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的识人智慧:真正厉害的人,往往有这2种特征
发布于 2021-10-08 07:09
《格言联璧·存养类》中说: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也就是说,有才能而性情舒缓的人,一定是大人才;有智慧而心气平和的人,方称之大智慧。
可见,老祖宗的识人智慧告诉我们:真正厉害的人,往往有这2种特征——有才而性缓,有智而气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果能够按照老祖宗的这2句话来做人做事,也可以智慧满满,福气满满。
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们来一起分析分析!
第一:先说“有才而性缓”;
古语有云:事因缓成,事因急败;不慌不忙,百步穿杨。
一个人越是性格急躁,越是肤浅浅薄,容易忙中出错;
反之,性格稳重的人,事前小心谨慎,深思熟虑,考虑周全,每一步都慎重走好,才能少出差错,少犯低级错误,多积累福气。
有才的人,往往更容易骄傲自满,逢人就显摆。因此在言语上,他们总是表现得急躁不安,脾气暴躁,看不起他人。
天下有才能的人,多的去了,如果有点才能就骄傲,则很容易招致祸患,因为骄傲而失败。
比如说,西楚霸王项羽目中无人,不可一世;武圣关羽也是极度骄傲自负;最后他们两人都是“人满则败”,遭受了巨大失败。
难怪曾国藩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诫兄弟子侄们要切忌骄傲,他还总结: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反之,人若有才能,还能保持谦虚低调,不骄傲,性情舒缓,则往往可以让才能和品德越积累越多,最终成为真正的“栋梁之才”。
曾国藩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就连他的学生李鸿章都说曾的短处是“儒缓”。
虽然在旁人看来曾国藩总是说话慢、行动也缓慢,属于性格上弱点;
但是这也正是他的突出优点,因为曾国藩有才能,又能够稳重做人做事,最后一步一个脚印,取得了大成功。
就如曾国藩谈打仗心得时候所说:自己只知道结硬寨,打呆仗。
真正厉害的人,往往都在慢慢下笨功夫,他们不会恃才傲物,不会因为天赋和才能就目中无人,反而更加脚踏实地,讷于言而敏于行。
如此这般做人做事,他们才能滴水不漏,稳扎稳打,最终便可成为大才,成就大事业!
第二:再说“有智而气和”;
有智和有才很相似,都是说明此人很聪慧、能力强。
有才而行动缓慢,是为了行稳致远,不出差错;
有智而心平气和,是为了克制内心的骄躁情绪,避免因为傲气而伤人,致使福气流失。
《易经》云:吉凶以情迁,也就是说,人生的吉凶福祸往往和人的情绪好坏息息相关。
《论语》中孔子告诉弟子们说:即使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能,如果骄傲而吝啬的话,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提了。
可见,一个人即使很有聪明才智,但若是恃才傲物,心浮气躁,则会令人厌恶,也是难成大事,容易招致祸患。
比如说,东汉的大才子杨修就是这样的人,他的才识让曹操都自愧不如,但是他为人傲气,处处显摆小聪明,最后因为惹怒曹操被杀。
韩信本来是汉初三杰之一,为刘邦打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他的才智不能不说是非常卓越。但是韩信身上有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恃才傲物,看不起他人。
比如说,有一次,韩信去拜访樊哙。樊哙行跪拜礼恭迎恭送他,并说:“大王竟肯光临臣下家门,真是臣下的光耀。”韩信出门后,笑着说道:“我这辈子居然同樊哙等同列!”
还有一次,韩信和刘邦一起喝酒,刘邦问韩信:像我的才能能统率多少兵马?
韩信非常不屑地说:“陛下不过能统率十万。”
刘邦问:“那你呢?”
韩信得意洋洋地说:“我带兵当然是越多越好!”
虽然韩信说的都是大实话,但是因为他恃才傲物,心高气傲,还当面贬低刘邦,最后给自己招来了灭顶之灾——被诛灭三族。
老子《道德经》中早就告诫过人们: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还说:急躁炫耀的行为,只能说是剩饭赘瘤,是有道的圣人所厌恶的。
可见,像韩信那样“有智而气不和”只能算是小聪明,算不上是真正的大智慧,也难有真福气。
难怪有人总结道:总是觉得自己聪明的人,往往是真愚蠢;总是觉得自己愚笨的人,往往才是真聪明!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