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蒸九焙》中,找到了《围城》的解读.

发布于 2021-10-10 20:13

初读《围城》,当时读完合上书的时候,对“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内的人想出来。”这句话很认可。看长辈的婚姻生活,总觉得女性在家庭角色中,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对于婚姻一直都觉得只有真正相爱为彼此着想的两个人才会在婚姻里相互长久的走下去。可是生活又真的没法去定义到底是婚姻大于爱情,还是爱情大于婚姻,又或者是有的人恰好拥有爱情和婚姻生活。很大程度上,我们都是在找合适的人去结婚。前段时间听到一首歌《阿花》,讲述的是她遇见了一个合适的人,那个人也觉得她合适,于是他们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刚开始听这首歌总觉得伤感,最终他们没有和相爱的人走到一起。隔一段时间再听,又觉得生活不可能十全十美。又怎能求全美满的婚姻呢。婚姻是俩人都觉得比一个人生活更合适而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像这首歌下面的评论一样,有人觉得生活是合适的人在一起共同经营婚姻,有人觉得生活是要和彼此相爱的人在一起共同经营婚姻......看吧,人人生而不同,又何求观念想法一样呢?各人有各人的想法,选择的方向当然有所不同。而一个人他的思想和观念也是在不断地变化,这又需要对另一半的忠诚。《围城》里,写尽了:“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总有恃无恐。”只可惜当时没读懂人性是贪婪的。在《九蒸九焙》里,得到了这样的解读,钱钟书也作出了肯定。原来皆是世人对现状的不满足。知足的人或许更懂得珍惜已经拥有的人和事物。而大部人都是在泥潭中挣扎着。读一本书,有时候不懂里面深刻的含义。而在之后的日子里,某个时刻被参透,好像是一种惊奇的美妙。读书好像是没用,但又能通过一本书读到一位作者大半生的经历浓缩而成的智慧,关键也能在经常迷茫,偶尔感悟的时候给予一些心灵的安慰和时间上的消磨。请善待阅读给予自己的时光和一些感慨。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