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史辨”公众号发刊词 ——西史辨与古史辨
发布于 2021-10-10 22:38
——西史辨与古史辨
拨百年史学之迷乱,返人类文明之正途
“西史辨”之名缘起于“古史辨”,而明拨乱反正之义。它是近年来兴起于中国、并应和国际后殖民主义时代批判东方主义的学术思潮,针对西方历史进行辨伪的学术运动。
近百年前,“古史辨”作为一种史学流派在中国出现,打着以科学方法“整理国故”的旗号,质疑并否定中国上古史,宣称其为虚构的神话传说。例如,“古史辨”的代表人物胡适之,留美海归到北大讲学,开篇就将中国历史拦腰斩断,讲述中国哲学史从老子讲起,鼓吹“东周以上无史”论。
这种做法正是近代中国历史虚无主义的发端,而与当时西方中心论伪造“普世历史”乃遥相呼应,它导致随后否定中国文化的全盘西化思潮之泛滥。
“古史辨”核心人物顾颉刚对“层累古史观”作了如下概括:第一,“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第二,“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第三,勘探古史时即使“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
这种“层累古史观”并非顾氏原创,实际上它来自东洋,东洋又源自西洋。究其实,“古史辨”原来是西方中心论的一个变种!
“古史辨派”的成立以1926年顾颉刚《古史辨》第一集结集成书为标志。该学派提出:中国上古史是“层累造成的”神话传说,“大禹是条虫”等观点,否定了中国上古史的历史性。这种说法的始作俑者来自日本。1909 年日本学者白鸟库吉在东洋协会评议委员会上的讲演中,提出了轰动史界的“尧舜禹抹杀论”。他说:厘清中国哲学就要研讨中国古代传说,传说的思想背景为儒学,其中可置疑而当否定的是有关“尧舜禹”的传说。
进一步探究,“层累古史观”的鼻祖原来是英国人。19世纪20年代,英国剑桥大学引进德国古典学,康诺普•瑟尔沃尔为其间的代表人物。他当时对“层累古史观”进行了这样的表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故事的数量似乎在不断增加,让人们了解的细节也愈加详细。但年代愈是久远,我们能听到的这类故事就愈少,直到,如果我们查阅荷马史诗的话,完全找不到这类故事的踪迹。”[1]
瑟尔沃尔提出“层累古史观”,其目的本来是为虚构古希腊历史而服务的;谁知到了中国,这种理论却成了否定世界上唯一拥有完整历史的中华民族之工具!
“古史辨”的影响不仅限于学术,它对近代中国乃至当今社会之浸染都不容小觑。其要害在于:疑古只疑中国、不辨西方;只疑中国古代史、不辨西方古典学;将中国古代的真实历史归入神话,反过来将西方的虚构神话美化成历史。正如林鹏先生所指出的那样,20世纪疑古思潮在中国与西方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结果:“疑古派思潮……在西方产生了对希腊古典文化的崇拜,在东方则恰恰相反,对西方的崇拜带来了对东方的蔑视。”[2]。
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有识之士曾提出“走出疑古时代”的号召,迄今过去20多个年头了,思想文化界依然笼罩在疑古的迷思之中。我们认为对“古史辨”的反思仅局限于中国自身的视角远远不够,还必须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角度重新审视之;正因为“西方中心论”仍然顽固地盘踞于中国的学术界,才会有这么多“香蕉人”及公知群体,以及台独、港独、疆独、藏独的毒瘤。华夏拥有煌煌五千年文明史,却不得不提倡“文化自信”去四下寻找丢失的话语权,这与近百年来“古史辨”怀疑中国文化根基的思维定势,打着“科学”与“进步”的旗号,所行却是文化自虐、自残、自毁之实的情况,有着必然联系。
扶正更当祛邪。在“古史辨”滋蔓难图近百年之际,“西史辨”同仁当仁不让,反其道而行之,举起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文化旗帜,发起了考辨西方历史的运动。“古史辨”思潮“只疑中国,不疑西方”,而我们则反过来质疑西方伪史。“古史辨”是文化自戕,离经叛道;“西史辨”是扫除迷信,辨伪求真。
我们的“西史辨伪”学术研究发现:西方在接受中华文明的泽被而崛起的过程中,不仅虚构了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为了支撑其虚构的古典文明的历史,还虚构了古埃及等东方文明及捏造了“中华文明西来说”;进而杜撰了包括法国、德国在内的西方国家的历史起源,尤其是英、美历史的起源。凡此,都是服务于“西方中心论”,旨在僭越中华文明,并配合其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政策以主宰世界的图谋。
西方中心论是一个三重伪造的世界历史结构:
1.它的内核部分是希腊主义,由17-19世纪西方学者所伪造的“古希腊文明”为代表的西方古典学。
2.它的幔帐为“东方主义”概念,包括19世纪前后所虚构的古埃及、古巴比伦及古印度文明,乃至“东方专制主义”及“亚细亚生产方式”等概念。
3.它的表层是以进化论及种族主义为基础的“西方优越性”,包括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英国大宪章、五月花号公约与资本主义及“欧洲奇迹”(European Miracle)等一系列概念。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乃当今时代之主题,其核心要素是中国文化的复兴。然而,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最大的阻力正是无处不在的“西方中心论”及其话语霸权。这种隐形的西方中心论建立在西方伪史的基础之上,且已渗透到我们的思想、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的思想文化战线大有“西方伪史不破,中华文化不立”之势。有鉴于此,我们于2019年8月在北京召开了首届“西史辨伪与中华文化复兴学术研讨会”,并将初步成果结集为《欧洲文明史察疑》一书,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于2021年8月正式出版。
为了消除“古史辨”学派的恶劣影响,针对其主要作品——以顾颉刚的文章开篇的七卷本《古史辨》论文集,我们考虑至少出版《西史辨》七卷与之对冲,消解其流弊,以期收到在学术史上正本清源、廓清迷雾之效。《欧洲文明史察疑》一书,从历史学、语言学、考古学、地图学、比较文化学、政治经济学、文学史及方法论等方面,对西方中心论做了较为全面的剖析与批判,作为《西史辨》多卷本论文集的首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石破不惧天惊,辨伪只为求是
“西史辨”宗旨:
坚持无征不信的史学原则,拒绝迷信西方中心论,反对历史研究的双重标准;辨别西方历史的真伪,一切从证据出发,去伪存真,实事求是,既不美化、也不贬损;一如对待中国历史文化,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
辛丑年仲秋国庆节前日
《西史辨》编委会
黄河清、向前静、董并生、诸玄识
黄忠平、裴 峰、孟晓路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