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主流媒体走进汾酒原粮基地”活动启动现场:汾酒捐款3000万支援山西救灾后 再做保障种植户最大利益承诺

发布于 2021-10-11 18:27


中国食品安全报网讯(记者 黄永建)10月9日,“走进汾酒第一车间——全国主流媒体原粮基地行”采风活动在山西汾阳杏花村启动。全国140家主流媒体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走进“汾酒第一车间”——山西沁县汾酒原粮基地,深入了解汾酒在践行粮食安全、原粮基地建设管理、生态循环产业链等方面的产品源头农业产业布局,直观感受“最干净”的汾酒源头。
汾酒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秋喜;山西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郭玉福;人民日报山西分社社长胡健;神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鞠振;汾酒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谭忠豹;神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李建国;山西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编辑任灵杰;汾酒纪委书记、监察专员高志武;汾酒副总经理常建伟;汾酒副总经理、工会主席李明强;汾酒党委专职副书记刘卫华;汾酒总经济师张春生;汾酒股份副总经理李俊;汾酒股份副总经理李成刚等出席活动。


活动举办期间,由于受连续强降雨影响,山西多地遭遇洪涝灾害。启动仪式上,汾酒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秋喜表示,汾酒已于10月8日向山西省红十字会捐赠3000万元,用于山西防汛救灾、灾后重建等工作。并承诺对于此次受灾的高粱基地种植户进行对接,汾酒将最大限度地助力抗灾救灾,切实将农户损失降到最低。


汾酒副总经理常建伟在致辞中说:“原粮基地建设,是汾酒深化白酒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循环经济建设的重要战略,与各合作方形成紧密供应链联盟,把健康绿色的原粮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以实际行动践行‘汾酒质量的一半在原料’的原粮观,实现从源头对清香汾酒品质的把控。”

汾酒副总经理常建伟

山西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编辑任灵杰表示,希望全国主流媒体以全方位、多角度的融媒体宣传产品,让更多的人认识山西汾酒、了解汾酒,向全国人民展现汾酒在践行粮食安全、原粮基地建设管理、生态玄幻产业链等方面的创新实践。
启动仪式现场,汾酒还邀请媒体代表成为 “汾酒原粮品质体验官”,对汾酒的原粮品质进行监督,并颁发荣誉证书。


活动期间,采风团走进汾酒酿造车间、汾酒博物馆、汾酒原粮基地,深入地了解汾酒的品质特性、文化底蕴以及汾酒集团在打造生态循环产业链等方面的生动实践。


早在2009年,汾酒就在行业内率先将粮食基地建设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10多年来,汾酒逐步在山西、吉林、内蒙古、甘肃、河北等地建立了种植面积约110余万亩的优质原粮基地。2020年绿色原粮认证达21万吨以上,2021年有望达到23万吨以上。


近年来,汾酒以“有机、绿色、生态、循环”为理念,以“构建酿酒生产全产业链”为目标,以白酒产业为龙头,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方向,按照前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和“从田间到餐桌”的发展思路,依托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技术,通过汾酒投资的沁县肉牛养殖场,把酿酒酒糟和沁县汾酒高粱种植基地结合起来,推动完善“高粱酿酒-酒糟养牛-牛粪肥料化还田-高粱种植”的生态循环产业链。


正如汾酒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秋喜在致辞中提到的,汾酒的绿色原粮基地是汾酒生产的第一车间,也是汾酒全产业链布局的开端,更是中国酒魂信仰落地生根的最前沿。一颗高粱谷粒从田间原生态进厂到一瓶汾酒产品入市,要历经36个大环节监控、183个质量控制点检测,满足2182个既定标准。汾酒从源头开始以高标准、严要求把控原粮品质,确保让消费者喝到“最干净、最卫生”的绿色汾酒。未来,汾酒将坚决履行好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坚持清香汾酒、文化汾酒、绿色汾酒的生态发展理念,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作出应有的贡献,争做低碳绿色发展的排头兵,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

汾酒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秋喜致辞



End
图文编辑:林映越
校对:沈赓前
责编:林映越  

为更多人的健康安全,请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