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吗?到这个社区住住看!

发布于 2021-10-10 11:16

前言:

金秋九月,晴空万里,走进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红光小区,一群手摇蒲扇、笑容满面的老年人围坐在新修建的凉亭里下棋聊天,安逸的生活场面配搭110米文化浮雕长廊和干净整洁的小区环境,绘就出一幅宜居幸福的家园图景。
红光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末,现隶属于点军街办红光社区。小区现有住户280户、729人,党员88人。近年来,小区居民在社区党组织的带领下,居住条件、生活环境和文化精神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提升,社区治理成效显著。
9月23日下午,笔者来到红光小区,遇到了正在散步的陈婆婆,在小区生活了十多年的她感叹到:“这几年小区变化确实蛮大!居住环境美了,邻里关系更融洽了,文化氛围浓厚了。上午买菜回家,走进小区还遇到一位年轻志愿者帮我提菜,这一代年轻人真有素质!”
近年来,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完善民主协商机制,创新社区治理模式,积极参与“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在志愿服务、路灯亮化、楼道革命等便民利民举措上得到了大多数居民的支持和响应。如今,小区变化日新月异,居民生活越过越好。

冲在前 扛起党建引领旗帜

凡事冲在前面,党组织要发挥好社区治理的关键作用。
在小区每栋楼外墙的下方醒目地悬挂着“楼栋党小组”告知牌,上面清晰地亮出了楼栋党小组长、楼栋长和党小组成员身份及认领岗位等信息。除此之外,居住在每栋楼里的党员也要亮身份。在党员家门口,都张贴着一块耀眼的身份牌,上面有党员公约、承诺话语和认领岗位等信息,每一个闪烁的字体背后折射出来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 “楼栋党小组”告知牌
△ 党员在自家门口亮身份
为提升党支部战斗力,最大程度地做好小区老人服务工作,6年前,平均年龄70岁的“银发志愿服务队”党支部成立。
该志愿服务队是由社区身体状况较好且比较热心的老人组成,他们致力于帮扶高龄老人。服务队队长王宗梅经常带领队员照顾高龄老人,为独居老人提供身心健康、环境卫生、文化生活等一系列温馨服务,让老人安享晚年。
△ “银发志愿服务队”与社区老人们一起包饺子
当前,“银发志愿服务队”已从成立初期的7人扩大到近50人,日益壮大的志愿服务队伍为全市争创“文明典范城市”、打造“志愿之城”增添了活力。

面对面 搭建民主协商桥梁

居民是生活在小区的主体,是小区的主人,社区治理效果是否显著,离不开广大居民的积极参与和客观评价。
“以前晚上回家,每次拐过小区长廊,进入楼栋口那几步路总是担心摔跤,爬楼也是这层灯亮,那层灯不亮。可现在啊,从进小区到打开我家大门,全程都是亮堂堂的。”家住红光小区3栋的赵爷爷竖起大拇指讲道。
△ 社区路灯亮化建设
为做好“灯光照亮回家路”便民工作,今年8月,社区组织居民代表、社区党员代表、下沉党员代表、社区干部和有专长的社区能人代表,一起在“红光议事桌”前,共同协商小区灯光亮化方案。在场代表充分表达观点和意见,社区工作人员仔细聆听,认真记录,共同商讨解决办法,最终形成了改造方案。经过半个月时间的修缮和调整,让每一位夜归居民都能在明亮而又温馨的路灯陪伴下安全到家。
协商凝聚红光情,红光情连红光人。居民通过民主协商亲身参与小区治理,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充分实现了对社区的自我服务和管理。

出实招 创新社区治理模式

“昨晚,治安巡逻志愿服务队在小区重点区域进行了治安巡查,对在场居民发放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宣传单。治安巡逻服务队的建立,既能让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工作,社区也能通过居民参与小区治理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工作方向。”红光社区网格员邹薇说。
为建设平安小区,发挥“居民+社区”共治作用,在社区的组织下,小区居民组建了治安巡逻志愿服务队,巡逻工作每月开展2次、每次2小时。对按时参加小区治安巡逻并顺利解决邻里纠纷的队员进行积分奖励,年底进行表彰,以激励更多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
为解决居民电动车乱停乱放、飞线充电的问题,努力做好“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红光社区采取“疏堵”治理方法。一方面发挥楼栋党员作用,引导劝说居民规范停车,“堵”住乱停乱放现象;另一方面,社区增建60个电动车充电桩来“疏”通充电难问题。同时,为打好“楼道革命”这场硬仗,每栋楼的党员挨家挨户宣传,并带头整理好自家楼道间的杂物和墙面,用实际行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社区治理落到实处。
下一步,红光社区将充分激活党员细胞,继续增强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居民提供更加贴心、便捷、有效的服务,持续办好惠民利民实事,奋力书写“筑堡工程”新答卷。


来源:点军发布

(免责声明:文内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合作!)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