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手术没放人工晶体,以后还能放吗?

发布于 2021-10-10 14:23

病案报道

36岁的吴先生因右眼外伤并发外伤性白内障于当地医院进行了白内障摘除术,由于当时眼部创伤较重,并未进行一期人工晶体(IOL)植入术。

白内障摘除术后半年,吴先生打算进行二期IOL植入术,但在咨询医生后他了解到,针对像他这样没有足够的晶状体囊膜支撑的无晶体患眼,二期IOL植入多采用IOL睫状沟缝线固定术,而该术式存在与缝线有关的远期并发症,如缝线溶解或断裂致 IOL脱位、缝线暴露致眼内炎等,并不太适合吴先生这样年轻的患者。

为寻求一种更安全持久的手术方案,吴先生来到了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眼科,找到了毕燕龙教授。毕教授近年来开展了一种无需缝线固定的巩膜层间IOL植入术,该术式利用人眼球中质地最坚韧的结构--巩膜作为支撑,采用巩膜壁层间固定IOL襻的方法永久性地植入IOL。

● 巩膜层间IOL植入术

而相比于前者,巩膜层间IOL植入术无需缝线进行悬吊固定,人体自身坚韧的巩膜组织不仅能提供稳定、有效地固定,还避免了缝线相关并发症,显著提高患者术后治疗效果。

吴先生在完善了相关术前检查后,入院进行了右眼二期巩膜层间IOL植入术,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达1.0,术后随访期内AS-OCT检查IOL位置居中未见偏位或倾斜。得益于新型的巩膜层间IOL植入术,年轻的吴先生再也不用担心缝线所带来的远期并发症了。


文案 | 转载自好大夫网

审核 | 毕燕龙 吕筱 邵玉婷

编辑 | 沈嘉

上海市同济医院眼科

您身边的光明守护团队



滑动阅览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眼科历经王金宝、李锦文、荣翱三位学科带头人的带领,在现任眼科主任毕燕龙教授及全体同仁的齐心协力下,科室医、教、研全面发展,经过多年积淀,陆续形成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白内障、角膜病、眼整形、眼视光学、青光眼亚专科齐头并进的新气象,目前年门诊量达6万余人次,年手术量达4000余台,成为上海西北区眼科疾病诊疗及科研中心之一。

同济医院眼科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上海市眼底病学组副组长和上海市眼免疫学组副组长单位、同济大学眼科研究所副组长单位、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教育部眼科学博士学位授予点、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上海市角膜移植手术准入单位、上海市白内障手术准入单位、全国角膜移植质量控制单位、全国眼眶病质量控制单位。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