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案了,周杰伦的《娘子》到底好在哪
发布于 2021-10-11 15:26
前情提要
之前发过一篇文章《00后怎么看周杰伦的「范特西」?》,文章从一些00后听众对《范特西》的看法,顺便回顾了一下周杰伦早年的杰作,其中提到一首歌《娘子》。
《娘子》收录在周杰伦2000年发行的第一张专辑《Jay》中,作为周杰伦的首张专辑,《娘子》是其中最特别的一首。
有多特别?这是一首连周杰伦自己都不敢唱的歌。阿乐翻遍了周杰伦历年巡演曲目,没找到《娘子》。
周杰伦首张专辑
连周杰伦自己都不敢唱,可见歌曲难度有多大。而当年这首歌刚发表的时候,也引发过不少议论。
有人说听着新颖,有人说听着别扭,也有人说听着有些“吐字不清”。
新颖的理由是,《娘子》把连说带唱,用西方的流行音乐语言,讲述了一个中国的传统故事。
别扭的理由是,它跟当时的流行歌很不一样,既不像当时流行的R&B,也不像Hip-Hop,更不像一般的中文流行歌。
而且,周杰伦的语速很快,又不按照中文的平仄发音,于是让一些听众觉得,吐字不清。
那么多年来,一直有人尝试分析这首歌,证明周杰伦有多厉害,不过,一直也没有人能讲得特别明白。
终于,最近很火的一位“音乐UP主”出手了,他就是叨叨冯。
叨叨冯之前曾经先后解读过《双截棍》和《Mojito》,但更多是从打击乐的角度来解读,这次解读《娘子》,他全方位下手,彻底揭开了上文提到的三大“疑问”。
叨叨冯先解释了《娘子》为什么听着奇怪。
因为,前奏一开始,《娘子》就另辟蹊径……
这在流行歌里比较少见,流行歌一般用三和弦。
三和弦就是按三度排列的和弦,相邻两个音之间是三度的关系,do mi so是一个三和弦,do和mi之间是三度,mi和so之间是三度。
叨叨冯示范三和弦
爵士乐里常用七和弦,三和弦的基础上加了一个七音,七音跟根音和主音之间是大七度或者小七度的关系。
与三和弦相比,七和弦听起来不太和谐。
然而,《娘子》的前奏用到了九和弦,在七和弦的基础上,又加了九音。
于是——
除此之外,《娘子》对鼓的使用,也不太“和谐”。
有人觉得《娘子》的鼓点听起来有点乱,叨叨冯说,那是因为,《娘子》的鼓虽然用的是R&B常用的节奏型……
然而……
所以会让人听着有点别扭。
但是,这么用鼓其实跟歌曲的吉他和弦使用是对应的。
这就是这首歌曲设计比较巧妙的地方。
那么,《娘子》这首歌创新在哪?
叨叨冯提到了一点:旋律化的Rap
实际上这也是周杰伦的歌让人觉得“咬字不清”的重要原因,他不但模糊了中文的声调,也模糊了“说”和“唱”。
但是,叨叨冯认为,周杰伦有一点是不模糊的,那就是:
正因为“音头”清晰,所以歌曲的律动感很强,跟音乐很契合。
话说回来,叨叨冯的解读也只是他的个人意见,仅供参考,欢迎探讨。
(为避免误会,特此说明,以下文字跟叨叨冯老师无关)
有意思的是,近两年,Melodic Rap(旋律说唱)越来越流行。
所谓,Melodic Rap,就是模糊了旋律和Rap的说唱,现在听回《娘子》,这不就是Melodic Rap?
也难怪周杰伦说:“我为什么很少听别人的歌,因为我16年前写的歌,现在还流行!”
虽然他说的是《以父之名》,但《娘子》更能证明周杰伦创作思维的超前性。
1990年代中后期,节奏音乐开始在华语乐坛逐渐流行开来。
杜德伟、陈淑桦、李玟、小虫、陶喆、王力宏等先后带来了各自的R&B歌曲。
与此同时,说唱在华语歌曲里也出现得越来越多,并在21世纪前后涌现出了李小龙和热狗等中文说唱歌手。
然而,《娘子》里的周杰伦,既不同于当时的中文R&B,也不同于当时的中文说唱,周杰伦的节奏音乐完全自成一体。
他的创作思维感觉更偏古典。
古典音乐的创作方式就是“设计”,各种符号被音乐家填在五线谱上最合适的位置,“设计”出一幅精美的音乐蓝图。
所以,贝多芬哪怕失聪,也一样创作出了伟大的作品,因为,他心里清楚音符摆在哪最合适。
以肖邦为偶像的周杰伦,承袭了古典音乐的思维,他的创作也是精心构思出来的。
一个故事可以说明问题,当年周杰伦跟同学去参加选秀,他负责伴奏,吴宗宪偶然看到他的曲谱,立马把他收入旗下。
那必定是一张神奇的曲谱。
周杰伦没有国外生活的背景,所以他对于节奏音乐,更多是个人理解和学习,这或许让他不会太拘泥于节奏音乐的纯粹性,而可以专注于个人特色的本土化探索。
对此,李宗盛多年前曾经评论说:
“不管ABC唱的R&B多地道,其文化脉络使得本地听众听起来感觉还是隔了一层,可是现在周杰伦是千真万确地在你眼前变魔术给你看,而且他讲的语气、谈的话题和本地听众更接近。”
于是就有了《娘子》这样的歌曲,而这首歌无疑是“周杰伦时代”的起点。
香港音乐人陈辉阳说过一句话:“一种文化之所以流行,是因为你做了无人做过的事,于是其他人就会跟随你。”
这句话虽非为周杰伦所说,但周杰伦和他的《娘子》不正是最好的例子?
叨叨冯聊音乐:从《娘子》聊聊,为什么周杰伦是华语乐坛独一无二的存在?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