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总是被拒正常吗?一篇普通论文被拒稿的概率竟然高达70%!
发布于 2021-10-12 14:21
作为一个科研人,大家都想拥有一篇属于自己的论文,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兴高采烈地去投稿以及怅然若失地被拒稿,为什么发篇文章就那么难呢?为什么我的文章老是被拒稿?是不是发不出去了呢?
文章被拒稿,再正常不过
通常情况下,一篇普通的文章大概会有70%以上的几率被拒,曾经看过一个小调查:平均一篇文章会被拒4-5次。
你的文章被拒过几次?你准备放手还是继续投?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目前,我听说过的投稿被拒次数最多的是12次!
据说那位医生是第一次投SCI,整整投了快2年时间,从4-5分一直投到了1分,一直被拒,可想而知那位的心情......
不过后来结果还是好的,他在第13次的时候拿到了接收函(2分多).....
投稿被拒,习惯了就好?
其实,文章被拒真的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找杂志接受你的文章,就跟找对象是一样一样的,你们是不是合适啊?你是不是期望值太高了?你感觉自己亏了等等等等......
很多时候,挑挑选选到最后,只能随便找一个差不多的就行了,而这,往往就是现实。
古话说,事不过三
大部分人心里接受不了被拒3次或者3次以上,但其实,真的被实打实拒3次的情况在我看来也不是特别的多,如果你真的特别拧巴,非要在一棵树上吊死那当我没说,很多时候这就是一个不断调整、你来我往、互相博弈的过程,就看你能否去积极应对。
以下是搜集的大家的拒稿经历:
1.从暑假开始,一直投到现在,总共被拒八次,改了n次,现在依然在纠结了,有点不想投了;
2.已经拒了四次了,有三次都是编辑觉得不适合杂志,现在又转投上次拒稿的编辑推荐的杂志了,希望这次好运;
3.被拒两次,一次杂志不合适,一次评审拒搞;
4.拒稿十之八九,何必如此消极。选对杂志才是硬道理。可以选一些交叉专业的杂志,可能比那些专业杂志更好投;
5.我有一篇文章被拒了四次,终于第五个杂志接收了。我觉得如果有新意,还是要继续改改投别的杂志;
6.事实上,被拒12次是很可怕,但是更可怕的是被拒12次之后还不中,一件事情在圆满结束之后,经常会让人忽略掉过程的艰辛,这是不是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呢“?
一起来看看,最常见的拒稿原因:
文章被拒多次,除了本身格式、翻译、配图等表面上的质量问题,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内核:
主题原因(Subject):
1)内容不适合期刊(Not suitable for journal)
2)不适时(Not timely)
论文内容(Coverage):
1)意义不大(Questionable significance)
2)不可信(Questionable validity)
3)深度不够(Too shallow)
4)过于详尽(Too exhaustive)
被拒3次以上,请好好反思一下
被拒3次以上,除了不适合期刊之外,很有可能是本身存在严重缺陷,这种缺陷应该是数据或实验设计有严重问题,不是一时半会能修改好的,这个时候,你不妨先放一放,不要急着再去证明自己,最好是等找到更广泛的数据支持或有了更明晰的结论后,再将经过修改的“新”文章寄给同一SCI期刊,编辑通常会考虑重新受理。
如果被拒论文不是由于文稿中的错误,而是重要性或创新性不够,你最好是仔细考虑审稿人意见,并认真修改文,然后可以寄给影响因子较低的其他SCI期刊。
总之,这个时候,你不应该盲投,也不应该犟着不去好好修改,认真反思,好好沉淀,积极应对才是上佳之策。
最后,与其浪费时间在“投稿——被拒——转投——再被拒”的循环上,不如实实在在打磨好,多看、多想、多去了解,然后直接一投就中,这样反而节省不少时间。
彩蛋福利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10-12/4_16340199461078007.png)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10-12/4_16340209077518008.png)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小狗医学选刊,如需转载,请后台联系。
拿下2项国自然的协和副高:“想成功中标,至少发表5篇SCI!”
130个!中华医学会公示2021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初审通过项目名单!
一篇论文8个共同第一作者,都被认可吗?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