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热点作文素材:教育(名言、标题、事例、观点、作文题)

发布于 2021-10-11 15:47



主题名言




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2.教育之于心灵,犹雕刻之于大理石。(爱迪生)

3.多办一所学校,就可以少建一座监狱。(雨果)

4.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叶芝)

5.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李贽)

6.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朱舜水)

7.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

8.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陶行知)

9.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夸美纽斯)

10.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夏丏尊)
11.人之初生,不食则死;人之幼稚,不学则愚。食以养其生,充之使长;学以养其良,充之至于圣贤。(戴震)

12.皮鞭不只会降低孩子的尊严,也会毁损孩子的心灵,会在心灵中投入最阴郁、最卑鄙的阴影:畏缩、怯懦、仇视人类和虚伪。(苏霍姆林斯基)

13.正确的教育不是非要把一颗小草培养成参天大树,而是要把小草培养成一颗美好的小草,一颗健康的小草。(清华大学 刘瑜)



优质标题



帮助孩子,赢得幸福
莫让教育成“痛点”
为基础教育止“痛”
分数绝不是教育的唯一
探寻教育真谛,赢得幸福未来
健全人格,胜过分数
好的教育,只在育“人”
让孩子拥有幸福童年
好的基础教育,当如春风拂面
学校的格局,最好的风水》
以人为本,弦歌自有舞雩风
让教育闪耀人本的光辉
大写的教育,在人不在分
莫让教育成为名利场
教育万象,情怀最美




典型事例




1.苏霍姆林斯基的温情教育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担任校长时,学校有一个叫季娜的女孩,为了让病重的祖母高兴,违反校规采下了学校的花朵。苏霍姆林斯基了解情况后,非但没批评她,还动情地说:“季娜,你再采3朵花。一朵给你,为你有一颗善良的心;另外两朵送给你的父母,为他们教育出了一个善良的人。”

2.教育就像喂鸡一样

有一次,陶行知演讲前拿出一只大公鸡,按住它的头,强迫它吃米。可是大公鸡只叫不吃。随后,陶先生松开手,把鸡放在地上,自己后退几步,公鸡就开始吃起米来。这时陶先生开始演讲:“我认为,教育就像喂鸡一样。把知识硬灌给学生,是没有效果的。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肯定会有效果!”

3.帮助学生成长为有人性的人

一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当上校长,每当有新教师来到学校,他就会交给那位教师一封亲笔信,信中说:“亲爱的老师,我亲眼看到人类不应该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长为有人性的人。

4.顾明远:充满爱的教育家

教育家顾明远历任小学、中学和大学老师,从教逾一甲子,始终践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的教育理念,被称为“充满爱的教育家”。

5.教育部:新举措、新规定、新要求

“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不得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在教育部今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一系列新举措、新规定、新要求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释放出明确信号:这次“双减”文件落地,旨在从源头上改变中小学生负担过重,解决短视化、功利性等问题,营造理性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观点集锦




1.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雕刻一座少女雕像时,投入了全部精力、融入了所有爱恋。最终,爱神被他打动了,赋予雕像以生命。有了爱,就有了蓬勃的生机,就有了跃动的灵魂,“皮格马利翁效应”正是对教育真谛的生动诠释。教师虽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品,从事着“仁而爱人”的事业。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惟有倾注爱心,三尺讲台才会成为梦想起飞的平台。(来源:人民网 詹勇

2.扶贫先扶教育。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今年高考,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坪头乡彝族少年阿杜拉林通过国家专项计划,考进西南石油大学,成为乡里第一位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十三五”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始终聚焦困难群体、薄弱环节,瞄准农村、山区和贫困地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从加强控辍保学、大力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到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从5年来资助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9亿人次,到每年约4000万名农村学生享受营养餐补助,各级党委和政府致力于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上得起学”“上好学”,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来源:人民网 张凡)

3.教育公平托举民族未来 

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教育公平实现新跨越的难度可想而知。但为什么能知难而进、知重负重推进教育公平?这背后,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努力让全体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也是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源质量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不仅可以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托举更多普通家庭孩子的梦想,而且可以为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支撑和智力支持。(来源:人民网 张烁
4.不能在教育上动“歪心思”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算“大账”、算“长远账”。教育的投入,不是“花多少”的问题,更要看方法和理念、精力和能力倾注了多少;教育的产出,不是“挣多少”的问题,更要看健康的灵魂、合格的人才培养了多少。每个从事教育、服务教育、延伸教育的人都有必要认识到,教育不是只重利益、不顾效益的买卖,也不是只看眼前、不看未来的生意。学生不是牟利的工具,也不是可以随便薅的羊毛。在学生身上“打算盘”,在课堂之上“动脑筋”,都有悖于教育的初心、违反了教育的规律,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更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人民日报 沈逸林

5.坚决遏止校外违规培训

校外教育也是“教育”,“授课”不能变成“售课”。

顶格罚款!1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报,因谎称“与联合国合作”、虚构教师任教经历、虚标课程“划线价”误导消费不能变成“售课”。相关机构不能唯利是图,也不应成为贩卖社会焦虑的机器。每一家校外教育培训机构都应该懂得一个道理:在守住合规底线的基础上,加大教学研发投入,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才能赢得用户认可、创造社会价值。(人民日报)
6.学生不是牟利的工具,也不是可以随便薅的羊毛
教育的投入,不是“花多少”的问题,更要看方法和理念、精力和能力倾注了多少;教育的产出,不是“挣多少”的问题,更要看健康的灵魂、合格的人才培养了多少。每个从事教育、服务教育、延伸教育的人都有必要认识到,教育不是只重利益、不顾效益的买卖,也不是只看眼前、不看未来的生意。学生不是牟利的工具,也不是可以随便薅的羊毛。在学生身上“打算盘”,在课堂之上“动脑筋”,都有悖于教育的初心、违反了教育的规律,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更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


作文链接




【2016年全国I】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阅读《长得太偏,必须挖掉》的图画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往期 · 目录

一个真实的故事:艰难的抉择(此文无价)

【学法】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阅读思维导图汇编!

一封家书惊动教育部,7000万人看完都收藏了!真好!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