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险这么贵,到底是谁发明的?

发布于 2021-10-10 21:19


                                                                                  和小桃去游河的第  14  期分享

正文共 1510  字

预计阅读时间  4  分钟

重疾险是怎么来的?是保险公司发明的么?
不,重疾险是医生发明的。
发明者伯纳德是一位伟大的心脏外科医生,世界首例心脏移植的手术参与者。

为了康复

一位医生为什么要发明保险?还要从医生的从医经历说起。

一位女性患者当年34岁,得了肺癌,她有自己的事业,离过婚,带着两个孩子。

伯纳德医生为她做了手术切除癌细胞肿块。手术成功,不久,她就出院了。医生嘱咐她为了更好的恢复,一定要好好休息。

但是两年后,她再次来到诊所时,形容枯槁。
医生疑惑为什么是这种状态。
她回答:“医生,我刚下班。”
原来手术后她还在工作,为了给孩子留下积蓄,为了赚足汽油费、房租还有教育基金。
仅仅两个月后,她去世了。
虽然她生前购买了人寿保险,这份保险能帮她照顾孩子们,但是孩子们永远的失去了妈妈。
她本应该在生病的时候多休息,但是迫于生活压力她只能出去赚钱。
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患者确诊之后得到了很好的治疗,活了下来,可他们在“财务”上却死了。
今后的生活怎么办?
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医生,医生可以治病救人,却无法解决病患因缺钱而放弃治疗和无法好好休养的难题。
因此,伯纳德博士当时就设计了一种保险产品,当病人确诊为重大疾病时,能获得一笔保险金作为治疗和术后休养的费用,而不是到身故以后才获得赔偿,那样对于病人治病无济于事。
在伯纳德博士的倡导下,1983年,全世界第一张重大疾病保险诞生了。
借用保险工具,储备渡过难关的资本。
伯纳德博士曾说,大家都需要保险,不光因为人人都会死,还因为我们都想好好地活着。

原来你是这样的重疾险

很多人会说,重疾险虽好,可是太贵。
如果不买,省下的钱全都存起来么?我们存钱攒钱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攒钱而攒钱么?还是为了解决问题?
我相信,总有一部分钱存下来是为了应对疾病的风险。
那我们把这一部分换一种思路配置,把它放到可以膨胀的保险金账户里,关键时刻能保费能变成保额,是不是可以事半功倍效率更高一些?
与其把钱都放在银行卡里,不如想办法规划我们的钱财,构建一个合理的生态系统——拿一部分款配置保险,风险来临时,用保险保护更多的存款,同时更是保护我们的家人。
如果我们没有生大病呢?我也不想自己的钱打水漂。
我们的钱会不会打水漂呢?它们都去哪儿了呢?
我们看一款储蓄型重疾险,5岁女宝宝的保障。
保费4319元,交费20年,总保费86380元,保额30万元。

如果不生重疾,我们的保费会消失么?
除了能在关键时刻变成保额保护我们,主人没得重疾的时候,我们的保费也没闲着。
它们演化成了现金价值,逐渐增长。现金价值就是我们保险账户里的金额,也是人寿保险的退保金数额。
现金价值怎么增长,会增长到什么金额,这些都已经明明白白写进了合同。
还是上面那份保障,在保险合同的第3页,我们能看到现金价值表。

20年交完保费后,在第40个保险年度里,现金价值已经追平保费,也就是说,如果这个时候退保,我们能够拿回全部保费。但是不建议这样做。让这份保障一直陪伴孩子。
伴随时间增长,现金价值会无限接近30万的保额。待到孩子年龄大了,80岁以后,仍然健康,如果不再需要这份保障,现金价值可以用来养老。
所以,我们的保费仍然在我们的账户里陪伴我们。只不过这个账户不再是银行账户,而是我们的保险金账户。
相较于死心塌地的单纯存钱,这样的规划是不是更能解决我们的担忧呢?

往期推荐



33岁,我开始想象自己老了以后…
齐惠保快问快答
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我感念到现在
人无完人,司无完司,只认准一家?可能会错过更好的……
账户共济快问快答
和小桃去游河
游河,心情一定不错吧
13篇原创内容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