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忧!地球逐渐变暗,对人类到底有何影响?
发布于 2021-10-12 18:46
近日,根据《地球物理研究通讯》最新研究显示,在过去的20年里,从太空上看地球,地球正在逐渐变暗,失去光泽。地球变暗会有什么后果?为什么会这样呢?
可能有人会奇怪,地球是暗是亮,人类是怎么发现的呢?答案是:通过月亮!
原来,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分析从地球反射到月球表面的光,以及对比1998年至2017年卫星收集的数据,发现现在的地球仅能朝太空反射29.5%阳光,与20年前相比,每平方公尺反射的光减少了0.5瓦。尤其是在近3年中,地球反射率的下降幅度达到0.5%,变暗速度有增快的趋势。
众所周知,地球和月亮一样,本身是不会发光的,是太阳光照在地球上,使它发亮的。因此地球的明亮程度取决于太阳亮度以及地球反照率这两个因素。而经过观察,太阳这些年对于地球的辐射并没有明显的波动,意味着变暗的主因来自地球内部——地球反射的太阳光变少了。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可能的原因:全球变暖导致的海洋变暖。
根据《自然-地球科学》此前的研究,云层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是有相关关系的。二氧化碳浓度越高,云层尤其是层积云就会越少。而恰好有大概20%的层积云是处于低纬度洋面的。这里同时也是接受阳光最猛烈的地方,层积云的存在就会像一把伞挡住这些阳光,把这些阳光反射回去。
如果在未来二氧化碳浓度超过了1200ppm(ppm这个单位表示的是1/100万),层积云将会在长波辐射和水汽反馈的运作下消散,转化成碎积云,相当于这把伞碎掉了,也就没办法反射太阳光了,太阳光就会抵达地表,被地表吸收。
研究人员发现,东太平洋上的层积云减少,很可能就是地球亮度下降的罪魁祸首。这里的云层减少很可能是由于海面温度的上升,而这又与全球变暖是息息相关的。
一直有人认为,地球变暗会越来越冷,事实上恰恰相反,它反而会带来高温。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方便理解:颜色越深的物体,越容易吸引阳光的热量。比如我们穿黑色的衣服,就比穿白色的更容易吸热,地球也是如此。
当地球的反照率下降,反射回太空的阳光变少,那么它吸收的阳光热量就会增加,从而使得全球的温度升高。近年来,由二氧化碳排放引发的温室效应,已经让人们担忧不已,如果吸收的阳光再增加,极有可能进一步加速全球变暖,引发更大的灾难。
曾几何时,科学家们还寄希望于全球变暖会使天空中的云量增多,反射掉更多的阳光,然后让地球的温度与气候得到控制与平衡。可现如今的这份研究已证明事与愿违,除非地球热量吸收率下降,否则未来的气候状况,会比现在发生更大的变化。
其实就眼下来说,全球变暖已经造成了肉眼可见的损失。例如海洋温度的升高改变了洋流,也深刻影响了全球的气候模式,使得高温、台风等极端天气频发。美国、澳洲的山火,河南的暴雨,还有今年的反常高温天气,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地球发展至今已有46亿年的历史,高温、变暗对它而言不过是小菜一碟,但对人类来说却影响至深。毕竟,当气温高到一定程度后,可能就不再适宜人类居住。就像那句话所说的,人类要拯救的从来不是地球,而是我们自己。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