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读用户隐私,被王思聪怒怼,美团到底还隐藏着多少秘密?
发布于 2021-10-11 18:39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花朵财经原创
祸不单行!
近几日,美团一直深陷负面舆论之中,甚至可以说无法自拔。
这不,在刚遭反垄断处罚34.42亿元后,美团又被曝出了连续24小时对用户定位,美团到底还隐藏着多少鲜为人知的秘密?
细思极恐,最后连网红王思聪也看不下去了。其直言,这就是上万亿市值公司的安全系统吗?
来自王思聪的怒斥
如今在美团上,你的账户可能会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人更换。
10月10日,王思聪在微博@大众点评质问道,莫名其妙自己的号就能被别人改绑手机,你们大众点评除了会“恰烂钱”做虚假分数,还会点啥?
从王思聪晒出的截图信息可以发现,系统提示:由于你在2021年10月9日通过美团将大众点评账号“王思聪”绑定的手机号更新为:137****2797,因此你需要使用新手机号重新登录。
针对此事,王思聪表示出震惊的语气,直指国家数据安全法实施后,市值万亿的美团点评依旧我行我素。
随后王思聪的这条微博,引起了广泛的网络热议。
有网友表示,两个月前遇上了相同的情况,而且因为此事报过警。而美团客服给到的回答是需要手机号,身份证号,消费过的订单号就可以更改,完全不需要本人手机号的验证码,毫无安全性可言。
10月11日,数码博主轩宁轩Sir又爆料称,美团App有重大安全漏洞,只要获得手机号和生日,就可以换绑手机号,然后就能看到各种美团订餐订单、买药订单、开房订单、家庭住址等私密信息,而王思聪账号可能就是这样被盗的。
大众点评对此回应称,非常抱歉给王思聪带来了不愉快的用户体验,相关账号已在其反馈后的第一时间内予以保护性冻结。而相关问题的核查已有初步信息,公司将会在私信中与王思聪同步。
然而,这并不能解众愤。不少网友表示,也就是王思聪你们会理,普通用户你能有回应?欺软怕硬的玩意,美团吸血鬼,不敢承认哦?
变味的大众点评
时隔三秋,当刮目相看,要知道大众点评上一次引发全民讨论,还是因为一次世纪大合并。
2015年10月8日,美团创始人兼CEO王兴向全体员工发内部邮件,宣布美团与大众点评的血战从此结束,两家合并成立新公司“美团点评”。
自此之后,美团和大众点评使用了统一的账号体系,用户在大众点评对账号进行的换绑或者注销都将同步影响到对应的美团账号。
然而大众点评从被美团吞并直至今日,一直难挡“差评”悠悠之口。
现在也许会有很多人发现,不知不觉间,大众点评上的评价已不能再相信,上面很多好评如潮的高分网红餐厅,很可能也是刷出来的。
被“好评”欺骗消费,相信大部分消费者都会很不满,在气愤之下给了差评,但却又遭删评,手段百出,各显神通。而众多网友最直观的感受可能是,大众点评变味了,虚假好评越来越多,真实评价却越来越少了。
当好评可以刷,差评可以删,而真实的评价越来越少,这个曾经备受消费者信赖的第三方消费点评平台,也似乎丢掉了点评的初心。
一个重要的事实是,当有商家通过花钱买广告而获得效益,就会致使越来越多的商家不得不把精力和财力花在这上面,这样就很容易形成恶性竞争:商家被绑架,用户被欺骗,点评失去了意义。
也就在王思聪怒斥大众点评除了会“恰烂钱”做虚假分数的同时,不少网友也表现出了异口同声的语气。
有网友表示,大众点评是坑完商户坑顾客,明目张胆地收钱刷单,搞虚假宣传。
骄横的美团
然而,美团系所惹的众怒,还远不止于此。
10月10日,数码博主轩宁轩Sir还曾在社交平台上爆料了被美团App连续24小时定位,每5分钟一次。
事实一经曝光,不少网友直呼:早就该规范了,过度访问隐私信息。值得注意的是,美团大数据杀熟一直声名远播。
2020年12月17日,一篇名为《我被美团会员割了韭菜》的文章在网络上刷屏,其中直指在美团上的同一家店铺,用同一个配送地址,在同样的时间点单,会员比非会员的配送费更高。
实际上,美团近年来似乎也没少收割消费者。比如,外卖配送费和包装费已然越来越贵,点外卖比堂食可能要多花出不少冤枉钱。
再者在商家端,商家们同时备受着美团垄断之苦。
一位自称美团外卖商家的网友表示,干了两个月,挣了1w,美团能挣2w+,一单顾客付30,到自己手里却20都没有,扣的费用连明细也没有,每天起早贪黑给美团打工,从商家,骑手,顾客三方身上吸血,真是黑到家了。
而经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查,2018年以来,美团滥用了在中国境内网络餐饮外卖平台服务市场的支配地位。
10月8日,市场监管总局已依法对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美团停止违法行为,全额退还独家合作保证金12.89亿元,并处以其2020年中国境内销售额1147.48亿元3%的罚款,计34.42亿元。
在骑手端,美团疑似压榨骑手的问题也并不少。
此前市场曾传出,美团平台上近1000万的注册骑手,均不是美团的员工,而属于第三方外包关系,基本上都没社保不说,出了事也找不到美团的身上。此外,美团对骑手送餐超时罚款从不手软,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从今天来看,美团俨然已成为中国线上到线下“吃喝玩乐”行业的巨无霸,但历史常告诫我们“多行不义必自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要知道,天下竞争千千万,即便没了美团,我们还有饿了么;即便没了大众点评,我们还有口碑以及小红书。
那么,眼见美团窃读你的隐私,杀你的熟、收割你的金子;以及旗下大众点评好评可以刷,差评可以删,你又是否愿意继续一如既往地相信它呢?
更多往期回顾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