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在华容道上,若真杀了曹操会怎样?这3个后果,谁也承担不起
发布于 2021-09-28 15:41
很多人都喜欢看《三国演义》,是因为作者罗贯中在书中塑造了一大批性格鲜明,生动形象的人物。
比如阴险狡诈、“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的曹操;忠肝义胆、义薄云天的关羽;小肚鸡肠、刚愎自用的周公瑾等等;
虽然这其中有很多人物、故事都不符合史实,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作为文学作品之一的《三国演义》,确实已经非常成功了!
而此书中对于关羽的描写,可谓是深入人心,从桃园结义,到后来跟随刘备东征西讨,之后又出现了“暂投曹操”的小插曲,表现出了此人忠肝义胆的英雄形象。
不过,在关羽身上,也充斥着很多的疑惑,比如最典型的就是:他为何没有在华容道上,斩杀曹操呢?
按照我们对这一段故事的理解,关羽之所以没有在华容道上斩杀曹操,主要是因为在这之前,曹操曾收留过他,并且对他有过恩情,所以他这样做也算是报恩了。
这里还突出了关羽义薄云天,有恩必报的真英雄形象。
但我们要知道的是,在那个复杂的战争年代,除去曹操这样一个劲敌,对于其他的枭雄来说是有多么的重要,如此一来,不就二分天下了吗?
但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并非如此!
关羽之所以在华容道放曹操一马,除了自身的忠义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出于对这3个后果的考虑。
如果关羽真的在华容道斩杀曹操的话,那么随之而来的这三个后果,谁也承担不起!
第一,如果关羽真的在华容道斩杀曹操的话,那么刘备集团将成为众矢之的。
当时刘备集团的实力并不强,远远达不到所谓的“三足鼎立”或“多足鼎立”之势。
要知道,曹操虽然在赤壁之战中惨败,但他依旧是当时天下最大的诸侯,雄踞北方之地,无人能与之匹敌。
简单来说,曹操此刻虽然惨败,但其并未动摇他的根基,只要这些城池属地还在,那么就能为他源源不断地提供兵员和粮饷物资。
所以,如果关羽贸然将曹操斩杀的话,那么刘备集团将面临来自曹操集团的全面报复。
而一旦到了这样的地步,那么昔日与刘备结盟的盟友,很可能就会反目成仇,毕竟谁也不想成为曹魏的敌人。
如此一来,刘备集团也就不太可能会存在于青史之上了。
第二,关羽如果斩杀了曹操,那么对于他个人的名誉,其损失是非常之大的。
在东汉末年那样的乱世中,这些英雄人物都非常看重自己的名节,但这并不是所谓的“虚名”,而是他们的“立身之本”。
比如一提到刘备,我们就会想到其忠厚;一提到曹操,我们就会想到其杀伐果断等等。
对于关羽来说,他的立身之本,就是——忠义!
当年关羽陷入绝境时,曹操不仅没有杀他,反而将他招在麾下,每日好酒好菜地招待着,从不怠慢。
而现在轮到曹操身陷绝境,关羽又岂能乘人之危呢?既然曹操都能优待关羽,为什么关羽就不能优待曹操一回呢?
所以,两人在华容道相遇时,关羽始终下不了决心,这并不是说他优柔寡断,而是他内心深处的“忠义”不允许他这么做。
他斩杀曹操,不过只是在自己的战绩上多一颗人头而已,但他却要遭受天下人对他这种“忘恩负义”行为的唾弃。
虽然说“各为其主”,但毕竟恩情摆在那里,所以关羽还是不得不考量一番的。
第三,将关羽安排去驻守华容道,是诸葛亮故意为之。
而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诸葛亮曾夜观天象,看到此役曹操不该死。
但这些都是幌子,主要是因为诸葛亮了解关羽的脾气秉性,知道他是不会杀了曹操的,因此才派他去驻守。
而诸葛亮不杀曹操的目的,就是不想让刘备集团成为众矢之的。
他之所以故意对关羽说“怕你顾及昔日恩情,下不去手”这些话,不过是想让关羽看清楚真实的局势而已。
因为如果关羽真的将曹操给杀了,那么他就会觉得这是诸葛亮故意用激将法激自己才犯下这样的大错误。
那么在杀掉曹操之后,关羽就会将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错误全部归结到诸葛亮身上。如此一来,刘备集团内部势必会引起内讧。
将帅不和面临的结果就只有两个字——失败!
所以,不论于情于理,关羽都不能杀了曹操。
此事之后,世人都称赞关羽是忠肝义胆、义薄云天的大英雄。
但笔者认为,关羽当时还是动了杀曹操的念头的,但最终没有动手,则是他清楚地知道:此时不杀曹操,比杀了曹操的好处更多。
一个真正的英雄,并不是什么事都做,而是他能清楚地知道: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