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唯识角度解读《西游记》

发布于 2021-10-09 14:09

一、《西游记》这部书
《西游记》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可谓家喻户晓。由于电视、电影及网络附会作品的普及,《西游记》在大众心目中是部热闹有趣的神魔小说。
《西游记》的主角“唐僧”,即真实的历史人物玄奘法师。他于二十九岁时只身西行求法,经过艰苦跋涉,游历西域诸国后到达中印度,经十七年的学习、参访,成就斐然。又历时两年归国,带回大量经书。之后辛勤译著,直至圆寂。玄奘被视为中国佛教唯识宗开宗立派之人,其事迹青史垂范。
  早在宋元时期已出现唐僧故事的话本,主要角色只有玄奘一人。后来故事逐渐丰富,到元末基本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知的主要人物。再到明朝中晚期,百回本的《西游记》刊印于世。
《西游记》的作者始终不明,清初的学者从地方志中考据出作者为“吴承恩”。在新观点新证据出现之前,我暂持此说。
对于《西游记》的主旨与写作意图,历来有许多猜测和看法。
由于书中使用了大量的道教术语,比如用道家思想构建开篇背景,“天干地支、九宫八卦”、“天真地秀、日精月华”、“灵通仙胞”等等,因此清代的主流观点把这部书视为“道书”,认为它暗藏丹道修炼方法。
也有学者用儒学来解读这部书,认为它合于孔孟之说。甚至有人用它解读《大学》。
更有人把它视为针砭时事、批判现实之作。乃至用它来侦破历史悬案、解锁宫廷秘闻。
到了近现代,新文化运动浪潮下,鲁迅、胡适等文化界名人把这部书定性为三教混同的附会之作,玩世不恭的游戏笔墨。
 “此书则实出于游戏,亦非语道,顾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尤未学佛,故末回至有荒唐无稽之经目,特缘混同之教,流行来久,故其著作,乃亦释迦与老君同流,真性与元神杂出,使三教之徒,皆得随宜附会而已”。――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故虽述变幻恍忽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而玩世不恭之意寓焉。” ――胡适《西游记考证》
那么,这部书的写作意图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留待本篇末尾再做结论。
二、什么是“唯识”?
通晓佛教法义的人比较了解“唯识”,但对一般读者而言,这是个陌生又费解的词语。为了下文的论述方便,简单介绍一下:
唯识是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教义,主张万有现象都只是心识的显现。除了心识,没有其它真实存在,即“唯识无境”。
根据心识的不同功能,它被解说为多个部分,具体有两分法,三分法,或八分法。其中八分法就是通常所说的“八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合称前五识; 第六了别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
唯识学自南北朝时期从印度流传至中国,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至唐代达到鼎盛。玄奘法师因其学养、译著、传法等辉煌成就,成为唯识学集大成者。
三、书中主要人物的隐喻
《西游记》四位主要人物的设置在元末的民间文学中已全部出现,但吴氏赋予他们以特定的象征意义。我将按人物出场顺序逐个解说,条分缕析,像唐僧一样啰嗦。对唯识学不感兴趣的读者,请直接跳过这部分。对唯识学感兴趣或正在学习的读者,请留步细观。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一) 悟空
首先出场的是美猴王,整部《西游记》详细记述了“美猴王成长记”,唯有这个角色经历了最剧烈、最波折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这只猴子是后天生长出来的,与其他三位人物的来历不同。那三位都是“天生”,由前世投胎而来。
作者写诗赞曰:“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第六回回目中首次出现“心猿”一词,后面诸多回目也一再点题:“心即猿猴意思深”。因此,美猴王代表的是第六识。也就是现代所说的意识,对应于思维、理智这些范畴。
心猿出生后,起初生活得无忧无虑。他在游荡中发现了一道瀑布,这道水帘分隔出内外两个世界。水帘后面有一个现成的洞府,富足无缺。——水帘洞隐喻的就是内在的心智宝藏。佛学被称为“内学”,唯识学讲“内自证圣智”,是以自身本有的智慧求证真理。向外追寻,迷于万象;向内追寻,别有洞天,一切具足。
在生活富足之余,猴子“一日,忽然忧恼”,“将来年老血衰…一旦身亡…以无常为虑”——意识开始审视生命,生老病死诸多烦恼其实皆由意识而起。
猴王座下的通臂猿猴献言:“所谓道心开发也…跳出轮回网”——烦恼起自于意识,求道、求解脱也是源自于意识。
由此他踏上了求道的旅程。在大海上漂荡了很远很远,访到一位师父须菩提。“须菩提”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被称为“解空第一”。用他的名字作为心猿的首位师父,寓义就是意识首先应该学习解悟空性。
师父问他姓什么,猴子误会了,回答说“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一生无性。”这段话看似插科打诨,其实指的是:意识的最初状态是空白的,自我以及各种观念还没产生,因此也没有嗔恨、怨怒等脾性。这段话与后来美猴王的暴燥脾气相对比,尤为意味深长,绝非可有可无之笔墨。
须菩提给他赐名孙悟空,并解释了由来:孙字拆开,左边“子”,儿男也。右边“系”,婴细也。“婴儿之本论”,是指这时的心猿(意识)还未成长,处于婴儿状态。第一回描述的其实就是意识的幼年期,懵懂无知、天真未凿。
须菩提徒弟们的辈分排行为十二个字“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猴子排在“悟”字辈。这是指意识修行的关键在于“悟”。悟什么?悟空。
第二回,猴子开启了学习生涯,接受后天的教育,积累知识与观念。本回故事可以看作是意识的少年期。
 “与众师兄学言语礼貌……凡所用之物,无一不备”——意识从后天的学习中,获得文化、社会化。
除此之外,他还学会了七十二变、筋斗云,“八万四千毛孔,根根能变,应物随心”——灵活多变、无远弗届,正是意识的特征和功能。
习得了本领,心猿就大展手脚了。从第三回至第七回,所有故事都是这只心猿的贪婪、嗔怒、傲慢自大、胡作非为。先是回到花果山,从混世魔王(意识缺席后的混沌状态)手中收回领地。然后入龙宫寻宝,得到了盔甲、武器,更加所向披靡。又入阴曹地府,勾销生死薄上的记录。而后大闹天宫,自封“齐天大圣”。天兵天将奈何不了他,道家威力最大的炼丹炉也消化不了他……“变化无穷还变化,三皈五戒总休言”——意识的青春叛逆期,谁都不服,无法无天。
直到他被如来佛的神力压在五指山下。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是比喻“佛法无边”。但这只心猿是被暂时压制住,根本问题并没有解决。要转变心性,还得踏上修行之路。
第八回,佛祖对众道:“根本性原,毕竟寂灭,同虚空相,一无所有。殄伏乖猴,是事莫识,名生死始,法相如是。”这段话是指:意识迷妄了,见不到根本,就是生死轮回的原因。――修行得从意识着手。
猴子被取经人收为徒弟,踏上了漫漫取经之路。但最初的磨合期非常痛苦。
第十四回,悟空自夸:“我老孙,颇有降龙伏虎之手段…签貌辨色,聆音察理…隐显莫测”——这一段明确解释了第六识的功能,就是了别、思维、主观能动。
悟空因为杀人之事被师父责备而负气出走。被观音菩萨戴上紧箍后,非常恼恨,试图杀菩萨、杀师父——野性难驯。给心猿套上紧箍,比喻对意识加以强力约束。
第十五回,不耐烦唐僧啼哭,不想保他取经了。又因村人的一句问话: “这马是偷来的?”,悟空勃然大怒。
第十六回,与人斗富而展示师父的锦襕袈裟,从而惹出祸事。
以上几回故事表现了刚踏上修行之路,心猿刚强难化,难以调伏。原有的贡高我慢、嗔怒怨恨等习气还非常强烈。
但在第十六回末尾出现了一个小小的转折,观音菩萨说“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悟空听了“心下顿悟”——意识开始转变了。
再到第二十七回,悟空因打杀白骨精变化的村人而遭师父驱逐。他跪下叩头,言:“不曾报得你的恩”。收了贬书,对师父说:“你请坐,受我一拜,也去得放心”--此时的心猿已臣服于修行之事。
等他回到花果山,又挑起了“齐天大圣”旗帜,杀戮猎户,“逐日招魔聚兽,积草屯粮,不提‘和尚’二字”。--这段是指修行途中的退转。
第三十一回,猪八戒请悟空出山,使出激将法,说妖精怎样怎样骂悟空。悟空气得暴跳如雷,“把他拿住,碎尸万段,以报骂我之仇!”——还记得第一回中“我无性”那段话吗?相映成趣。一旦有了“自我”的身份认同,就会因为他人的评价而喜怒哀乐,心生对待。
悟空决定出山,还特意下海“净净身子”,“这几日弄得身上有了妖精气了,师父是个爱干净的,恐怕嫌我”——以前是他嫌弃师父,现在倒转过来了,开始忌惮师父的威严。
再到第四十一回,猴子遭遇红孩儿火攻,落入涧水而昏厥,被救醒后喊的第一句是“师父啊!”
第五十一回,救师父又空手败阵,坐于金兜山后,“扑梭梭两眼滴泪”--很难想象这是当年桀骜不驯的齐天大圣,此时性情已变得柔软。
同样在第五十一回,悟空已能顾及大水是否会淹没民田。第五十四回,在女儿国出行受阻,他不愿打杀众人。--已具备慈悲心。
第七十七回,悟空以为师父被妖精吃了,“心如刀搅,放声大哭”--已忘却了自我,一心要护持取经事业。 
第七十九回,有段颇具深意的情节:悟空假扮成唐僧,在妖精面前剖腹献心。划开肚子后滚出一堆心来,“都是些悭贪心、利名心、嫉妒心、计较心、好胜心、我慢心、杀害心、狠毒心……种种不善之心。”--除去所有的不善之心,修行才能有所成就。
所以到第九十三回,意识有了质的飞跃。悟空与师父谈论《心经》,他说“解得,解得。”猪八戒和沙僧二人笑他,唐僧却说:“悟空解得是无言语文字,乃是真解”--真正的佛法见地是脱离语言文字的,到了这个境界,已离佛地不远了。
悟空证得的佛号为 “斗战胜佛”。表面可以理解为他战胜了很多妖魔鬼怪,实指修行者降伏自己的心魔。因为意识是可迷可悟,可正可邪、可佛可魔的双面机制。
 
 (二) 沙僧
第二位出场的是通常被读者忽略的、最没存在感的沙僧。迄今这止,我还没看到过对这个人物的正确解读。包括某位我很崇敬的前辈大德,他的讲义里曾两次提到对沙僧的理解,遗憾的是解说得不对。
先看一下沙僧的存身场所“流沙河”:“洋洋浩浩,漠漠茫茫…仙槎难到此,莲叶莫能浮。”
第二十二回,再次写到流沙河:“上下不知多远,水势宽阔”,岸边一块石头上题刻着“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 
流沙河指代的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在佛经中常用“大海”、“瀑流”、“河流”等词语形容阿赖耶识。“沙”代指的就是染识,阿赖耶识中不清净的成份。
第三十九回的开篇偈云:“迷而万劫沉流,灭尽恒沙罪垢”,侧面印证了流沙河的寓义。基于此义,返观第一回出现的水帘洞瀑布,“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指的则是阿赖耶识的现量流注。
沙僧的形象非常恐怖“青不青黑不黑,晦气色脸…口角丫叉、獠牙、红发”。他的生活是“七日一次,飞剑穿胸胁。饥寒难忍…吃人无数,几次取经人来,都被我吃了”。这条浑浊的泥沙之河宽广、凶险、难渡,河里的生灵异常痛苦。大多数的修行人也沉溺其中,没能渡过这条生死之河。
沙僧的性格特征是没有主见。和唐僧在一起时,他跟着慈悲、守戒。和悟空在一起时,他跟着调皮捣蛋。和八戒在一起时,他跟着分行李、散伙…。
例如第四十六回,师兄弟三人变作三清像,大吃道观里的供品,还撒尿冒充“圣水”。这么淘气的事情,貌似忠厚的老沙也干得出来。第五十回,八戒穿上了妖精设置的锦缎背心,沙僧见样学样,“既这么说,我也穿一件儿”,跟着也中了圈套。
这正是第八识的特点,没有辨识能力,近朱则赤近墨则黑,对所有信息照单全收。
沙僧的法号“悟净”表示第八识的修行就是转染成净。作者给他一个不同于其他三位队友的独特形象设计:头陀打扮。头陀是修苦行的出家人,这个微妙的设计暗指修行人要根除习性,必须忍常人所不能忍。
沙僧成就的佛果是“金身罗汉”,指修行人转化色身,脱胎换骨。第八回的开篇词中有句“毛吞大海,芥纳须弥,金色头陀微笑”,金色头陀指的是佛陀的弟子迦叶。相传迦叶全身金色,称“金色头陀”。能修成金身,是了不起的成就。 
 (三) 唐僧
也就是真实的历史人物玄奘法师,他是取经队伍的领头人。
第八回开篇词“试问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老。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迷了几多年少?”, 佛祖要物色一个取经人。因为东土“不识我法门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流传的佛法不究竟,不对路,耽误了很多修行人。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对佛法有深入的领悟,充分肯定了唯识宗(又称瑜伽行派)的法义。
第十二回,唐僧成为取经人选,发誓要 “捐驱努力,直至西天”。他代表的就是“愿心”,是修行的推动力。
整部书中,除了与悟空之间的师徒关系越来越融洽之外,人物性格基本没什么变化。无论是在妖精的蒸笼里,还是女儿国的寝宫里,唐长老矢志不渝,一心求取真经。--愿心无比坚定。
小说与影视剧塑造的唐僧是位软弱无能的糊涂好人。真实的玄奘应该是位勇敢坚毅的猛男,他在西行途中遇到过沙漠断水、雪山遇阻、战乱、被软禁、翻船等各种险情。如果没有强悍的品格,不可能完成艰苦的求道历程。所以,一个真正的修行人,既要具备温柔的慈悲心,如水的智慧,还要有钢铁意志和披荆斩棘的勇猛气概。
书中还有一个重要角色必须放在这里解说,那就是唐僧的坐骑白龙马。在第七回及以后多处,作者都称之为 “意马”。例如: “马猿合作心和意,紧缚牢拴莫外寻”, “邪魔侵正法, 意马忆心猿”等等。点明了这匹威力无比的马,表征的是“意”,即现代所说的欲念、意图、求取。(这么算来书中主要人物有五位,我数学不好,请大家原谅)
唐长老与他的坐骑象征的是欲望的两端“神性”与“兽性”。神性的那端称为“愿”,导向无私、奉献、神圣;兽性的那端称为“欲”,导向自私、贪爱、堕落。他们二位一体,共同表征第七识——行动的意愿。
唐长老怀抱宏愿,既要约束心猿,又要驾驭意马,修道成佛委实不易。他最终得佛号“旃檀功德佛”。旃檀佛出自佛教故事,佛陀上忉利天为母说法,三月不见归来。乔赏弥国优填王因思念佛陀,以旃檀木雕造了一尊佛陀的等身真容像。佛下界看到雕像后,对着佛像说话,佛像也开口说话。用这个佛号隐喻玄奘法师的成就等同于佛的化身,是作者给予玄奘法师的无上赞誉。
 (四) 八戒
最后出场的才是流量明星猪悟能。他“色胆如天”,“自小生来心性拙,贪闲爱懒无休歇”,代表的是前五识:眼耳鼻舌身。比喻五官与身体贪著享乐,懒惰如猪。修行对治的方法就是八种戒律,简称八戒。
这只猪的性格也没太大变化,自始至终保持贪财恋色,好吃懒做,挑拨离间,耍小心眼…等等作风。凡夫能有的坏毛病,他通通都有。修行人需要的素质,他样样皆无。
第二十三回,八戒借口去放马,与菩萨变化的美妇偷偷相会。回来后唐僧笑说:“马若不牵,恐怕撒欢走了”——这句话再次道出了“马”的隐喻,就是指凡夫的欲望。
自跟随唐僧踏上取经路,到第八十一回将近佛界,猪八戒无数次地要“分行李、散伙”。一遇挫折就打退堂鼓,要回高老庄看媳妇——五官享受最容易瓦解修行者的进取心。
甚至在第二十九回,八戒战黄袍怪不敌,“顾不得沙僧,一溜往那蒿草薜萝荆棘葛藤里,不分好歹一顿钻进……再也不敢出来”——果然是猪队友,临阵脱逃,斗志全消。
在多次教训之下,这只猪还是有了些转变。第五十四回,八戒对女儿国国王道:“和尚家与你这粉骷髅做甚夫妻?”。虽然眼馋美色,但观念上已有修持。
八戒的法号“悟能”以及最终的佛果“净坛使者”的含义,是指修行者成就的眼通、耳通等神通能力,觉性遍布十方。
综合以上分析,书中的四位主要人物(或者五位?我数学不好。)应合为一体来看,就是指八识心王。作者在末尾一首诗里清楚地表达了喻义: “一体真空转落尘,合和四相复修身。五行论色空还寂,百怪虚名总莫论。”
第九十八回,唐僧乘上无底船,感谢徒弟们。悟空说:“两不相谢,彼此皆扶持也”——言下之义是指八识协作才能成就。前五识要持戒,第六识要悟空,第七识要有大愿,第八识要转染成净。这样才能功德圆满,证得佛果。
降妖除魔的取经之路,其实就是心识的修行过程。
 
四、《西游记》作者的佛学修为
书中有大量的诗词和情节透露了作者的佛学心得。佛法修行的潜在脉络贯穿全书。可以佐证作者的佛学造诣非常深厚。兹举几例说明:
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六贼无踪”,开篇诗云 “若知无物又无心,便是真如法身佛。知之须会无心决,不染不滞为净业”。表明了修行方法。
传说玄奘法师西行途中因持诵《心经》而屡屡化险为夷。因此在第十九回,作者引用了《心经》全文,并且称之为“修真之总经,作佛之会门”。
第二十回开篇这样写道:“法本从心生,还是从心灭。生灭尽由谁,请君自辨别。既然皆己心,何用别人说?……现心亦无心,现法法也辍。人牛不见时,碧天光皎洁。秋月一般圆,彼此难分别。
这一篇偈子,乃是玄奘法师悟彻了《心经》,打开了门户,那长老常念常存,一点灵光自透。”――这一大段是借玄奘法师之口,道出了作者自己的见地。……
再说第九十八回的“无底船”。佛陀在《金刚经》中有言“知我说法,如筏喻者”。船象征的就是佛陀的言说经教,作者让这只船“无底”,寓意佛的言说经教也不能依附、托身。不住万法,方为佛法。
整部书里布置、穿插的佛法胜义比比皆是,明言与暗喻兼有,在此不作赘述。 
五、一部伟大的致敬之作
以上用大量篇幅论述书中人物的隐喻含义,以及作者的佛学修为,是为了引出我的最终结论:《西游记》是对玄奘法师及唯识学的致敬之作!作者以极高的佛学造诣,借通俗文学的形式,赞颂玄奘法师的光辉事迹,并对唯识法义加以阐发。(原创观点声明)
这部伟大的作品不能仅从文学层面看待,而应该“跨界”解读。只有具备相当的唯识学基础,才能理解作者的真实写作意图及写作架构。也正是由于这个阅读“门槛”,一般读者及文学界对《西游记》普遍误读、曲解,难以领会其中旨趣。已往各时期的评价都没能反映出作者的本意,也没有给作品以恰当的定位。不可否认书中有大量诙谐逗趣的文字,但其根本要旨应被如实还原,以供后世正确认识。
在玄奘法师之前及之后的各个时期,还有许多西行求法的高僧大德,例如法护、法显、宝云、义净、不空等人。他们的事迹也都艰苦卓绝、感天动地,但唯独玄奘的事迹妇孺皆知、世代流传,这得归功于《西游记》的传播力量。正如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使得一般读者也知道了襄阳保卫战,《西游记》令每个中国人记住了玄奘西行。通俗文艺给历史人物注入了持久鲜活的生命力。
最后以小诗一首,概括全篇:
八戒贪食色,悟空爱闹腾。
白马难驾驭,沙僧唯跟从。
九九大磨难,舍身心一横。
经书纵无字,志诚佛已成。 
谨以此文向《西游记》作者致以敬意!                                         
西元2021年9月
延伸阅读:业力,市场,个体
筏行
学习讨论市场经济人的行为。
54篇原创内容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