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和公考中强调的“政策理论水平”到底是什么?

发布于 2021-10-11 23:23


文/体制老司机
一位童鞋给我发了今年某个省高层次选调生的一道考题:
如何理解“再高深的理论也要扎根于现实”的含义?
我忍不住对出题人拍案叫绝,这个题目,实在是太有意义了。
但这个题目,其实很多机关的人,也未必答得好,或许说能够理解透彻。
今天局里开会,传达精神,说要加强年轻干部学习新时代精神的工作。文件里说的,全是假大空,比如原原本本学,创新方法学,要把精神摆在案头,记在心头,加强督促检查,制定学习计划等等。
全是正确的废话,就像某些人写的申论大作文一样,乍一看似乎像歌词,朗朗上口,不错,但实际上什么都没说。
机关平时学什么文件,精神,就是开大会传达,然后让大家写学习体会,铺天盖地的宣传语。
但真正理解,明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这些高深理论、概念含义的,一百个中,恐怕还没有一个。
但很奇怪,虽然大家都不懂,但基本上都能写几万字的学习体会,用这些理论和概念也都非常“顺手”和“到位”。
这就像很多童鞋写申论一样,对于某些大政方针的理论和概念,每个字都看得懂,但连在一起,就什么也不懂,或者一知半解。但学了套路,背了金句的童鞋,依然可以瞎掰一千多字的玩意出来。
堪称奇迹。
传达完学习的任务后,让大家讨论如何学习,挨个发言。轮到我时,我说,学习新时代精神,建议大家到基层,到老百姓中间,到工厂企业,到村里和居委会去,去体会和感受:
为什么要提“不忘初心”?什么是“获得感”?“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出的背景和现状是什么?“供给侧改革”具体对应的是什么具体实际?以及这些理论,如何帮助解决具体问题的。
因为再高深的理论,都是从实践和现实中总结而来的。
譬如说,很多男人都会有这样一个认知:女人从不讲道理。这个“真理”,是无数个男人经过了艰苦的实践而总结出来的。如果你没有体会过,没有在电视上看到过,你根本无法理解这句话里,饱含的无奈、痛苦和凄凉。
所以,我们要理解一个理论,必须要对了解,这个理论、概念的提出,到底是针对什么样的具体实际?也就是为什么要提出这些理论。
这个理论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也就是它的合理性在哪里?逻辑是如何说通的?
这个理论是如何解决对应的具体问题的?
比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说法,你只有去到贵州,感受到绿水青山好环境给旅游业带来活力,提升了当地的经济,也提升了城市对人才和资金的吸引力。
你看过了关于一些传统的工业城市,环境破坏之后,只要矿产挖空,没有人,没有资金会留在一个空气、土壤、水里全是毒的地方,这个地方很快连人都没有了,更不要提经济了。
你去过了大理、黄山这些旅游城市,去过杭州这些风景和环境很好的地方,看见现在很多原来的工业城市搬迁厂区,兴建建公园,弄人工湖,想通过这些提升城市的宜居环境,就能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到底是怎么帮助解决问题的了。
在申论和面试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申论大作文给的话题,有时候非常高深,看不懂,看不明白。
比如国考申论大作文题“以水为师”,“艺术、科学和古文化构成了想象力的源泉”,“好的政策不仅仅是对公民意愿的满足,更是对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养”等等,都是高深的理论和道理。
这些理论到底是什么?基于什么样的社会问题,社会背景提出来的?这些理论的逻辑性,合理性在哪里?这些理论是怎么帮助解决具体问题的?
要解决以上问题,就要去感受材料,去思考材料和这些理论、道理的关联。
所以,题目一般要求我们参考给定资料。
只有你对具体实际和现实感受越深,你对以上问题的解答才越透彻,越能下笔如有神,提出有深度的观点和见解。
充分运用具体实际,去具体地理解国家出台的政策以及治国理论,具体指什么?从哪里来?内在逻辑为何?如何运用这些政策及理论?就是政策理论水平。
广告:
更多申论作文和面试思维方法,老司机讲过一个思维课。
关于申论大作文怎么写?框架逻辑如何构造?文字风格应该用什么风格?可以参考老司机的《公务员面试经典真题解析200题》
书的内容虽然是讲面试的,但其实面试就是嘴巴上的面试,都是提出观点,然后向阅卷人或考官论证自己的观点。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