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眠药是失眠患者的最终归宿吗?
发布于 2021-10-10 20:07
“
有的人能睡,
没时间睡;
有的人有时间,
却睡不着;
不可否认的是,
中文汉字构造很有意思。
“休息”这个词很常用,
但仔细来看看这个词,
很有意思。
首先来看,“休”,
左边是人,右边是木,
人倚于木,
然这只达到了一半,
还有“息”,
上面是自,下面是心,
心安于己,
心(意识)放在自己心上,
“休”和“息”两者相合,
而为“休息”。
睡眠,是平常最普通的一件事了。
来一起了解一下睡眠是什么,对人体有什么意义。
睡眠不得不说是每个人的必需品,是人体的生理需要。
睡眠有什么作用呢?
1、保存能量
白天经历了工作、学习、生活,消耗了能量,当累了首先想到的是要睡觉,睡眠能帮助人体恢复能量,当人体处于睡眠时,人体的生命活动降到最低,此时的耗能最少,基础代谢维持在最低水平,耗能减少,合成代谢增强,有助于能量的贮存。
2、促进代谢产物排出
白天代谢产物不断积聚,睡眠时大脑可高效的清除代谢产物,从而恢复脑活力。
3、增强免疫功能
大家会注意到一点,当我们出现不舒服的时候,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多注意休息!除了上面说到的保存能量,还有重要一点,正常的睡眠是人体免疫系统功能正常的重要保障,在许多人发生感染的时候常会有思睡的症状,这时候充足的睡眠有助于从感染中康复,所以切勿忽视睡眠的重要性,在临床也不乏遇到因熬夜而引起诸多症状的患者。
4、促进生长发育功能
我们都知道,青少年需要充足的睡眠,也有相关政府发文说要保证青少年的睡眠。人体生长激素分泌的主要时期是在慢波睡眠期,所以睡眠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很重要。
5、增强学习记忆
想要记住更多的知识,并不是说你学习的越久越好,记忆的巩固依赖学习后的睡眠,研究发现,如果努力学习一段时间后,立即进入睡眠状态,对于所学的内容和记忆有加强作用。
当然睡眠还有一些其他的作用。
然而,一旦失眠,是非常难受的。
多数失眠的人,都服用或者听闻过安眠药(镇静催眠药),那么安眠药真的是失眠患者的归宿吗?
安眠药可谓是应用于失眠最普遍的药物了,安眠药的主要机理是抑制中枢神经。
虽然安眠药在一定情况下能改善失眠的状况,然会引起诸多问题:
一旦开始服用安眠药,就有可能产生依赖,而一旦身体依赖安眠药来睡眠,那么停药可能导致失眠更加严重,造成反弹性失眠;服用安眠药会影响次日的状态,安眠药起作用的时间大约几个小时,但是其残留物在人体作用的时间要比前者要多很多,如艾司唑仑,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安眠药,但它的半衰期偏长,次日的宿醉率较高,可能引起食欲减退和腹胀感;安眠药的副作用,相信都有所耳闻,如乏力等,但从临床来看,由于服用安眠药带来的心理焦虑更加突出,明知服用安眠药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然又不得不服用那种思虑又会加重病情。
在《关灯就睡觉》原文中这样描述的:“安眠药带来的副作用远大于其平平的的疗效,且时间一长就逐渐失效。此外,服用安眠药会使人们更加相信失眠需要借助外力,使服用者对安眠药产生身心上的依赖,从而逐渐感到无助、失控、缺乏自信。最为重要的是,安眠药不能治愈失眠,因为它们无法消除失眠的根源。”
失眠的产生,尤其是慢性失眠,大都开始于一个小的诱因,如更换环境,如一次的情绪影响,然之后却主要是上床睡觉时带着的“疑虑”所导致的。在《写给失眠者的心理学》中:“失眠与否,关键在于是否有“睡得着”的自信。失眠的人,没有“睡得着”的自信,所以才会烦恼。”
睡眠是一个自然规律,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事,在正常准备入睡的时候,我们不会去想我们有没有睡着,就如我们要去隔壁房间拿东西的时候,我们走路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事,就不会想我们是怎样走的,这是一个道理。在清·曹庭栋《老老恒言》有句原文:“心欲求寐,则寐愈难。”就是这个道理。
心理生理性失眠是指由躯体化紧张和习得性阻睡联想导致的以失眠和觉醒状态下的功能受损为主诉的一种精神障碍。
以上提到两个导致原因,一个是躯体化紧张,一个是习得性阻睡联想。
先来看躯体化紧张,这个紧张不仅是患者主观感受,也包括客观的躯体紧张,常见的表现是肌肉紧张度的增加,正常睡眠时,人体的肌肉是处于放松状态的,当人体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自然不能很好入睡。
另一个是习得性阻睡联想,在这个方面,在慢性失眠中更为常见,相信最有感受的就是在睡前对于能否入睡和睡眠质量的担心,甚至可以说“恐睡”,就表现出“心欲求寐,则寐愈难”。
所以在失眠的治疗上,消除这两方面的因素是非常关键的,躯体化紧张就得学会放松,习得性阻睡联想就得消除这个联想。
恰巧的是,练习中医气功的基本的要求是放松与安静,正好针对上面两个原因,意识与自己结合,也就是类似于前面谈到的“休息”。
在清·曹庭栋《老老恒言》这本书中还介绍了方法“惟忘乎寐,则心之或操或纵,皆通睡乡之路。”具体原文如下:
“愚谓寐有操纵二法,操者:如贯想头顶,默数鼻息,返观丹田之类。使心有所着,乃不纷驰,庶可获寐;纵者:任其心游思于杳渺无朕之区,亦可渐入朦胧之境。最忌者,心欲求寐,则寐愈难。盖醒与寐交界关头,断非意想所及,惟忘乎寐,则心之或操或纵,皆通睡乡之路。”
文章提到两个方法,第一个方法所说的,“贯想头顶”、“默数鼻息”、“返观丹田”,这都是通过“想自己”,使自己的意识回到自己身上,呼吸是人体的自主运动,所以默数呼吸,是相对更容易守住的;第二个方法是则是想浩瀚的宇宙虚空。其实以上两种方法都蕴含这中医气功的机理。但是,最要忌讳“求寐”,需“忘乎寐”!
看了一些有关睡眠的书籍,意外的发现,这些书的一个最大的共性,失眠治疗的指向和方向都是非药物疗法。
很幸运,在老师和同门们的协助下,我们举办了三期的“睡眠健康管理课程”,通过中医气功导引的方式来帮助大家改善睡眠,也取得了相对满意的效应。
课程部分反馈
这里简要的介绍几个方法来应用于失眠:
1、睡眠导引放松法
这是运用了以上所谈及的机理并参考了《黄帝内经》对睡眠论述而录制,运用于入睡前的小功法。
备注:取舒适卧姿,听着音频入睡,紧跟着音频的导引词,安静想自己即可。
2、揉腹
此为健脾胃、补中气之法,但也可巧妙用于失眠。
备注:平卧,两手重叠敷于肚脐,顺时针揉动,意注腹中。
3、XQS安眠导引法
本功法通过意识与形体动作结合,使心神安定,达到静心安眠的功效,用于平常练习。
最后再次强调!
“最忌者,心欲求寐,则寐愈难。
盖醒与寐交界关头,断非意想所及,惟忘乎寐,则心之或操或纵,皆通睡乡之路。”
祝睡个好觉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