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到底因何被杀?是因为谋反吗?

发布于 2021-10-10 10:49

胡惟庸被朱元璋所杀,并不是因为谋反,而是朱元璋为了废除丞相,收归丞相的权力,把所有的权力就集中在他一个人手上。

把胡惟庸按上一个谋反的罪名,把胡惟庸包装成一个奸臣,朱元璋那样做无非是为自己的行为推卸责任罢了。

胡惟庸是朱元璋权力欲望的牺牲品,是一颗悲催的棋子罢了。

明史中记载胡惟庸因为想谋杀朱元璋所以被杀的,这就是“云奇告变”事件。

当时胡惟庸家里的水井居然长出了石笋,那就是祥瑞啊!

于是胡惟庸就请朱元璋去他家里看。

朱元璋去到胡惟庸家里路上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叫云奇的太监跑出来,拦着朱元璋不让他走,侍卫差点把云奇给打死,云奇缺一直用手指指着胡惟庸的家里。

朱元璋警觉了,就上到一个高楼,向胡惟庸家里望去,结果发现胡惟庸家里有很多拿着刀枪的士兵,因此朱元璋认为胡惟庸想谋反,最后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杀了胡惟庸。

从史书中的记载来看,有很多漏洞,胡惟庸为了谋杀朱元璋为何搞的那么明显的,何况朱元璋的锦衣卫也不是吃素的,胡惟庸有动作还轮的到一个太监去告密,显然史书是编造一个故事罢了。

胡惟庸的被杀和朱元璋的对权力的欲望无止境有关。朱元璋从一个放牛娃成为万人之上的皇帝,那种权力的滋味,朱元璋想要永远抓在手里,不过现实情况却不随朱元璋的意。明初时皇权并不是最大的,丞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皇帝的权力。朱元璋不能忍受相权对皇权的挑战,于是他开始计划怎样废除丞相制度。当然如果突然间冒失失废除,大家肯定有意见的,所以朱元璋计划了十几年了,而胡惟庸就是一颗棋子。

明初时,朝廷有两派势力,一派是丞相的李善长的淮西派,一派是刘伯温为首的浙东派。

刘伯温杀了李善长的亲信李彬,两派是敌对关系。

胡惟庸是李善长的老乡,在李善长的提携下,胡惟庸步步高升,做到了参知政事,就是丞相的副手。

李善长退休后,朱元璋想胡惟庸当丞相,刘伯温是反对的,后来朱元璋还是让胡惟庸当丞相。

朱元璋的目的很简单,让胡惟庸和刘伯温去斗,剩下来赢的一派就好对付了。

胡惟庸确实做了丞相之后,排除异己,打击政敌,刘伯温退休回去时,胡惟庸以探病为由毒死了刘伯温,从此胡惟庸这一派势力一党独大,威胁到了朱元璋的权力啦!朱元璋这个时候出手了,鸡蛋里挑骨头,在占城国进贡的小事上发难,然后御史中丞涂节就告发胡惟庸谋反,朱元璋就立刻拿住胡惟庸下大牢,最后以谋反的罪名杀了胡惟庸。胡惟庸死后,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大权完全抓在了朱元璋手里,再没有人威胁到他了。朱元璋之所以把胡惟庸案包装成一个谋反案,无非就是为自己集权找个合理的借口大家也就不会说他贪权了,丞相制度也就顺顺利利的废除了,达到了朱元璋的政治目的啊!

胡惟庸是悲催的,碰上爱权又心狠手辣的朱元璋,只要皇权和相权有矛盾,丞相就免不了被打压,甚至被杀,这就是君主制度的特点,不管是胡惟庸还是哪个人,只要当了朱元璋的丞相,那就是必死的局面,没有第二条路可走,胡惟庸就是一个棋子罢了,没有里利用价值就丢弃了,不管他是丞相又怎样呢!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