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34亿罚款背后:中国需要怎样的平台巨人

发布于 2021-10-08 18:04

靴子终于落地。

 

10月8日,市场监管总局对美团实施“二选一”作出行政处罚34.42亿元。

 

这是继阿里巴巴之后,第二家平台企业被处以巨额罚款。在美团、阿里身旁,还站着滴滴、腾讯等长长一排平台巨人。

 

这不免让人唏嘘。平台企业,原本是一个关于中国梦的美好脚注。时代巨浪里,这些企业曾有美好理想、远大使命,并通过奋力拼搏、模式创新成为中国商业的一段传奇。

 

如今,“偶像企业”依然喊着使命,但早已忘却了初心,不仅变成对金钱无比贪婪的恶龙,更成为违法的负面教材,遭千夫所指。

时代变了,旁若无人、肆意狂欢作乐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历史的重托、国家的意志、民众的诉求是如此的鲜明:平台企业的规训补考,谁都逃不过;共和国也依然在呼唤能幡然醒悟的巨人。

撰文|吴教授团队

编辑|张巧轶

本文为吴教授团队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01

马云为何“大战上海滩”

“巴塞尔协议像老年人俱乐部”“银行当铺思维”“中国金融没有风险”……2020年10月,马云在上海金融峰会上侃侃而谈,既为蚂蚁上市造势,又对金融体系打出一串连珠炮。

(2020年10月马云在上海金融峰会演讲)

后来的故事众所周知,蚂蚁上市折戟,阿里巴巴因垄断被调查,并罚款182.28亿。

马云上海滩开炮后半个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剑指大数据杀熟和电商平台“二选一”。

一份政府重磅文件的出台,需要一个漫长的酝酿过程。11月发布的征求意见稿,至少在2020年上半年,就已经进行了调研、研讨,甚至是初稿撰写。

包括阿里、腾讯、百度、滴滴在内的平台企业,即使不清楚具体内容,但至少知道一份平台经济反垄断文件即将出台。

那为什么马云依然要“大战上海滩”?

个人性格的因素自然脱不了干系,但思维的惯性起到了更大的作用。

新世纪前20年,坚持“无规矩不成方圆”的欧洲,从未出现一家平台巨头;欧亚大陆的东岸,初创的平台企业们在一望无际的沃土上展现出惊人的生长速度。2000年代初,阿里最窘迫时银行账户只有200块钱,2020年的营收超过5000亿元。

但是,足够广阔的市场、足够宽松的环境也让平台企业在肆意生长中,沾染了越来越多的痞气。

2016年, 22岁的癌症晚期患者魏则西,被百度搜索医疗竞价排名广告所坑,引发关于“人性最大的恶是什么?”的舆论风暴。但百度竞价排名至今死性不改。

2018年,李彦宏公开表示,“中国人对隐私问题的态度更加开放”“如果他们可以用隐私来换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他们愿意这么做”。

(2018年李彦宏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讲话)

2019年,马云在内部交流中称,“今天中国BAT这些公司能够996,我认为是我们这些人修来的福报”。

……

很难想象,一家企业要癫狂到什么程度,才敢如此绑架用户;全球知名的商人,要“自信”到何种地步,才敢发表如此厚颜无耻的论调。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年轻一代的巨商行事更为大胆。2016年8月,程维和柳青带领下的滴滴,未经商务部申报,收购优步中国,对共享出行市场形成事实性垄断。

对这一收购案,商务部态度明确:“不申报的话,往下走不了”,将依法推进调查工作。

但是,面对没有牙齿的商务部,滴滴随即公开回应,根据相关法律和规定,“不需要事先向有关部门申报”。

后来,商务部的调查不了了之,经营者集中反垄断的职责划给了市场监管总局;滴滴,实现了中国共享出行市场的一统江湖。

回顾这段历史,可以很容易理解为何马云敢于“大战上海滩”,枉顾即将到来的反垄断指南。

一切的一切,归因于一点:习惯。习惯了无所忌惮、缺乏管束的日子。当年的小可怜们,发育成了一副镇关西的模样,还自认为是玉皇大帝。

肆意生长的日子是否已经结束?2020年底,巨婴们可能还有点侥幸心理。

但2021年的前8个月,从反垄断,到数据信息安全、资本管控,再到上市审查;从阿里被罚,到美团立案,再到滴滴下架……监管机构的每一次出手,都是一记重锤。

有人说,平台企业正步入强监管阶段。不知道成年巨婴们是否也这么认为?如果是,那说明侥幸心理还是没根除。

平台企业经受的所有调查和惩处,都是肆意生长的成本。

对平台企业的所有政策调整,都是监管强度的适当回归。不是现在太严,而是过去太松。

02

“二次增长”的歪门左道

2019年10月底,乌镇已经进入深秋,参加完世界互联网大会,网易老总丁磊搞了个饭局,但这次只有李彦宏一人赴约。

(2019年互联网大会后丁磊与李彦宏饭局)

当时有媒体戏称,大佬们已经无心饭局。确实,2019年,除了火爆的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以及“五环外”的拼多多,互联网大厂的日子都不如往年好过。

刷饭否上瘾的美团CEO王兴感慨:2019年是过去10年里最差的一年,却是未来10年里最好的一年。

往日风光的互联网大佬,之所以“感时伤秋”,既源于中美超级大博弈,更因为消费互联网流量见顶带来的压迫感。

根据QuestMobile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2019半年大报告》显示,2019年二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用户规模从11.38亿下滑到11.36亿,中国互联网月活用户首次出现下降。

对于平台企业而言,流量代表了生产力,流量是真正的王。正是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以流量为核心资产,实现了生产和消费两端的优势地位,阿里、腾讯、百度得以快速崛起,将传统商业形态打得无招架之力。

流量见顶,意味着红利消退,存量竞争的到来。2014年,中国网上零售增速49.7%,占社零消费的10.6%;2020年,中国网上零售增速下降到10.9%,占社零消费比重已达30%。

平台企业面临如何跨越“S曲线”实现“二次增长”的巨大考验。这一次,平台企业依然选择了模式创新。

这不过这一次的模式创新实在为人所不齿,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侮辱创新:用新兴技术对消费者实施绑架;在原有业务范畴内运用“垄断”地位牟利,用资本实现横向扩张。

于是乎,智能算法与数据洗劫大行其道。过度索取消费者数据权限疯狂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当你和朋友闲聊几句火锅,或者某款衣服,打开软件后相关信息纷至沓来。

(手机APP偷听无处不在)

可以说,平台企业对消费者的呵护、关心,简直比亲爸还要到位。当然,消费者不愿意接受呵护,平台也会让你愿意。

于是乎,中国广阔的消费市场上,互联网巨头跑马圈地,制造出无比庞大的派系网络。腾讯系、阿里系、百度系的触角,基本已延伸到日常生活的所有角落。《新财富》的一篇文章指出,腾讯与阿里已经分别构筑了自身10万亿市值的生态圈,5年间膨胀了10倍。

如今,腾讯系下的美团,从共享单车到打车、从金融支付到社区团购、哪里有流量,哪里就有美团。身兼百度、阿里、腾讯多方投资的滴滴,在合并优步之后,马上开启资本扩张大潮,快速向共享单车、加油充电、货运、网购、网贷板块扩张。

腾讯系、阿里系、百度系的出现和扩张本身就极为值得警惕。当这些平台企业,携巨额资本、优质人力资源,将触角伸向居民买菜,并准备为此鏖战时,其可笑、可怕已是登峰造极。

劫持用户信息与跑马圈地“双剑合璧”,不一定能做大流量,但可以圈定流量。然后资本微微一笑:圈定就可以吃定,定价权牢牢在握,利润早晚会有保障。

真创新,早已不是平台企业的底色,而是“不能承受之重”;垄断、扩张、暴利,才是平台企业的共识和追寻。

因为,平台企业早已不是昔日的互联网企业,而是新型的金融资本大鳄。创新很苦,金融大鳄是吃不了苦的,但要吃下但凡能吃到的所有剩余价值。

03

时代的呼唤

美团会被罚多少钱?滴滴会不会在美股退市?腾讯下一步会接受哪些调查?

这些其实都不是最重要的。对于平台企业而言,需要明白两点:


第一,平台企业依然会存在,而且会更健康的存在。

平台企业枉顾国家法规,公然垄断并购的病会治好。

平台企业相互攀比谁比谁更流氓,谁比谁绑架消费者更豪横的病会治好。

各种方式进行资本腾挪转移,无序扩张、跑马圈地的病会治好。

平台企业通过各种贷款渠道,诱导超前消费的病会治好。

游戏泛滥,精神鸦片肆虐,青少年近视率飙升到全球第一的情况也需要解决。

(青少年沉迷于手机游戏)

……

平台企业,最起码要做一个合法合规经营、知书达理的市场主体,这样才能走得更稳、更远、更长久。

第二,时代变了,共和国在呼唤平台巨婴长大成人,承担起更多的职责。

8月30日下午的中央深改会强调,鼓励支持企业在促进科技进步、繁荣市场经济、便利人民生活、参与国际竞争中发挥积极作用。

科技进步是一国发展的内生动力。复杂的国际局势、百年复兴的民族追寻,进一步凸显科技之重要。

但科技分为两种,一种是不可或缺的硬科技,一种是锦上添花的软科技。社交媒体、电子商务、游戏娱乐这些软科技固然重要,但聊天平台、网约车不能担起大国复兴的重任,也无法应对大国博弈,即使占据了大量优质资源。

更可笑、可悲的是,一边是平台企业吸纳巨额资金,鏖战社区团购;一边是处于产业链短板环节制造研发企业还在嗷嗷待哺。

(社区买菜平台内卷化严重)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平台企业贪婪的吸纳社会资源,获得高额利润,让人看到一副震惊的图景:一边是腾讯员工人均收入81.11万元;一边是中国六亿人月收入不足1000元。这种情景,正常吗?

政府的信号已经明确无比:资本营利必须遵纪守法,资本发展必须以国家利益、社会福祉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执政者是要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的。

这个底层逻辑连大洋彼岸的达里奥都看得清清楚楚,平台企业的大佬们怎么可能不懂。

但懂并不代表就发自内心赞同,或真心实意为之付出。最近几天,互联网大佬们开始重新解读企业名称的内涵。

(王兴对“美团”名称的新解释)

是企如其名,幡然醒悟的平台巨人要担起历史使命,还是抖抖机灵,依然做个自私贪婪的平台巨婴?

还需要听其言、观其行。

读者福利

截止时间:2021年10月11日  16:00

*《模型思维》作者是“模型思维课”主讲人、密歇根大学复杂性研究中心“掌门人”斯本书中的24种模型就是一个应对复杂世界的思维工具箱。各行各业、各种需求的所有人都可以根据此书建立专属于自己的思维工具箱,成为一个多模型思考者。它将帮助你整理数据、提取信息、去伪存真,在决策时让你知道选择什么样的模型,选取一个模型还是几个模型,而这是现代高手必备的一种大智慧。

*《流量池》作者多次开创各营销渠道效果之最的营销人、各种刷屏级营销事件操盘手、神州专车CMO杨飞,这一次倾囊相授,诚恳讲述如何实现流量获取、营销转化以及流量的运营和再挖掘。

往期精选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