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最常见的麻雀已经不是本土了?

发布于 2021-10-08 11:45

编辑  |  角落

  在城市的街道上行走,头顶的树叶丛中会传来一阵叽叽喳喳的麻雀叫声。走进小区里的小树林,如果听不到这阵阵的鸟鸣声,你肯定不太习惯,因为我们早已经习惯了城市或是树林中鸟儿们的存在,尤其是最常见的麻雀们,在我国分布最为广泛,随地可见,总是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听着让人感觉到城市上除了人类还有其他鲜活的小生灵们在忙碌着。

  但是可怕的事实是,现在最常见的麻雀大多是“进口货”,本土麻雀几乎绝迹!难道我们平时的看到的“小精灵”们居然都是外来的种群?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本土麻雀的消失?

  国内麻雀数量剧减,要从20世纪50年代的“除四害运动”说起,1949年,中国刚成立那会儿可以说是百废待兴,眼前最重大的目标是要解决四千万万同胞的吃饭问题,都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连饭都吃不饱,还谈何理想?所以,在50年代我国起草了一个从1956年到1967年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而在这个草案中,有一条是除四害:在七年内基本消灭老鼠、麻雀、苍蝇和蚊子。消灭老鼠、苍蝇和蚊子的做法我们都理解,毕竟它们不仅会干扰人类,还会传播疾病,导致流行性疾病的发生。但是关于消灭麻雀一事,在当时引起了争议。

  认为消灭麻雀的专家认为,麻雀以草籽、粮食为食,每年会消耗大量粮食,造成农业减产,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应当消灭麻雀。也有理性专家,比如:鸟类学家郑作新就表示,现如今关于麻雀的研究内容比较少,而且麻雀在生长期内不仅仅只会吃粮食,还会吃昆虫,对农业相对有益,因此不应该消灭麻雀。但是,由于麻雀吃粮食的行为深入人心,以至于理性派科学家的建议没有被采纳,麻雀依旧被归为四害之中,要求全国各地要尽快消灭包括麻雀在内的四害。

  在这场风波中,老鼠、苍蝇和蚊子并未真正被消灭,原因是它们不仅生存能力强,而且非常狡猾,即使到了现在我们也难以彻底消灭它们。但是麻雀就不同了,麻雀无法长时间飞行,否则会因体力耗尽而跌落。所以人们会争相挥舞着彩带、敲锣打鼓的形式让麻雀一直飞,直到精疲力尽落下来。根据当时的文献记载,光甘肃省一个省份,7天内就消灭了23.4万只麻雀,北京3天捕杀麻雀40万只,上海2天灭麻雀50万只,全国各地捕杀麻雀总量超过20亿只。

  然而在打麻雀的第二年,粮食产量非但没有上升,反而严重歉收。再加上很多鸟类学家坚持为麻雀鸣不平,用科学研究方法证明了谷物仅占麻雀食物的50%以下,而且麻雀幼崽需要消耗大量的昆虫,能够控制当地害虫数量,从而保护农作物安全。科学家们的努力终于有了收获,1960年时我国将麻雀移出了四害,认为:我们宁愿遭受粮食损失也要容忍麻雀,因为麻雀对农作物的贡献利大于弊。虽然我国明确表示不打麻雀,但当时我国的麻雀数量已经下跌,当地生态平衡已经遭受破坏。不得已的情况下,我国只好从前苏联进口了数百万只麻雀,近些年来更是把麻雀作为三有动物来保护。

  重点来了,我们现在在城市中最常见到麻雀,其实大多数就是这批从前苏联进口的外来麻雀的后代。进口的麻雀和本土麻雀虽然都叫麻雀,但还是有区别的,本土麻雀名叫家麻雀,背部、颏、喉和上胸有黑色纵纹,从前苏联进口的麻雀名为西伯处亚树麻雀,头顶至后颈栗褐色,头侧白色。对比后不难发现,本土麻雀颜色偏黑,进口麻雀颜色偏黄。西伯处亚树麻雀警惕性更强,更加难以捕捉,而家麻雀较胖,看起来更加可爱。此外,许多人都有经历,树麻雀在被人为捕捉后,大多数情况下都无法存活过3天,树麻雀一般都会绝食抗议直至死亡,可见其种族的倔强的特性。

  所以对于家麻雀(本土麻雀)与外来麻雀最好的区别就是,一个脸上及身上无明显黑斑,一个脸部两侧和身上都有明显黑斑;家麻雀傻乎乎的,警惕性较差体力较差,而进口麻雀警惕性高易受惊,体力较强。另外最明显的区别是树麻雀喜欢在人类巢穴中筑巢,而家麻雀却喜欢在树上筑巢。而现如今我们见到的几乎都是在家庭筑巢的麻雀,所以基本上都是树麻雀。

  由于树家雀的引进,我国本土家麻雀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再加上再加上树麻雀和家麻雀之间没有形成生殖隔离,以至于我国本土麻雀的基因被污染,纯种本地麻雀数量越来越少。所以,对于生活中不常见家麻雀,我们应该本着对生命的尊重,尽量不要去打扰它们的正常生活,让它们能慢慢地恢复到一定的种群数量。

来源:网易客户端(钟铭聊科学)  搜狐网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