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道德经》—天长地久

发布于 2021-10-07 10:40

从天上掉下来是雨,从地上流动的是水。
只有它连接天上地下。
它有时澎湃汹涌,有时碧波荡漾,有时形形色色,随时变换它存在的价值。
是不是为道存在而解释的?
其实你细想一下,只有水的变来变去,特别像道的存在的形状。
因为只有它与天地相连相知。
可能也有只有它知道天到底有多大,地到底有多久了。
探究天地的秘密,悟懂天地存在的价值。

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道德经》——天长地久这一章。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解读一下天地。
天在我们头顶,地在我们脚下。
天有时会晴空万里,地是姹紫嫣红。
天有时阴雨密布,地随时以绿色点缀。
天上有太阳的光芒,星星的点缀,月亮的照路。
地有山川河流,还有沙滩。
他们相辅相成,一个像父亲一样的呵护着我们,一个像母亲一样的拥抱着我们。

那我们今天就一起反思一下人性的不足的点。
人类根据自己主观意识判断,所以只能领悟到片面。
不管看哪个角度还是去征服哪里,他只是达到片面的占有。
所以人类才会有自私的一面形成。
因为本身看到的就是一面之理。
他很想像天地一样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但也就因为自己有了思想,有了构思,才不能像天地一样包容万物。
因为天地永远处在无为的状态。
就拿天地包容水来说,水可以自由自在的穿梭,也可以任其摆布,任其改变自己的味道以适合自身存在的价值,但天地从来不去干涉。

接着我们就一起总结一下人类和天地的区别。
人类靠主观意识来判断,所以他虽有自己的思维,但他看到的领悟到的可能只是他个人认为的。
天地没有思想没有判断的意识,以无为的状态存在,让万物自生。
人类想征服一切来彰显自己的力量,可能也是因为太过渺小。
但天地有个宽大之心,他能容纳万物的存在,不去争抢不去霸占。
人类有一个霸权的思想,想统治整个世界。
但天地把整个宇宙拥抱在怀里,向父母的爱无处不呵护着。
人类想探索整个宇宙,想打开内心的未解之迷。
天地把一切尽收眼里,但从来不进行干涉。
人类有时是自私的,有时是自我的。
可天地永远是用利他的状态存在。

在这章节里,作者也通过令狐楚降米价解民忧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人类也有大公无私的一面。
唐宪宗时期,令狐楚被任命为兖州太守。
当时兖州遭受一场严重的旱灾,百姓颗粒无收民不聊生。
在去兖州上任后发现米价居高,百姓根本就买不起。
可听到汇报后知道仓储粮食充足。
立马下令,以最低价卖出。
直接震慑了当地的商界,为了不让自己的亏空太多,商人的也急忙降价清仓。
这样不光安定了民心,令狐楚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一心为大众着想,才取自己在百姓心中的位置。
古代官员尚且如此,难道我们现在的官员还不如古代的官员吗?

降米价让我们看到了官员的仁爱之心。
天地的抚爱让我们衣食无忧。
其实人类要想与世长存,就必须遵循天道的根本,心存无私要经常想着别人,而不唯独考虑自己。
我们要像天地父母爱护我们一样,爱护着整个宇宙与自然界。
适应自然的发展规律,不去强行扭转。
如果我们存在着自私的表现,作为父母的天地,也会随时惩罚我的无知。
警告着我们不要走入误区。
所以我们也是要像天地一样处在无我的状态去包容万物,与万物共存。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