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越减越肥吗?
发布于 2021-10-11 07:13
人们普遍认为,肥胖的流行,是由于吃的过多,动的太少。
在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看来,一个人会变胖还是变瘦,原理并不复杂。简单来讲,当一个人能量摄入大于能量消耗时,多余的能量便会形成脂肪。人的体内,每天都在进行着这样的运算。例如,一个鸡腿的能量大约300千卡,可能要快走40分钟才能消耗掉。
吃精加工的碳水化合物时, 机体就会增加胰岛素分泌,对脂肪细胞发送囤热量的信号,减少了为肌肉以及其他代谢活跃组织提供能量。而这种错误也让大脑“犯了迷糊”,认为机体还没有获得足够的能量,就刺激产生了饥饿感。另外机体为了节能,新陈代谢也可能会减慢。最终的结果就是:总是觉得饥饿,即使脂肪已经越囤越多。
有人认为,中国历史上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是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没有高碳水化合物带来的问题。但作者认为,当时人们体力活动多,食物供应受限,可能抵消饮食对体重增加的影响。最近,进入高糖饮食的中国人中,肥胖和代谢性疾病已经大幅增加。
大多数人都在通过“饥饿疗法”来减肥,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陈伟对此有一个形象的比喻:细胞就像花朵,所谓“饥饿疗法”是指把整个细胞里的水全部都抽出,花朵重量很快、很容易就下去了。等水分减完后,哪天回来再吸收,花又都张开,很快又会反弹回去。它其实是一个体液的变化,并不是真正的减肥。
但身体的反应则反对减肥,进而使代谢率下降,饥饿感升高,需要越来越严格的热量限制,做不到这一点的人可能会觉得自己缺乏自制力。
还有人利用低糖减肥法,低糖减肥法就是减少糖的摄入,少吃高糖食品,同时尽量避免某些特别的食物组合,你就可以苗条了,并且降低胆固醇。但是否健康,减肥有效果吗?通过低糖饮食,人可能会饥饿感更少,促进自发减重。低糖饮食意味着主食吃得少,碳水化物摄入远远不够满足人体需要,会导致体内重要物质的匮乏,葡萄糖减少就会导致大脑思维活动受影响。一个可行的策略是吃全谷物、水果、豆类和非淀粉蔬菜,以及坚果、种子、鳄梨、橄榄油等替代高糖负荷食物(如精制碳水化合物)。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