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20年的国庆档电影 你都看了吗?
发布于 2021-10-12 18:35
国
庆
电
影
学生立场 时代潮流
又是一年一度的国庆档
有杀敌报国的
《长津湖》
有小人国冒险的
《皮皮鲁与鲁西西之罐头小人》
还有跳水的
《五个扑水的少年》
不管你度过了怎样的假期
我们总能在朋友圈被观影霸屏
话说回来,你知道
这20年内国庆档
都有什么电影吗?
猫眼数据显示,截至10月7日16:01,2021年国庆档票房达45亿元,超越2019年“最强国庆档”的43.57亿元总票房。
千禧年后的国内电影,港片仍是武德充沛的江湖大佬。
2000年《卧虎藏龙》、2003年《无间道》,精彩的动作戏和纠葛的感情,让观众大呼过瘾。
电影《无间道》
即使后来如2005年成龙主演的《神话》水准下滑,观众们还是一边痛骂一边掏出了腰包。
尽管国内的电影不愿让香港独美,在2006年国庆档推出葛优、章子怡的《夜宴》,结果却像上演了一个狗血的东方哈姆雷特。“葛优一张嘴,尽成冷笑话”和糟糕的台词让观众并不买账。但是事实证明烈火与爱情才是永远的浪漫和财富密码。
电影《夜宴》
2008年国庆档《画皮》创下了2亿票房的新高,虽然剧情上并无优势,但仍然通过增设狐狸精和披着美女皮的鬼和书生的三角关系,让许多感性的观众嗟叹不已。
但同为聊斋改编的《画壁》在2011年国庆档收获惨淡,其不固定的风格和对知名小说故事的套路拼凑,使其评价更为不堪入目。
2013年《狄仁杰之神都龙王》更是将武侠悬疑变成了玄幻言情。2016年周润发版《铜雀台》,更是让爱曹人士表示强烈谴责。
国庆档的商业片仿佛陷入了一个怪圈,叫座不叫好。为此业界大佬想出了两种方法:
阳春白雪派:姜文、诺兰
姜文于07年国庆档推出的《太阳照常升起》,讲述的是魔幻现实主义的故事。网友评只能说你没懂,不能说你没看见。其中许多反映现实的暗喻,结合那一个个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还有姜文的名声加成,使得这部电影收获了不错的口碑和票房。
豆瓣网友评论
同样将这种不明觉厉感玩的出神入化的还有《盗梦空间》,主角在梦境与现实来回穿梭这一新颖的故事,既包含了导演对社会的一些思考,也让观众为电影的创意和精美的大制作而折服。这种对现实的反思还有大制作使得不少观众高呼这是天才的作品。而阳春白雪派也用实力证明了自己可以名利双收。
电影《太阳照常升起》《盗梦空间》
与阳春白雪派相对的还有下里巴人
2012年李玉的《二次曝光》被誉为其最商业化的作品,但是其仍然试图在商业的框架中去进行个人的探索,“范爷”的加成、迷人的风景、高级导演。如此重磅的阵容,结果因为其迷幻的叙事手法而惨遭滑铁卢。
(诺兰露出滑稽的笑容)
此外,贴近现代生活的校园都市片也在国庆档出现,2014年公路片《心花怒放》、2015年校园穿越片《夏洛特烦恼》,都凭借其接地气的故事和对生活的思考,收获了票房和掌声。
而张艺谋在2018年推出的《影》,更是洗刷了被玩烂的古代架空故事的耻辱。特殊的水墨风格让观众沉浸到张艺谋构建的充满中国元素的世界中去,这个世界中发生的故事和人物,自然也蒙上了一层特别的色彩,让人高看一眼。
电影《影》
主旋律电影这一概念早在1978年就已经被提出。
2016年的《湄公河行动》将缉毒警察的奋战写的淋漓尽致,已经将今天主旋律片子的叙事手法用的比较熟悉了,没有假大空的口号,而是通过一个个具有符号象征的镜头,润物细无声的传达出主旋律电影的根基。
但从主旋律电影成为“主旋律”还是要算2019年:2019年《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在国庆档上映。《我和我的祖国》激起了不少人的回忆,忆苦思甜下人们自然没有被按着脑袋点头的不快感。
相反,《中国机长》则是因为群像的生硬刻画和拖时常被“tui”上一口......
2020年,主旋律电影的商业化和去标签化也愈加明显,商业电影主旋律化也渐成大势。商业电影和主旋律电影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姜子牙》本意是反抗掩藏在大义接口下的私心与冷酷,结果因为生怕你听不懂的说教,变成了类似公路片的单调的场景切换。
相反,主旋律片《夺冠》凭借细节的渲染,将女排的三代人的故事缓缓道来。正是通过细节丰满了人物的性格,一步步情绪的渲染,才让女排的战史催人泪下而不是“吹人泪下”,开创出体育片的新高度。
电影《中国女排》
2021年,国庆档电影在国庆最后一天创下了45亿的成绩,超过了2019年的43亿成为历史新高。作为国庆档“一九定律”中的第“一”梯队,抗美援朝《长津湖》功不可没。
《长津湖》也收获了相当不错的评价,豆瓣30万人评分也有7.6的分数,更有各路媒体齐齐背书吹捧,风光不尽。但是不少豆瓣网友仍然对影片的叙事手法抱有遗憾。网友“陈一坨”给出的评语两场轰轰烈烈的战斗,一场模模糊糊的战役正写出了当下主旋律电影发展转变的艰难挫折。
电影《长津湖》
主旋律片商业化使得主旋律片往往在制作技术和特效上更加精良,但是在叙事节奏的把控,叙事逻辑的架构和细节的铺垫渲染等等讲好故事的基本方面仍有很大进步空间。
其肩负的根本使命使得其要在一个框架内起舞,但如果缺乏细节的铺垫,人物做出行为的逻辑观众难以理解,很容易变成脸谱式人物,而如何展示宏大历史背景不显得枯燥而不接地气,完成激浊扬清、正本清源的使命,也是主旋律片子头疼的难题。
通过小人物的视角固然显得更平视,但小人物的故事如何很好的反映整个大环境而不是变成手撕鬼子的英雄史诗,我不知道,但我觉得肯定不能向《中国机长》学习。
指导老师 | 刘劲松
文|郭泓希 江佳怡
图|陈家鹏
排版|欧晓燕 陈慧林
如有新闻线索或有意转载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