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解读一篇最新热点范文,激活各类人才“创新因子”

发布于 2021-10-10 14:19

2021年悟空遴选:长线通关班

【但求不同】21重庆遴选冲刺班
【推陈出新】21福建省直专项提分课程
【突出重点】21安徽“省市”遴选专项冲刺班
【紧扣大纲】21湖北省直遴选冲刺班

21年山西+内蒙两地省级遴选复习建议

21河北省直遴选命题分析及复习建议

关于21北京市直遴选,要看看这个帖子

激活各类人才“创新因子”

发展要靠创新,创新离不开人才。在日前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重要战略目标,这一重要战略目标紧紧抓住了“创新”与“人才”一体两面的相互作用,彰显了“第一动力”和“第一资源”的紧密关联。各级党委(党组)和组织部门要大力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进一步激活各类人才的“创新因子”,让人才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创新“强引擎”和动力“倍增器”。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人才资源是关系到国家竟争力强弱的基础性、核心性、战略性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民族复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高度,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核心位置,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推动我国人才队伍快速壮大、人才效能持续增强,扎实筑牢了创新发展的“人才基石”。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发挥好各类人才的聪明才智,坚持自主创新,才能在国际竞争中从“跟跑”到“并跑”再到一些领域“领跑”的转变。【联系实际+分析现状】激活人才“创新因子”,关键是要用好用足各类人才,否则储而不用、用而无方,不仅是对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更是不利于事业的发展。【先议论一下,谈必要性】

要坚持以人才使用为“轴心”,让人才在使用中成长,在使用中贡献智慧,在使用中创新突破。要突出以需求为导向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汇聚人才,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区域战略实施等,找准人才工作方向方位和着力点落脚点,做到事业发展急需紧缺什么样的人才,就优先引进培养汇聚什么样的人才,努力实现为用而引、为用而育、为用而聚,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其所长。要聚焦“卡脖子”问题实行“揭榜挂帅”,贴出“榜单”招揽有真才实学,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帅才”,鼓励其在重大科研攻关中施展才华、建功立业。

【最近比较流行的一种策论结尾,总结性对策作为结尾,21-26课有讲到】“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树木”与“树人”的道理有其想通之处,所以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也要注重遵循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进一步改进人才培养、服务、评价、使用机制,特别是要下大力气克服人才管理行政化、“官本位”现象,坚决防止人才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花在无谓的迎来送往活动上,花在不必要的评审评价活动上,花在对推动创新毫无帮助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活动上,让人才静心做学问、搞研究,多出好成果。要加快建设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既重视成功,又允许失败、宽容失败,让各类人才放心干、放手搏,主动涉足新领域、提出新理论、探索新路径,在独创独有上聚力用劲,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积极谋划创新、推动创新、落实创新。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