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 你我需要知道的事情(十一)传染病及突发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
发布于 2021-10-11 15:33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你我需要知道的事情(十一)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10-11/4_1633947593044.png)
答: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主要有:
①经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百日咳等。
②通过饮食饮水传播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等。
③经蚊虫、血液等传播的传染病。如:乙型肝炎、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丝虫病等。
④由接触传播的传染病。如:血吸虫病、沙眼、狂犬病、破伤风、淋病等。
答:我国规定的法定传染病有3类,共40种。
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7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感染H7N9禽流感。
丙类传染病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10-11/4_16339422893060002.jpg)
每个公民都有义务和责任及时报告传染病的疫情,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时,都应当通过传真、电话等方式尽快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医疗卫生机构报告。不得隐瞒、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疫情。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一条)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10-11/4_1633941829266.jpg)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10-11/4_16339440500700002.jpg)
一是控制传染源。
①一经发现传染病患者,立即送指定医院隔离治疗,对疑似甲类传染病或者按照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患者,应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②对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釆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③患者离开后应对其污染的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对密切接触者要采取预防措施。
二是切断传播途径。
①呼吸道传染病,应通风换气,紫外线消毒空气,不随地吐痰,做好个人防护,如戴口罩等。
②消化道传染病,要对患者的餐具等煮沸消毒,粪、尿、呕吐物等用漂白粉或来苏儿消毒。
③经皮肤传播的传染病,家中注意防蚊防鼠。还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避免和病人接触,不用别人的衣被、洗具等物品。
三是对易感染者加强保护。
①对儿童、老人、病人进行预防接种。
②加强饮食营养,提高抵抗力。
如果怀疑家中有人患了传染病,应做到:
①马上到附近的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并配合医务人员对病人以及密切接触者进行治疗,必要时隔离治疗。
②配合医务人员对家中被污染的环境、排泄物、生活物品等进行消毒。
③接受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调查。
④在没有治愈前,不能从事容易使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的疾病,还有重大的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是直接危害居民健康的大事,应急处理就是政府动员各方面力量,为了将事件危害缩小到最低、对居民健康伤害减到最少,而制定的应急方案和解决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 在发现这类事件时就会及时上报政府部门,并对事件伤者进行急救、转诊;还要开展相关知识、技能和法律法规的宣传,保护其他群众不再受危害,保障广大居民的身体健康。
来源:国家卫健委基层卫生司
2021年10月11日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