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恐学症」吗?孩子就不想上幼儿园,去学校怎么办?
发布于 2021-10-10 08:35
目 录
孩子为什么不想上学?
孩子不想上学怎么办?
一孩子为什么不想上学?
在一篇关于孩子拒绝上学主题的文献综述中,总结了两点孩子抗拒上学的主要原因:分离焦虑和“恐学症” (Kearney& Silverman, 1990)。
所以,孩子拒绝上学的诱因在于——焦虑。
正值开学季,现在大部分孩子不想上学、有反抗情绪还是因为在“开学”这样特定情境下而产生的分离焦虑情绪,孩子对于进入新的环境、或者重新适应学校生活,心中产生很多不确定性而焦虑。
分离焦虑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种很正常的情绪反应。其实不仅仅是分离焦虑,人难免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焦虑情绪。
但是,如果你发现孩子突然地或者很长一段时间并且伴随严重的焦虑情绪,比如难以完成一天的课程,甚至还会有身体上的反应,头疼、眩晕等等。那么,孩子的焦虑可能升级了,变为“恐学症”。
所以一旦孩子有焦虑的表现,家长们一定在初期就给予足够的重视,尽快帮助孩子走出负面情绪。
害怕学校里的特定事物:考试、老师、同学、或者坐车上学;
拒绝起床、拒绝穿衣;
情绪崩溃、哭闹、发脾气;
重复性问问题,比如“我可以呆在家里吗?”“我们不能在家上学吗?”;
经常性迟到;
逃避特定的情境:如考试或者分享课;
身体负面反应
这些可能都是孩子表达焦虑的“求助信号”,及时发现和处理,以免升级为“恐学症。”
二孩子不想上学怎么办?
1. 对孩子真诚回应
当孩子向我们表达不想上学或者释放信号,我们的第一反应很重要。
尽量避免:
敷衍:小事,过几天就好了。——如果问题很严重,可能会错过最佳的解决时间。
愤怒:怎么就你不一样,别人都没事。——可能以后再出现问题,孩子也不愿分享了。
批评:连上学都上不好。——负面的反馈会降低孩子对自己的自我评价,加重焦虑。
尝试这样回应:
解决的时间很重要,这里比较建议在第一时间给予孩子回应并解决问题。但如果孩子在我们的引导下仍然不愿意分享,我们可以稍稍放置一下,等待合适的时机。
比如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游戏,在亲子角色扮演中或者等孩子感到放松后询问;比如在晚饭时间其乐融融的时间询问学校的生活;比如先分享自己一天发生的各种事情;比如在睡前交流时,和孩子好好谈谈心。
孩子:“我感觉太累了,我不想去学校。”
大人:“抱一抱,妈妈很心疼你。你是不是没有睡好?还是在学校遇到了什么事情?”
孩子:“我不想去上学。”
大人:“我觉得你想待在家里可能是因为学校的事情不太顺利,对吗?可以给我讲一讲觉得困难的事情吗?”
孩子:“他们都不是好孩子。”
大人:“我听到你这样说很难过也很担心你,你可以告诉我他们是谁?都做了什么?看看我可以怎么帮助你。”
孩子向我们表达其实也是和我们沟通的信号,真诚地回应孩子是了解问题之所在、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2. 与孩子倾听谈心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焦虑的事情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孩子在和大人诉说的时候,我们认认真真的倾听,听他们将事情完整的描述、听完后表示对他们的感受表示承认和理解,就已经可以缓解孩子的焦虑情绪了。
家长就像是孩子情绪的“靠山一样”。
当然,很多的时候需要对症下药。
孩子的抗拒情绪可能来源于自己、家庭、学校甚至是周围的因素。
自己:担心失败,学习困难……
家庭:分离焦虑、父母离婚、家人过分保护……
学校:新的人(老师、同学)、霸凌、朋友社交、考试……
周围的因素:别人家的孩子……
了解背后的原因不仅仅需要家长的细心观察,更需要家长的耐心沟通。
对于这些这些问题,我们可以:
正面引导
如果孩子一直沉浸在负面的情绪,那么他很难发现自己擅长的发光的那一面。我们可以尽量引导孩子对学校正面的反馈。
比如同样是询问学校发生的事情,下面两种问法分别是从消极的和积极的一面切入的。
消极——今天有人欺负你吗?
积极——你今天最开心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尝试积极的向孩子提问。
今天你帮助别人了吗?
今天什么事让你笑到肚子痛?
还有一种非常有效的沟通方式叫做“透过传闻赞美”,简单来说就是“听别人说你很棒”这样的话术,并且多多谈论孩子擅长的事情,帮助提高孩子的归属感和价值感。
今天听冰玉老师说你结交了很多新朋友,大家都很喜欢你。
西西妈妈告诉我,西西说你是班级里英语最好的小朋友。
小朋友一听,心理立马就变得不一样了。
阅读绘本
有很多和上学主题相关的绘本,比如《情绪小怪兽去上学》、《鸽子必须去上学》。通过共读绘本的方式,消除孩子对上学的恐惧。
《情绪小怪兽去上学》
通过小怪兽的视角,描述了小怪兽准备上学前的紧张慌乱,还会担心有令他害怕的巨龙和蝙蝠。但是到了学校,很快就融入了新的生活,开心的参与丰富的一日流程活动。最后,去上学成为了小怪兽每天期待的事情。
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情绪小怪兽去上学
作者:[西班牙] 安娜 耶纳斯 著,[西班牙] 安娜 耶纳斯 绘,张亦琦 译
《鸽子需要去上学》
搞笑幽默的方式讲述了一只“戏很足”的小鸽子不想上学,他有很多想法、很多顾虑,和小朋友们一样会担心和紧张。原来,大家进入新的学校都会有一些不太开心的情绪,小朋友通过这本绘本可以被很好的安抚和引导。
家园共育
我们可以找老师聊一聊,不然如果孩子的焦虑情绪和抗拒反应加重,可能也会被找家长。
一方面,老师和家长一起可以拼凑更多的细节,了解厌学情绪背后的原因;另一方面,我们要相信有责任心有经验的老师会有很多有效的方法加强小朋友在校的参与感和自信心。
而且,如果遇到严重的问题,如同学霸凌等,学校方面可以及时出面干预。
坚持上学
特别是在开学季,如果孩子有分离焦虑的情绪,缠着父母不想去学校,还是建议要坚持上学,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方面,孩子也会测试父母对于上学态度的原则和底线;另一方面,中断之后重返学校可能还会加重负面的情绪。
但是,如果发现孩子已经升级为严重的心理问题,那么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比如心理咨询。
其实大人们也很容易出现不想上班的情绪,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就可以开解自己、说服自己。
比起成年人,孩子们更需要外力的帮助,更需要我们重视+认真倾听+积极回应。
- 参考文献 -
Kearney, C. A., & Silverman, W. K.(1990).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a functional model of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for school refusal behavior. Behavior Modification, 14(3), 340-366.
近期热文
近期热文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