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用“清单式童年”毁掉孩子的人生吗?

发布于 2021-10-12 08:06

父母都希望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可事无巨细的干预往往会事与愿违。本文内容来自斯坦福大学前新生教导主任朱莉的演讲,她想告诉望子成龙的父母们,清单式的童年并不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

朱莉(Julie Lythcott-Haims),斯坦福大学前新生教导主任

01

清单式人生

如今有些教育方式把孩子们搞得一团糟,

而且这些方式正越来越大行其道。

这些父母觉得,

孩子的成功有赖于他们的保护,

事无巨细地把孩子导向自己满意的大学和职业。

他们倾向于让孩子拥有一个清单式的童年,

这个清单大致如下:

保证孩子安全健康吃饱喝足,然后保证他们去正确的学校,正确的班级,取得满意的分数。

只有分数可不够,各种奖项,运动项目,校外活动,领导机会也必不可少。

要求孩子别仅仅加入个俱乐部,你得自己组建一个,因为大学申请看重这个。

别忘了社区服务也得要打勾,申请大学时你得体现出对社区和其他人的关心。

家长则成为了孩子的服务生、私人助理和秘书。

02

清单式人生对孩子的影响

生活在清单式童年中是什么感觉?

首先,没时间自由地玩儿。

每一份作业,每一次测验,每一个活动,

对预定好的将来都有决定性意义。

于是可以取消孩子做家务的义务,

只要完成清单项目,

睡眠不足也不是什么大事儿。

在清单式的童年里,

父母通常会说:我只想让孩子快乐!

可是当孩子们从学校回来,

首先询问的是他们的作业和成绩。

而我们脸上表达出的肯定和爱,

却来自于许许多多的“A”,

于是孩子都被压得喘不过气。

他们变得脆弱、过劳,甚至老气横秋。

父母们确定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因为如果不能够进入那么几个大学,

或者那几种职业,

孩子就没有未来可言。

03

清单式人生的害处

如果你真的有勇气仔细看看这样做的后果,

你会发现不仅仅是孩子们把自己的价值简单等同于成绩,

而且通过过分的帮助、保护和手把手的指挥,

我们剥夺了孩子发展自我效能的机会。

(注:自我效能指的是一个人对于通过自己的行动达成目的的信心,是一个包含了自信自律自强的概念。)

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心理天赋,

自我效能的重要性远高于从父母的表扬中所建立的自尊。

自我效能建立在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能够导致某种结果,

注意是自己,而不是父母的行为。

如果孩子要建立自我效能,

那他们要有更多的思考、计划、决策、实践、期望、妥协、尝试、犯错、想象,

还有必须体验自己的人生。

当我们仅仅把成绩和奖项当作童年的目标,

那我们对成功的定义就太狭隘了。

即使通过过度的干预帮助,

让孩子达成一些短期成果,

例如帮他们完成作业拿到好成绩,

或者让他们的简历更长点,

可长远的代价却是孩子们的自我意识。

我们应该少把注意力放在那少数几个他们能够申请或者有希望进入的大学,

这些是让他们在任何地方都能取得成功的东西。

04

成功与幸福

你也许会说别扯这些,

大学申请靠的是分数、成绩单、奖项。

而我要说,不全是。

那些最大牌的学校要求的确如此,

不过好消息是:和那些让人无所适从的大学排名榜试图灌输给我们的理念不同,

一个人幸福和成功并不需要来自于这几个大牌学校。

如果我们愿意多看看几所学校,

愿意暂时把我们的自负放在一边,

我们就可以接受并且拥抱这个事实。

然后意识到,就算没进入那几个名牌学校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更重要的是,如果他们的童年不是在完成一份专制的清单,

那么当他们进入大学时,

他们是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出选择,

他们已经做好准备,

要靠着自己的能力去闪闪发光。

我有两个孩子Sawyer和Avery。

曾有段时间,我像对盆景树一样精心剪裁,

把他们塑造得完美无缺。

但是通过和上千位其他人的孩子一起共事,

我意识到Sawyer和Avery不是盆景,

没有一个孩子是。

他们是不知名的野花,

而我的任务是为他们提供养分,

让他们经历锤炼,爱他们,

并使他们能去爱别人和收获爱,

让他们能按照自己的轨迹收获学业和事业。

我的任务不是让他们变成我想象中的Sawyer和Avery,

我的任务是支持他们成为熠熠发光的自己,

每一位家长的任务也是!

来源 | 小灯塔的三十六计

编辑 | 山宁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