巴经营全方位

  咨询报名:18302098305刘云靖老师(绑定微信)

提高心性 拓展经营 共同学习

【报名方式】

    ②专业学习顾问一对一咨询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