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之后,你休息好了吗?

发布于 2021-10-11 23:20

上方""
我吧!

长假结束,恢复工作,一起工作的伙伴却一个个都在喊累。可是国庆假期好长啊,足足七天,还不够你休息的吗?
 
一问方知道,大家的假期过得都蛮丰富的,有的一家人出去旅游,路上的堵车排队就累得受不了;有的洗衣打扫卫生做家务,这可是比上班都累;有的倒是刷剧睡觉每天过得昏昏沉沉,上班后作息重新调整一下子适应不过来。
 
本来都想趁长假好好休息的,但没有加班没有工作却把自己整得疲惫不堪,这个假真是休得不划算呀。
 

休息是个技术活儿,没有掌握好技术,何谈休息呢?
 
想要好好休息,首先得明白休息的概念是什么。好的休息能够积蓄和提振生活工作的精力与热情。
 
但很多人对“休息”这个词是有误解的。
 
误解1:休息就是躺平
 
你写了一天的材料,你开了一天的会议,你忙碌于一天的杂事,当一天结束,你最大的心愿就是上床睡觉。人们对疲劳的第一反应就是“去躺躺吧”。调查显示,三成人下班累了会选择回家睡觉,周末睡懒觉更是不少年轻人的最爱。
 
睡眠这种休息方式,对于睡眠不足或体力劳动者是非常适用的。通过睡觉,可以把失去的能量补充回来,把堆积的废物排除出去。如果不是太困,在沙发上来个“葛优瘫”,闭目养神,让全身肌肉和神经完全放松,也得以让疲劳得到缓解。
 
但如果你是脑力劳动者,补瞌睡对你来说并没有什么用。因为你的工作性质让你的大脑皮层极度兴奋,而身体却处于低兴奋状态,你需要的不是通过“静止”恢复体能,而是要找个事儿把神经放松下来。
 
另外,过度的补觉,不计晨昏地大睡对人体也是无益的。身体是有其生物钟的,一下子把作息搞颠倒不规律,再去重新调整需要调动更大的能量。中医也认为,久卧伤气,让人阴阳失调,无精打采。
 
误解2:休息就是窝在家不动
 
假期的意义不就是无所事事吗?于是有人选择放假足不出户,不旅游不扎堆不聚餐,乐得个清静休息。曾看到漫画,画的是国庆七日游:第一天客厅一日游、第二天卧室一日游、第三天厨房一日游、第四天书房一日游、第五天浴室一日游、第六天衣物间一日游、第七天阳台一日游。
 
这么游下去的确是爽啊,不用去外面挤车赶路看景点的人山人海。但天天闷在家里做什么呢,总不能一天到晚睡觉。《生命时报》调查发现,约有1/4的受访者休息的方式是在家看电视、上网。那我们知道,看电视长时间不换姿势,容易导致肌肉僵硬;视线过于专注,可能导致眼睛干涩;节目或游戏过于刺激,还会引起头晕、头痛。
 
而且,闷在家里,不呼吸新鲜空气,不运动少活动,对身体对心情并不好。
 
误解3:休息就是疯狂玩耍
 
很多年轻人平时工作很辛苦,有的甚至是996和白加黑,没有时间旅游没有时间和朋友玩耍。好容易盼来了长假,那就恶补一番吧。于是约上朋友去K歌,去看电影,去网吧打游戏打通宵,和亲朋好友聚餐,几个人出趟远门来个自驾游,来回正好七天......
 
这样疯狂地娱乐嗨翻了天,真是过了把瘾!但这种玩法也的确累人,唱歌需要扯开嗓子,看电影要动脑思考,后面几项更是既耗体力又动脑。这样的休息看似逍遥,却过度耗费精力,给身心造成负担,事后几天都补不过来。
 

那么,什么才算是真正的休息呢?北京师范大学认知与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教授李君认为:对睡眠不足或体力劳动者而言,睡眠可以补充能量,排出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但对于脑力劳动者,放松神经才是关键。
 
俄国生物心理学家谢切诺夫曾做过一个实验:他采取两种方式消除右手的疲劳,一是让两手同时停下来休息,二是右手停下来的同时让左手适当活动。随后,他通过握力测量了右手的疲劳度,发现第二种方法让右手的疲劳感消除得更快。这是因为大脑的神经元以不同方式组合成多个功能区,当某些区域活动时,另外一些区域才会休息。因此,换换活动内容才是积极的休息方式。
 
明白了这个原理,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去休息,具体的休息方式我就不介绍了,每个人的喜好不同,但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切活动要适度
 
娱乐可以有,聚餐、唱K、刷剧都可以,但不要过于疯狂,拼命玩,玩的是心跳玩的是后悔。把时间安排好,小小地尽兴,以不感到身体的疲惫为标准;睡懒觉也可以,但不要天天这么睡,把床板睡穿,会扰乱生物钟,重新调整,会形成负担。
 
这一切,都是一个度的问题,有首养生的诗说得好“饭吃半饱,青春永葆。酒饮半杯,健身醒脑;享受减半,永无烦恼。”自古人生最忌满,休息也是如此,什么都玩到极致睡到极致,那就绝不是休息,而是伤害。
 
改变活动内容就能休息
 
人的大脑皮质的一百多亿神经细胞,功能都不一样,它们以不同的方式排列组合成各不相同的联合功能区,这一区域活动,另一区域就休息。
 
所以,通过改换活动内容,就能使大脑的不同区域得到休息。比如你连续写了几个小时的文案材料,周末你最好去散散步爬爬山,哪怕去浇浇花打打拳,也比睡到太阳晒屁股强。另外,如果你无法选择由脑力劳动转入体力劳动时,你不妨在脑力劳动内部转换。
 
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就讲过他的心得:“我本不是一个生来适于研究学问的人,因为我用功的时间稍长一些就感到疲倦,甚至我不能一连半小时集中精力于一个问题上。但是,我连续研究几个不同的问题,即使是不间断,我也能够轻松愉快地一个一个地寻思下去,这一个问题可以消除另一个问题所带来的疲劳,用不着休息一下脑筋。于是,我就在我的治学中充分利用我所发现的这一特点,对一些问题交替进行研究。这样,即使我整天用功也不觉得疲倦了。”
 
所以,换换思考的问题也是一种休息的方式。我们知道,桥牌是一种竞技性很强的智力性游戏,想要把牌打好相当费脑子,但我们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却把打桥牌当成一种专门的休息方式。他曾说:“唯独打桥牌的时候,我才什么都不想,专注在牌上,头脑能充分地休息。”夫人卓琳积极支持邓小平打桥牌。她有过这样的评说:“小平同志只有打桥牌才能得到真正的休息,因为他看电影、看书时都不免想到工作。”
 
而日常做体力劳动或运动量大的人,休息的方式就宜静不宜动,不要再去疯狂地跑跳玩,而是睡个安稳觉,或在家里看看书,养精蓄锐,恢复体力。
 
情感连接是不错的休息
 
人是身心一体的,疲劳倦怠不仅是身体肌肉的感觉,有时也是心理的感受,我们常说,觉得“心累”就是操心太多,需要休息了。
 
心理上的疲累就得靠修心养性,假日里,伺弄花草,逗逗宠物,钓钓鱼,听听音乐,饮茶练字,身心会感到放松。这是让心灵和大自然连接和其他的物种生命连接,每一种连接都可以带来愉悦带来能量。
 
当然,和他人的连接更重要,与家人朋友聚一聚,叙叙话,感受美好的亲情和友情,不仅仅可以获得温暖和滋养,更是一种很好的休息。
 
休息这件事,老师和父母很少专门教孩子,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失误。知识技能需要学习,休息也是需要后天认真学的。怎么去判定你所进行的休息是真正的休息呢?一个标准,就是你做完这件事情之后你的身体和精神是否真的达到饱满轻松的状态了。
 
花些时间搞懂如何休息,花些时间去真正得到休息,从而消除疲劳,获得重新起航的精力和动力,天下还能有其它比这更对你有利的事吗?
掌握了休息的诀窍,不独是长假,就是平日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见缝插针地科学休息,怡养身心。

END


往期精彩回顾
环境会对一个人产生影响吗?
这是一个全民销售的时代
几百块钱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要求任何人





林 溪 说
家庭风险管理师
私人财富管理师
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