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铁帽子王”僧格林沁,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发布于 2021-10-11 22:13

先说说“铁帽子王”是怎么回事儿。“铁帽子王”的说法,仅见于清朝,但并不是清朝才有。清朝以前,叫免死铁券,由皇帝赏赐给大臣,可以免死,还可以世袭。
大家看《水浒传》,里面的“小旋风”柴进,是后周世宗柴荣的子孙,他嘴里经常念叨自己家里有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赏赐的“丹书铁券”。这“丹书铁券”就是免死铁券。到了清朝,拥有免死资格的,都是功劳比较大的王爷,人们就用“铁帽子王”来形容,形象又贴切。
“铁帽子王”里面的“铁”,跟现在人们常说的“铁饭碗”里的“铁”意思差不多,比喻那顶封王封爵的“王冠”犹如钢铁铸就,摔不烂打不碎,代代相传。当然,“铁帽子王”只是民间的说法,其书面专用语是“世袭罔替,配享太庙”。
在清初,有八位皇亲宗室凭借赫赫战功获得了“世袭罔替”,即爵位一辈传一辈,不降不除,世称“八大铁帽子王”。他们分别是:礼亲王代善、成亲王岳托、颖亲王萨哈廉、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郑亲王济尔哈朗、晋亲王硕塞。清代中后期又加入了硕怡亲王允祥、恭亲王奕訢、醇亲王奕譞、庆亲王奕劻。
这四人与“八大铁帽子王”合称“十二大铁帽子王”。虽然清朝统治者初封时信誓旦旦地称这十二家王爷的王爵“世袭罔替”,但也并不真是“世袭罔替”。历史上“铁帽子王”自身因罪被处理的例子比比皆是。
比如说,“铁帽子王”萨哈廉的儿子、郡王阿达礼曾在皇太极死后秘密向多尔衮劝进,结果被以“叛逆和扰乱国政罪”处死。另一个“铁帽子王”豪格在入关追击李自成、下江南灭南明的过程中劳苦功高,最后却被多尔衮诬陷下狱,不但“铁帽子王”被削除,还惨死于牢狱之中。
多尔衮狠辣整人,其死后也被人整,被顺治追论为“逆谋”大罪,削去“铁帽子王”,黜除宗室,籍没所有家产,还被挖坟掘墓,焚骨扬灰。鉴于清初所封的“八大铁帽子王”的种种惨烈下场,到了清朝中叶,乾隆皇帝进行了重新审定,着力于继绝昭屈,恢复了礼、睿、肃、郑,豫等全部“八大铁帽子王”王号,声称要使其后世子孙得以承继福荫。
但乾隆死后,“铁帽子王”被削之事还同样有发生。比如说,同治年间,世袭的郑亲王端华、世袭的怡亲王载垣就因罪被赐自尽,两个“世袭罔替”的亲王王爵被削。僧格林沁是清朝的“铁帽子王”,但不在上述“十二大铁帽子王”之内。
他是成吉思汗的第26代侄孙、道光皇帝的姐姐的养子,在打败太平天国北伐军中战功卓著,被誉为“有清三杰”,受封博多勒噶台亲王,获“世袭罔替”、“配享太庙”的破格待遇,称得上清朝极为特殊的一个“铁帽子王”。对清朝而言方,僧格林沁是“国之柱石”;但对太平军和捻军来说,却是一个屠夫、杀人狂。
在连镇战斗中,僧格林沁将太平军战俘全部“剖视肠腹”,还作祭文高声朗诵:“渠魁既歼,贼党悉擒。剖其心肝,慰尔忠魂。”除了剥皮、摘心、凌迟太平军战俘,僧格林沁连降兵也不肯投放过。
咸丰五年,四川人萧风山、安徽人钟有年带领水手91人出降。僧格林沁传令,萧风山凌迟,其余一律斩首。僧格林沁最狠毒的时刻就是处死捻军总头领张乐行那一回。他在义门大周营前先于张乐行之前对其子张喜、义子王宛儿施以活剐极刑。
剐毙了张喜、王宛儿,又下令刽子手用铁钩将张乐行的大肠从肛门勾出并拴在马桩上,寸寸切割,还担心张乐行的痛苦程度不够,每割一刀,都浇上盐水。而当张乐行因为剧痛昏倒,刽子手必要用冷水将之浇醒才继续施刑。
整整一天下来,张乐行被剐了一千多刀,最终只剩头颅完好。留下头颅的目的,一则是要张乐行能亲眼看到自己全身的肌肉被一片片剐下,再一则是要留下完好的头颅示众。张乐行所受惨刑,乃是千古罕有。
不过,僧格林沁曾在咸丰九年的大沽口保卫战中抗击英法联军,一举击沉英军炮艇4艘,击伤6艘,重伤英军司令何伯,创造出1840年外强入侵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打出了中国军队抵制外侮的勇气和决心。
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又是一个民族英雄。这个民族英雄最终在追击捻军的过程中被捻军的“画圆圈”战法所累,在曹州(今山东菏泽市)城西北20公里处的高楼寨中伏,死于捻军中一个名叫张皮绠的十六岁少年之手。
张乐行大仇得报,当时捻军流行唱:“张皮绠,真正强,麦稞地里杀僧王!”僧格林沁死后,同治帝为之号啕:“方期天鉴忠忱,克竟全功,长承恩眷,乃猝遇贼伏,力战阵亡。览其死事情形,不禁为之陨涕。”两宫太后亲临府上赐奠,“予谥曰忠,配飨太庙,绘图紫光阁。”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