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季了,你整理房间了吗?

发布于 2021-10-10 20:11

花 花儿乐队
之前看了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有一些收益,里面的一些理念和方法都很实用,觉得可以实践起来。
不管是整理房间还是整理人生,都可以用书中提到的方法,通过“是否心动”来判断去留,给你的房间和心灵排毒。
简单的整理一下笔记。

part.1

一鼓作气完成

如果一口气整理完,房间就会一口气变得整齐。
如果每天整理一点,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会整理好。一来容易整理的不到位,总会发现有需要整理的到的地方。二来看不到最终的整理效果,不利于培养整理后的习惯。

part.2

整理其实很简单

1.整理时该做的只有两件事:一是确定物品的弃留,二是设定物品放置的位置。
2.整理不好只有三种可能:不愿丢弃的、不能把物品归为原位的、既不能丢弃又不能归位的。
3.整理的两种类型,“节庆的整理”(大型的整理,仅此一次)和“日常的整理”(单纯是指“把使用过的物品放回原处”)。
4.当你拥有的所有物品都有了固定的位置时,你就达到了整理的终点。

总结:

选个风和日丽情绪高涨没有安排的一天,一口气将房间整理完毕。

决定每个物品的去留并且确定所有物品放置的位置之后,整理就算完成了。

日后只负责把使用过的物品放入原处就可以时常保持房间的整洁,也不再需要大型的整理了。

接下来就通过细致的讲解告诉大家如何进行彻底的整理和归纳。


part.3

丢弃的准则

1.只留下心动的,其他的都“丢掉”

整理的本意不是选择“要丢的东西”,而是选择“要留下来的东西”。
方法:把东西一个一个地拿在手里,以“拥有它是否幸福”“拥有它是否觉得心动”作为标准决定物品的去留,这是判断时既简单又正确的方法。

2.把同类的物品集中起来,进行一次性判断

绝对要避免在不同的场所分别丢东西的做法。把物品集中在一处是为了正确掌握自己现在到底拥有多少物品,面对拥有相同样式的物品时能够及时进行比较做出判断。
举例:整理衣服时→决定“整理衣服”→把放在家中各处的衣服一件不漏地取出来,全部堆放在地板上→一件一件地拿在手里,只留下心动的衣服→在衣服数量较多的情况下,可做更细的分类,然后再逐一判断。

3.高效的整理一定不能搞错整理的顺序

物品除了本身的价值外,还有“功能”“信息”“感情”三种价值,此外还要加上“稀少性”的要素。这些价值和要素决定了丢弃的难易度。
“顺利地丢弃物品的基本顺序”应该是这样的:首先是衣服类,其次是书籍、文件、小件物品,最后才是纪念品。这个顺序不仅考虑了丢弃的难易度,而且也兼顾了收纳的难易度,是最好的顺序。
举例:衣服稀少性差,丢弃的难度也低,所以最适合一开始时整理;照片、书信等有特别回忆的东西,除了感情上的价值外,稀少性又高,所以丢弃的难度很大,应该放在最后整理。特别是照片,由于在整理过程中往往会从意想不到的地方(如文件、书籍之类的空隙)零零落落地出现,所以应该留到最后再整理。
4.坚持“丢弃”作业为先的原则。
在“丢弃”作业完成之前,绝不能考虑“收纳”作业。
别让家人看见丢弃的物品,特别是父母,这会给他们带来压力,也会给整理带来阻力。
别把自己不要的物品送给家人。把物品给予他人时,一定要有对方不想接受你多余物品的思想准备。

5.处理那些“既没有心动感也不愿意丢弃”的物品

面对这类物品时,需要重新思考它做具备的真正功能。这样你就会发现许多物品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然后坦然地面对。
为了珍惜真正有价值的物品,必须首先丢弃已经完成了使命的物品。如果把这些物品藏在壁橱或大衣柜的深处,甚至忘记了它的存在,还算是珍惜吗?

总结:

作者认为人和物品是有情感沟通的,整理的过程其实是在处理我们与物品的关系。整理物品的时候一定要每件物品都要拿在手里去感受判断。在面对需要丢弃的物品时,也要表示谢意然后放手,做一个完整的告别。


part.4

整理的方法

1.整理的顺序很重要

首先是衣服类,其次是书籍类、文件类、小件物品类,最后是纪念品类。

这样不但能很容易地判断物品的弃留,而且物品的分类也很清楚,使整个整理过程变得非常轻松,能异常顺利地进行整理。

2.衣服的整理

若要更有效地提高整理的进度,最好先对衣服进行大致的分类再进行一次性的选择。

按照大的划分,衣服可分为:上装(衬衫、毛衣等)、下装(裤子、裙子等)、外套(夹克、西装、大衣等)、袜子、内衣、包包、配件(围巾、腰带、帽子等)、季节性衣物(浴衣、游泳衣等)、鞋子。

方法:1)把所有收纳场所存放的衣服集中在一处。如果之后在别的什么地方再找到衣服,要看也不看地全部丢弃。2)先整理非当季的上衣,它是最容易纯粹让人感受到心动的物品。如果你觉得下一季“未必会穿”,就请丢弃这件衣服吧。3)不要因为“扔了可惜”,就当家居服。作为家居服,无论是材质或外形都要达到柔软宽松的要求。而能降格当作家居服的,大概也只有棉质T恤而已。

3.正确使用“折叠收纳法”

衣服的收纳法有两种,一种是使用衣架挂在挂衣杆上的“衣架收纳”,另一种是把衣服一件件折叠起来排放在衣柜抽屉等处的“折叠收纳法”。

要点:“竖着”是收纳最基本的原则。收纳衣服时,要让衣服保持“竖着”的状态。就像排列书籍一样,能看到每本书的书脊。折好后衣服应该是一个简单而光滑的长方形。

方法:首先把前后衣身(袖子和领子以外的部分)稍微往内折(这时袖子的折叠方法可随意),以此形成一个纵向较长的长方形。其后再根据衣服的高度折四折或者六折。基本的做法就是这样。

每件衣服都有其“黄金点”,让它在折好时正好能立起来。布料柔软轻薄的衣服,宽度和高度都要折得小一些,而布料松厚的衣服,则可以折得宽松一些。此外,折的时候,从布料较薄的角落着手会比较容易。

4.悬挂收纳也有顺序

适合“悬挂收纳”的衣服也很多,比如大衣、西装、夹克、裙子、连衣裙等。

1)具体来说,就是在衣柜的左边放重的衣服,右边放轻的衣服。左边收纳长度较长、材质较厚、颜色较深的衣服,往右则为长度较短、材质较薄、颜色较浅的衣服。

2)如果按衣服的不同类别来说,则从左边开始依次为:大衣、连衣裙、夹克、裤子、裙子、衬衫等。这是最基本的排列方法。

5.袜子不能团起来

团起来的袜子容易滚到抽屉深处被遗忘,并且袜口会因为长时间撑开变得又松又垮,大大缩短使用寿命。

方法:

a  左右脚两只袜子重合在一起,然后按照和衣服相同的要领折起来就可以了。

像运动袜之类的鞋内袜,就简单地对折;普通短袜可折三折;如果是长的运动袜,则可折成四折或六折。只要符合收纳抽屉的高度即可,一点也不难。折叠的基本原则就是确保“折好时变成简单的长方形”。

b  丝袜的折叠的要点:把脚尖部分向内折,腰际部分稍微多留一点凸出去。在这种状态下,再由下而上卷起。卷完后腰际的部分应该处于最外面。

c  膝盖以下的半筒袜卷法也与此相同,裤袜等质地稍厚的材质则先按二等分折叠再卷起来。总之,最后只要达到如寿司卷的状态就可以了。

d  收纳时要竖着排列,如果怕打滑,不妨先把袜子放进纸盒,再把纸盒放进塑料抽屉里,袜子就不容易松开了。

6.收纳不考虑换季

换季的行为本身已经不符合时代潮流了。所有的衣服都需要整理成随时可以穿的状态,不再有按季节调换衣服的麻烦事。

在收纳空间不充裕的情况下,只需要考虑配件的换季就好,比如帽子、围巾。手套等。

收纳空间还是不足,不得不把过季的衣服收起来时,不妨在收纳方法上想点办法。带盖的收纳箱收纳过季的衣服十分不方便,建议购买能方便取出衣服的抽屉型收纳用具。

7.书籍的整理

把所有的书摆在地上,一一触摸。不仅是书籍,衣服和小件物品也应如此。

方法:

a  当书籍的数量太多,无法一次性堆放在地板上时,可以将书籍分类处理:一般书籍(通俗读物)、实用书籍(参考书、食谱等)、鉴赏类(照片集等)、杂志。

b  把堆放的书籍一本一本地拿在手里,判断该留下还是丢掉,判断的标准是“接触时是否有心动感”。只要接触一下就可以,绝不要去阅读书的内容。因为读了之后,你就会考虑是否需要,而非是否心动,这样判断就会变得迟钝。

c  不要因为“也许我什么时候还会再读”的理由把书留下。会重复阅读的书籍,其实微乎其微。书的意义在于书上写的内容,而“书架上有书”本身是毫无意义的。

换言之,我们读书的目的就是获取读书的经验。读过一次的书,就已经“经验了一次”,即使不能牢记书中的内容,它的知识也应该全部进入了你的内在。所以,整理书籍的时候,请不必考虑会不会再读,是不是已经记住,只需要一本一本地拿在手上,感受它是否让你感到心动。

d  那些还没看的书应该全部丢掉。与其恋恋不舍那些多年束之高阁的未读书,倒不如干脆去看那些因为现在想读而特意买来的书。

8.文件的整理

这里所说的“文件”不包括过去收到的情书或者日记之类的物品。它们属纪念品类,要放到最后整理。

1)文件整理的基本原则是全部丢弃,凡是不符合“现在正在使用”“近期还会需要”“需要一直保管”这三项标准的文件,都应该毫不犹豫地全部丢掉。若需要把文件留下来,则应分清是属于哪一类的文件。保留的文件大体上分为“需要留存”和“待办”两类。

2)待办的文件包括需要回复的信件、准备提交的报告、打算浏览的报纸等。需要专门开辟一个“待办专区”,把这些文件集中收在一处。这个“待办专区”必须只有一处,绝对不可以分散。

3)需要留存的文件根据使用频率可以分成高频率和低频率两类。

低频率文件大抵是和合同有关的文件,只要集中保管好就可放手不管。

其他的则都可认为是使用频率高的文件,比如杂志的剪贴、研讨会的讲义,还有自己时常想看的文件。这类文件的处理最麻烦,虽说没有也没关系,但它还会不断增加。所以在进行文件整理时应考虑如何减少这类文件的数量。

总之,文件可以分为“待办”“留存(合同书)”“留存(合同书以外)”三类。各种文件必须集中在一只盒子或一个文件夹内,且无须特意根据内容进行分类。换言之,使用的盒子或文件夹最多不超过三个。

放置待办文件的盒子必须以“清空为前提”。

9.小件物品的整理

小件物品看起来种类很多,非常复杂,但只要按顺序整理就会变得特别简单。整理的原则就是只留下“心动的”,而不是留下“可能会用到的”。

方法:先做出大致的分类,然后再按下面的顺序进行整理:CD&DVD、保养品化妆品饰品类、贵重物品类(印章、存折、信用卡类)、机械类(数码相机、电源线等电器类物品)、生活用具(文具类、裁缝工具等)、生活用品(药品类、洗涤剂、面纸等消耗品)、厨房用品、食品、其他、以及与个人兴趣相关的物品。

请深刻认识到“不知道为什么拥有的物品”的负面性,然后,彻底地贯彻只留存“有心动感”的小件物品的整理方法。

10.其他物品

零钱:只要一发现零钱就立即塞入钱包备用,把零钱放入储钱罐,无非是改变了一下零钱的放置场所而已。

小物品:种种莫名其妙的小物品都没有留下来的必要。

纪念品:对纪念品的弃留判断是最困难的,它属于过去“曾经为之心动的物品”。但当下的心动感才是最重要的。因此,纪念品的弃留标准依然是通过用手接触后扪心自问:“现在我心动吗?”

所谓整理,就是整理每一个“过去”。

照片:在整理其他物品的过程中,暂且把不断出现的照片集中到一处,放在最后整理,这样才能极大地提高整理的效率。只留存使自己有心动感的照片就可以,只要留下能象征那一天的最好的照片,那剩下的记忆也都会历历在目。

最重要的不是对过去的回忆,而是经历了过去的体验而生活在今天的自己。

空间的使用不该是为了过去的自己,而是为了将来的自己。

11.囤货要有度

存货过多,有的物品会变质而不得不一弃了之,得不偿失。

过剩的物品可以让给他人使用、捐赠或者卖给二手店等放手处理的方法。只有把物品存量减少到最低限度,自己的生活才会发生巨大变化。这是迅速达到整理目标的最短捷径。

拥有大量的物品而不懂得丢弃,这种做法并不是爱惜物品,而是恰恰相反。而通过减量到自己能够确实掌握、面对的程度,物品与你的关系才会充满生命力。

丢弃物品,并不意味着过去的人生体验和自我认同就此消失。通过选用有心动感的物品,就能第一次清楚地感觉到自己喜欢什么、追求什么。

总结:

作者很细致的讲解了每类物品如何整理分类,总的来说就是先把这类物品全部找出堆在一起,然后一件一件的拿在手里,通过是否心动来判断去留。如果东西过多可以二次分类。为了效率最大化并且整理可以顺利进行,整理的顺序十分重要。
不论是整理哪类物品,始终要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选有心动感”的物品。遵从自己内心的整理方法不仅是对房间内物品的整理,更是对自己内心的一个整理。在整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很好的跟过去告别,迎接未来的自己。

part.5

收纳的方法

收纳的意义在于:事先设定所有物品的固定位置,即使疲惫地回家后也能轻松地整理房间,不用多加思考,而且每天都能获得很多舒适、愉悦的休闲时间。只要设定了所有物品的固定位置,物品使用后都能有序地回归原处,家里就能长期保持整理后的整洁状态。同时能大大减少无效购买的次数和多余物品的存量,东西也不会再增加。
就是要把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一个不漏地一一设定它们的位置。这才是收纳的本质。

1.收纳要简化至极限

家里物品杂乱的主要原因是物品太多。造成物品太多的主要原因是自己没有控制好拥有的物品数量。而没有控制好物品数量的主要原因是收纳的方法太复杂。因此,防止出现物品过多现象的关键在于能否简化收纳方法。
2.不要分散收纳场所
收纳上必要的类别只有两大类,即“按物品的主人分类”和“按物品分类”。
1)收纳时物品的分类方法和丢弃时的分类方法一样,依次为:衣服、书籍、文件、小件物品、纪念品。
有时候也可以更粗略地分类,那就是根据物品的材质,分为布质物品、纸质物品、电子产品等,并且根据集中一处就近放置的原则决定收纳场所。
2)在与家人合住的情况下,首先要根据家人的不同情况清楚地划分出各自的收纳空间,而且绝对不能遗漏这个步骤。比如,要清楚地规定自己、丈夫和小孩的收纳处,然后让使用者把自己的物品全部集中在各自的收纳处,只要这样做就可以了。此时的重点是,尽可能安排一人一个收纳处,坚持采用“集中一点收纳法”。 无论是谁,都绝对需要一个只属于自己的领地。
如果要全家一起整理房间,当务之急是选择自己物品的弃用,把留存的物品收纳在自己的收纳处。
3.不必理会“行动路线”和“使用频率” 
许多人以为在考虑物品的收纳场所时应首先以方便取物为标准,这实际上是个陷阱。
比起使用时的麻烦,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减少收纳时的麻烦。
实际上,行动路线不是根据人的行动而定,大多是取决于物品的收纳场所。 收纳场所的决定在先,人的行动适应于后,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配合已经决定好的收纳场所在行动和生活。
和行动路线一样,不必考虑物品的使用频率。
4.“竖着收纳”才是王道!
把物品竖着收纳是为了避免物品的堆叠。
首先,采用堆叠的方法,就能无限地使用空间。而采用竖着收纳的方法增加的物品只能占用收纳的有限空间,所以迟早会受到限制,而且物品稍有增加就会被察觉到。
其次,被压在下层的物品会很难受,极可能被压坏。而且,主人也会渐渐地忽视底部物品的存在,甚至完全忘记。
5.不使用“市售的收纳用具”
如果有普通的抽屉和箱子,就不需要特别的收纳用具。
最常使用的收纳圣品就是空鞋盒。它最大的魅力在于它不仅稳定耐用,而且用途广泛。
空鞋盒有无限多种使用方法,最常见的就是把连裤袜和普通袜子放入鞋盒,然后再把鞋盒放入抽屉中当作隔板。在盥洗室,可用空鞋盒存放储备的洗发露、沐浴露之类的生活用品。在厨房,空鞋盒可作为储备食品的隔板,并可存放垃圾袋和抹布等备用品。此外,那些使用频率低的烘焙用具(如蛋糕和馅饼的模具等)也可集中放入空鞋盒,再把它放到橱柜上层,这种收纳虽然很简单,但也很受好评。由于鞋盒盖子的深度较浅,所以可用作放置物品的垫片。当然,除了鞋盒之外,还有很多盒子可用作收纳。
6.包包的收纳
1)相同种类的包套在一起。这样就能根据不同的用途随取随用,非常方便。
2)旅行用的双肩包材质轻薄,可折叠成非常小的形状,如果有几个双肩包,就可把其余的空包折小集中放在一个双肩包里,
3)作为填充物的小包数量不宜太多,一般不超过两个”。
综上所述,手提包最正确的收纳方法如下:首先把材质、大小、使用频率接近的小包组合起来套在一起,包的把手全都外露。不用时,可将这些提包放入衣柜或壁橱里收纳。所有的包都须放置在显眼的地方。如果在衣柜,就放在上层的搁板上;如果是壁橱,就放到顶柜里。收纳时要像书籍那样竖着排列。
总结:
收纳时也可像分类一样,先分类再收纳,但是不必过于细致,尽量简单化。选择收纳的位置时也是一样,不必考虑使用频率和行动路线,因为这并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减少收纳时的麻烦。为了高效的完成收纳的动作,以下几点要注意:1)竖着收纳,可以保护物品并且减少数量的增加;2)收纳用具使用抽拉式,常见的空鞋盒就是最好的收纳用具。

part.6

日常维护

1.手提包要“每日清空”

手提包中的物品很难有固定位置,经常换包的话难免有物品会遗留,时间久了会被遗忘。
方法:开辟一个“每天随身携带物品收纳处”的盒子,将手提包里的物品都竖着放入盒子里,这样包包也可以好好休息。
2.有效利用壁橱空间
壁橱的顶部可以存放季节性强的物品。
除此之外,还可存放滑雪、登山等户外运动用具或者休闲类的物品。
大型相册,若因尺寸过大而无法放在书架上,可以竖着存放于顶柜。绝不能把它们放入纸箱里收纳,否则它们就会被深藏不见天日了。
收纳衣服时,建议使用抽屉型的箱子。把衣服放入抽屉箱内时也要竖着排列。
为了防潮、防尘,被褥应放置在壁橱的上层。下层则放置电扇和电暖气等季节性很强的家电产品。
在壁橱内收纳物品不使用收纳用具是十分危险的。
3.“浴室”和“厨房水槽”什么都不放
浴室常处于高温潮湿的环境,是最不适合放置物品的场所,而且浴室中有了收纳用具,放置在上面的物品就会不断增多。
方法:凡是在洗浴中使用的物品在使用后都必须拿用过的浴巾擦干沾附在上面的水,然后再放到浴室外面的收纳场所。
虽然这样操作会花一点时间,但实际更方便,不仅能马上打扫浴室,而且不需要再清洁浴室的收纳用具,保持浴室干净整洁。
厨房的水槽四周也一样,不在水槽的周边放置厨房清洁剂和海绵之类的物品。
方法:这些物品可以放置在水槽下面的收纳箱里。而且会注意在海绵完全干燥后再放入收纳箱收纳。
潮湿的海绵容易滋生细菌和产生异味,使用过的海绵一定要把水绞干,干燥后再妥善收纳。抹布也是如此,一定要晾干再收纳。
洗涤过的厨房用品可以放在阳台上晾晒。阳光加速干燥还能消毒,厨房也能经常保持整理后的整洁状态。
调味品不要放在灶火旁。
料理台不是放置物品的场所,特别是炉灶周围经常有油花飞溅的危险,调味品瓶罐会不知不觉变得黏黏糊糊的。再者,在炉灶旁边零乱地放置几个调味品的瓶罐,打扫时也很麻烦,以致整个厨房总是处于油腻腻的状态。
4.衣服一买回来就马上拆掉包装和吊牌
首先,不要过度消费,囤积大量物品。其次,买来物品后要立刻拆封收纳。
拆封后折叠收纳,体积就会减至原来的四分之一。而且一旦拆封,由于取用方便,就能更积极地使用。把物品从包装中取出之后,才算是真正“买到了!”
5.别小看包装贴纸所制造的“过剩信息”
在清楚掌握了物品的数量和收纳的方法后,工作目标就由一般的整理房间转变为力求获得更舒适的生活空间。
包装纸上的“过剩信息”,给房间增添了些许的嘈杂感。
如果家里已经整理得很整洁,但总还是感觉嘈杂的话,可能是无用的信息泛滥所造成的,试试拆除商品的包装。然后还要拆去那些除臭剂、洗涤剂之类不太美观的外包装的塑料薄膜。
人眼看不到的地方也是家的一部分。应该尽量减少那些没有心动感的多余文字,让家里保持宁静又沉稳的气氛。

总结:
在进行完整的整理工作之后,只要日常稍加注意,就可以长时间的保持房间的整洁。手提包要每日清空,用完的物品及时归位,厨房卫生间保持干燥,让用品远离潮湿和油腻的地方,及时拆掉物品的包装。这样就可以拥有一个安心舒适的房间了。

—— 其 他 阅 读 ——
用定投实现财务自由 | 永葆童心的长大 |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
| 处理人际关系的20条建议 | 你应该怎样过好这一生 | 
| 笔记|《掌控:开启不疲惫不焦虑的人生》 | |笔记|《拆掉思维里的墙》 |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