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首发年,从一次全国首创的观念艺术展剖析城镇发展的文化基因
发布于 2021-10-11 22:07
文旅核心观点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
将一个时代命题
以观念艺术的姿态跃然于世
长期致力于推动文旅融合、策规融合、创投融合工作,深感文字、数字、设计工作的局限性。无论何种融合,归根结底都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形成“观念”并融汇合流的结果。文化,惟“耕读传家”最能简明扼要的阐释中华文化的精妙;艺术,具有传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意的巨大能量;旅游,正在去异域化而强共创性;科技,为艺术走向日常提供了全新多元的创作载体、媒介和手段。策展时代已经到来,特别感谢中华文化促进会文化城镇协作体平台支持,以及当代艺术家古原、策展人和美术批评家夏可君2位老师的鼎立相助,令我辈关于旅游策划理论体系和旅游投资服务体系建构方面的一些核心观点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将一个时代命题以观念艺术的姿态跃然于世。
在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时代乃至未来量子时代,以个体生命意义空间为形态的生活方式型旅游企业聚落及以世界主义者的世界为仪式感表意系统的城市文商旅综合体,将成为体验者在个体知觉、想象、期望和情感中产生主动凝视的两极“意向”和“共创”载体。也就是说,旅游者这个“角色”将正式进入“主客混体”生命状态。那么,作为旅游策划人和旅游投资服务者,我们应该在多元消费需求格局中率先完成自我革新,才有可能完成所谓“供给侧改革”。我们必须在文化研究和根脉梳理、艺术创作与自我表达、旅游产品研发与可行性研究、科技成果转化与系统集成应用4个象限游刃有余,我们必须基于地缘文化演变的动力机制创建时代文化精神地标,我们必须以旅游目的地营建方式“移情”塑造人居示范地,我们必须以超级创意全程塑造地域文化公共品牌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时代地脉孤本。
中华文明的特点是未完成、包容性和弹性,我们的实验也刚刚开始。诚意邀请新型城镇化建设领域的投资者、创研者、建设者、运营者、管理者、服务者与各界别文化专家、艺术家、设计师、生活方式型旅游企业投入这场无策划的展览、不设限的实验。
中国文旅营城典型案例观念艺术展策展人 古原
首个引领国内在地文化
与当代艺术融合的多元属性展览
重建中国式的现代文化转型之路
连接古今中西
建立一个可以共生与学习的文化模式
文化的复兴来自于对于自身伟大传统的重新激活,面对中国当前社会文化生活的转型需要,全方位的总体构想势必更为自觉,这包括几个方面:首先从地方文化已有的特点与文化历史的积淀出发,但需要加以艺术设计的提炼与提纯,这个提纯需要设计的想象力,需要当代艺术的参与;其次,提纯的方法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于把地方性的历史向着更为古老文明的根基还原,寻找其更为原初的符号与创生的理念,因为这些符号中隐藏着中国文明的种子与基因密码,有待于在当代被解码与重新编码,展示的过程就是一个相互触发与彼此共生的机会;另一方面则是与整个世界的现代文明对话,与当代艺术的抽象转化思维相通,呈现出具有普遍价值的思维方式,对地方性的元素再次加以凝缩的转化,使之具有国际化的风格与新颖的面貌。
中国城镇的文化建设,经过多重的转化之后,就可以在地方性与历史性,文明化与国际化之间发现新的凝聚核心,发现新的文明价值,这是尊重自然与人性,在人道与天道之间重建和谐。而最为重要的当然是以中国文化自身的文明开端作为根基,重新挖掘文明的未来潜能,并且与地方性的转型诉求相应,针对地方性的独特性,历史文化的复杂性,但以极为精炼的形式与极为感人的形态,回应地理风俗与人文关怀的需要,融入到当下生活世界的需要之中,使之具有活泼的生机,并且能够改造我们当下的生活品质,建立一种与自然同在,历史感怀,乃至于具有某种神圣庄严感的生命经验。
中国的文化城镇建设,就可以整合多方面的资源,以当代艺术的想象力与设计的现代感为主导,重建中国式的现代文化转型之路,连接古今中西,建立一个可以共生与学习的文化模式。
本次观念艺术展按照城市新区、城市更新区、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山水廊道、聚合空间5个界别,首批遴选18个文旅融合典型示范项目作为案例,同期筹备出版专著。
十四五首发年,城镇发展正在赋能新型城市群一体化的形成,乡村振兴和城市更新正在滋养新的城市骨架,在地文化的复苏与资源生态的和谐共存则糅合起底为新的细胞,快速生长。
围绕文化与旅游,第四届ICTE镇博会以安仁古镇为样本,总结“安仁模式”的成功精髓,同时优选众多国内典型案例,抓住后疫情时代的旅游业发展机遇,通过本届观念艺术展积极为我国城镇发展和文旅融合提供方向与范例。
金秋十月,安仁相约。
推荐阅读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