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政策解读

发布于 2021-10-12 17:09

女职工劳动保护知识问答

1

如果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期间合同到期,用人单位可否解除劳动合同?

即使怀孕、生育、哺乳期间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到期,只要女职工没有主动提出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得单方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自动延长到孕期、产期、哺乳期结束。

2

女职工协议解除或者预告解除劳动合同后,发现自己怀孕,是否可以反悔主张解除协议或预告辞职无效?

根据劳动合同法“协商解除”的精神,只要是解除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平等自愿协商的结果,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协商解除就应当认为有效。

3

女职工产假从现行90天延长至98天的依据是什么?

参照《2000年保护生育公约(修订)》(国际劳工组织第183号公约)关于“妇女必须有权利享受不少与14周的产假”的规定,《特别规定》将生育产假延长至14周(即98天)。

4

山东省女职工产假158天是如何计算的?

根据《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五条符合法律和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六十日,并给予男方护理假七日。

5

哪些人可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社会保险法》第六章第五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用的,其职工享受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

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解读

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

1.矿山井下作业

解读:矿山井下作业接触多种影响安全健康的因素,作业环境条件差,体力劳动繁重,长时间不良体位,或存在某些化学毒物等。

2.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

3.每小时负重6次以上、每次负重超过20公斤的作业,或者间断负重、每次负重超过25公斤的作业。

解读:我国劳动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3869)将体力劳动强度分为四级。一级(轻),二级(中),三级(重),四级(很重),级别越高,强度越大。

常见职业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表:

I(轻劳动):如打字、缝纫、脚踏开关、操作仪器,控制、查看设备,上臂用力为主的装配工作。

II(中等劳动):锯木头、粉刷、间断搬运中等重物、除草、锄田、摘水果和蔬菜等。

III(重劳动):搬重物、铲、锤锻、锯刨或凿硬木、割草、挖掘。

IV(极重劳动):大强度的挖掘、搬运。

女职工在经期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

1.冷水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冷水作业;(水温10℃)

2.低温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低温作业;(5℃)

3.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三级、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轻劳动和中等劳动)

4.高处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三级、第四级高处作业。(15米)

冷水作业:是指生产劳动过程中,操作人员接触冷水温度等于或者小于12℃的作业。水温2℃-10℃,接触时间低于6小时,环境气温低于5℃,接触时间低于4小时。

低温作业: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其工作地点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5℃的作业。气温0℃-5℃,接触时间低于6小时,相对湿度80%,接触时间低于4小时。

高处作业:坠落的伤亡与作业高度成比例,随着作业高度的增加,而死亡事故案例也在增多。2m以下坠落死亡不是很多,所以将2m定为高处作业的最低高度。

女职工在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

1.作业场所空气中铅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苯、镉、铍、砷、氰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硫化碳、氯、己内酰胺、氯丁二烯、氯乙烯、环氧乙烷、苯胺、甲醛等有毒物质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作业;

2.从事抗癌药物、己烯雌酚生产,接触麻醉剂气体等的作业;

3.非密封源放射性物质的操作,核事故与放射事故的应急处置;

4.高处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高处作业;(2米)

5.冷水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冷水作业;(12℃)

6.低温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低温作业;(5℃)

7.高温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三级、第四级的作业;(35℃)

8.噪声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三级、第四级的作业;(小于94分贝)

9.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三级、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

轻劳动和中等劳动,净劳动时间低于320分钟

10.在密闭空间、高压室作业或者潜水作业,伴有强烈振动的作业,或者需要频繁弯腰、攀高、下蹲的作业。

女职工在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

1.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第一项、第三项、第九项;

2.作业场所空气中锰、氟、溴、甲醇、有机磷化合物、有机氯化合物等有毒物质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作业。

企业在组织生产劳动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女职工的劳动保护,不得安排女职工从事禁忌劳动。同时,应当采取措施改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对女职工进行劳动安全卫生知识培训,应将本单位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岗位书面告知女职工。并依法开展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卫生监测,确实保护女职工的职业健康与生殖健康。

-END-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