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解读 | “十四五”期间如何强化科技创新 助力增储增产增效

发布于 2021-10-11 18:19

专家访谈进入新发展阶段,发展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在机遇与挑战、困难与优势面前,吉林石油人以信心、勇气、担当作答,《吉林油田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坚持党建工作是引领、科技创新是关键、精益管理是基础、深化改革是动力、绿色安全是前提、和谐稳定是保障,不断增强各项业务提质增效和加快扭亏脱困的能力。围绕着力强化“六项措施”,记者进行了专访。

凝聚科技创新力量 助力增储增产增效

科技与信息处副处长 李庆

一、科技创新存在哪些挑战与机遇?

科技创新主要面临五方面挑战:


一是油气田资源日益劣质化,科技创新面临巨大挑战;二是技术创新创效能力不足,不能适应油田当前需求;三是成果转化创效能力不足,成果质量不高,转化机制不完善;四是激励机制不精准,亟待释放创新动力活力;五是领军人才、后备人才不足,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科技创新主要面临机遇体现在五方面:


一是集团公司把科技创新作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战略,全面推进提质增效、三年改革等行动计划,新一轮油气技术革命蓄势待发,为公司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川南页岩气、新能源等新增业务为公司在资源接替,实现扭亏脱困方面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三是在页岩油、致密油气等重要勘探领域取得了多项新发现,为公司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四是积累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技术系列。五是具有一支优秀的肯钻研、肯吃苦、能打硬仗的科研人才队伍。

二、科技创新的发展思路是什么?



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根据公司“十四五”战略目标,围绕“页岩油、页岩气、新能源”三项核心业务,重点突破高效勘探、效益建产等关键技术;围绕常规油气开发重点突破效益开发、提高采收率为主的配套技术;大力开展储备技术、特色技术及智能化油田建设的研究与应用,注重引进、集成及成果转化,形成科技创效能力,支撑当前,引领未来,全面提升公司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扭亏脱困、打赢生存与发展翻身仗。

三、科技创新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以效益为中心,以技术创新带动全面发展,实现桶油成本45美元下扭亏为盈。


第一,科技贡献率达到50%,科技投入强度达到1%,科技创新保障产能建设降投资10%,降成本10%,投入产出比达到1:2。

第二,形成一批支撑公司低成本发展的特色技术。力争突破核心关键技术20项,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技术10项,储备前沿技术10项。

第三,建立完善成果转化管理及激励机制,规模应用主体技术每年15项以上,推广应用累计创效3亿元以上。

第四,专利结构更加优化,专利质量不断提升,到2025年,知识产权数量达到20项/年,发明专利占比达到80%以上;年均制订或参与集团公司及以上级别标准8项以上。

第五,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制修订8项科技相关管理规定。


四、科技创新有哪些重要举措?



首先要突破“三大工程”关键技术,支撑公司低成本持续发展。三大工程包括:松南500万吨油气效益稳产工程、川南50亿方高效上产工程、新能源建设与利用工程。

其次要强化“四大支撑”配套研究,探索油田高效发展模式。“四大支撑”配套研究包括:智能油田建设、技术共享与创效能力建设、科技创新制度建设、低成本可持续发展经营策略和模式建设。


在“十四五”期间,公司科研人员齐心协力,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水平将大幅提升,为吉林油田增储增产增效提供保障。 

总编 | 袁广延
终审 | 梁立志
复审 | 张新词
初审 | 高东旭
编辑 | 白晶
文字 | 王珊珊 李崇喜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