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合吸烟的背后
发布于 2021-10-09 09:24
早上七点50分出门散步。电梯从16层下来,我在15楼进电梯;里面已有一人A。电梯下行时,才闻到烟味,才发现A手里拿着点燃的香烟。
13楼又进来三人,一位奶奶带着两个三四岁的孩子。快八点了,正是上学高峰期,上小学和幼儿园的孩子通常都有人陪送;父母大都要上班,陪送的多数是隔代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A吸了一口烟。电梯下行途中又停了三次,进来六人,除了一个中年男子,其余全是老人孩子。某个孩子冷不防说了一句“11个人”,电梯里发出了笑声。
我已经不是第一次在电梯里碰到A,几次碰到A手里都拿着点燃的香烟。
近八点,是上学上班高峰期,这点尽人皆知。尽管A从16楼进电梯时,多半只有他一人(大楼共17层),但下行途中大概率会有人进入电梯,且半数甚至多数为老人孩子,这点,他心知肚明。
抽烟对人有害,尤其对老人孩子有害,有人闻烟味则咳,闻烟味则喘,这点,A心知肚明。
明知会有老人孩子乘梯,明知抽烟对老人孩子有害,A为何还会抽烟呢?因为老人孩子是弱势群体,这点,A心知肚明。
可做两个假设。假设电梯里的十个人都是A的家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且有人闻烟味则咳,闻烟味则喘,则A大概率不会抽烟。
假设电梯里的十个人不是A的家人,但其中有位无人不知且令人生畏的强人B,但凡遇见电梯里吸烟等损人行为,B均会“多管闲事”,令损人者灰头土脸甚至屁滚尿流。若如此,A大概率不会抽烟,因为他不会愿意灰头土脸,屁滚尿流。
由此可见,A惯常在电梯里抽烟,是因为受害的不是他的家人,且受害的是弱势群体。
这正是公共场合禁烟无效的根本所在。比如C在办公室抽烟,一般人抗议是无效的,因为这些人不是家人,且通常是弱势群体。若C办公室同事中有B一样的人,尤其若B是上司,则C不言自禁。
所以,这个世界不存在所谓“已经习惯抽烟,戒不了”一说,只存在内外有别,只存在欺软怕硬。
抽烟如此,其他方面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人们对于“公共场合禁止吸烟”已经不抱希望,几十年了,什么时候真正禁过呢?切莫当真,非得听其言还要观其行;人家随便一句话,你若当真,岂不是自寻烦恼?就像男女之间,人家随便一句话,你若当真,岂不是自作多情?
一年的税利足可养活一只百万大军,谁会真正禁烟呢?一笑而过,切莫当真。若当真,你就会来气,就会内伤。
真要禁烟其实很简单。一种是用法,如禁酒驾醉驾般入刑,立竿见影;毕竟,谁愿蹲监呢?一种是用德,在电梯等公共场合用文字写上和用视频播出“公共场合吸烟害人,公共场合吸烟可耻”便可,以“可耻”二字作无声而有效的威慑;毕竟,谁愿作个无耻的人呢?
但是这一天也许永远不会到来,因为毕竟,谁愿跟就业机会过不去呢,谁愿跟税利过不去呢?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和网络)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