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过缓会有大危险!你的心率还正常吗?第一医院专家为您解答

发布于 2021-10-12 18:59

健康访谈

无形之间 心跳如常——心动过缓和起搏疗法

无形之间 心跳如常

心脏,是人体很重要的一个器官,心脏的跳动,与身体健康有很紧密的关系,心跳过快或者过慢,都会影响我们的健康。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人体很重要的一个器官,就是心脏。心跳正不正常,关系着心脏是不是健康。

今天我们请到了一位专家,具体给我们讲讲,怎么样的心跳是正常的。

宁波第一医院心律失常诊疗中心的主任
储慧民储主任

国家卫计委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培训导师
2015年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第一梯队
宁波市第一位走出国门做心脏手术的医生


储主任还带了一位朋友过来,她是储主任的病人——韩女士,通过和她的对话,能够让我们更直观地认识到这个疾病。

心动过缓的影响?

平时大多数人的心跳是在60到70次左右,但是韩女士跳得很慢,最低跳42次都不到,诊断是窦性心动过缓那么这种情况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韩女士说,自己喘气困难,上楼梯必须要扶着,晚上睡觉更可怕,呼噜打得特别响,心跳偶尔还会停下来。

心跳过慢的时候,病人就会出现明显的头晕,甚至眼睛看不清楚,一片漆黑,随时要晕倒,所以平时韩女士走路的时候,都需要有人在旁边扶着,防止万一有什么问题,走路也不可能很快。


01

如何自我判断心动过缓

一、如果大家平时莫名其妙会出现头晕,或者没力气,这个时候你就需要注意自己的心跳,到底是慢还是快,还是有其他问题,建议有条件的话,就到医院去做一个动态心电图,就能测出心脏在24小时内,心跳是怎么样的。
二、如果去医院不方便,现在还有很多穿戴式的设备,比如苹果运动手表,这种手表可以测心脏的节率,你可以带着测。


三、贴片式的监测仪,就是在身上贴一个片。它可以监测一个礼拜到半个月,监测时间久,可以弥补24小时心电图的一个缺陷。

02

如何用先进手段诊断心动过缓?

心跳过缓,有一个决定因素,心跳慢了,能够跳快的,那说明心跳慢还是暂时的,是相对的慢,而不是绝对的慢,对于心跳慢的病人,可以做一个阿托品的试验,推2毫克的阿托品的药水以后,心跳会自动会加快到94以上,那么说明心跳还是能够跳快的,如果通过这个这样的试验,心跳也不能超过90次的,那说明心脏是真的跳不动了。

03

确诊后如何治疗?

如果心跳过缓,还没危及到生命的时候,需要稍微吃点药,可能能够提高。但是当出现了严重的心动过缓了,突然莫名其妙就会停跳的,这种情况的时候,光吃药已经解决不了问题了,就需要装起搏器了。


 起搏器的发展史


起搏器的发展,最早植入人体的是1958年,那时候的起搏器跟一个苹果手机一样大,埋在皮肤的下面,没有放到心脏里面,通过血管直插到心肌里面。2020年之前,起搏器要装的时候,都需要把皮肤切开,然后挖一个囊袋,把起搏器装进去,再把电线插到心脏里面,叫做有导线的起搏器


随着科技的发展,起搏器的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现在有一款不需要电极导线,不需要埋藏在皮下的,无导线起搏器,重量仅重两克,跟平时吃的药物胶囊一样大,经过微创直接植入在心脏内。患者完全没有伤疤,看不出来做过手术,安全性和恢复期也优于传统起搏器,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技术。


 

Micra无导线起搏器 

无导线起搏器与传统起搏器不同,它没有电极导线和埋藏在皮下的脉冲发生器,仅仅包含一个植入于心脏内的起搏胶囊。它采用了创新微创术式,大大减少了手术的时间;同时它的体积仅仅只有传统起搏器的十分之一大小,寿命却和传统起搏器相同。在静脉通路被占用的血液透析患者、上腔静脉闭塞和起搏器多次感染后的患者中,无导线起搏器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临床急需性。


一般的起搏器,特别是那些比较敏感的病人,皮下埋了一个东西,那么他的皮肤容易发炎,容易溃疡,包括导线插入到人体里面以后,导线要被腐蚀,或者因为导线和骨头与骨头之间的一个摩擦,导线甚至出现断裂,导致病人突然晕倒,虽然发生的病人不是特别多,但是还有一些病人总是会感觉到心脏有个异物感

但是Micra无导线起搏器装进去,它占的地方肯定是比较安全的,很小很小,比如说它可以用12年,它的体积因为很小,12年以后在人体可以至少装三个,三个都放里面也不影响你的心跳。
多大年龄装心脏起搏器比较合适呢?

宁波大约一年要植入起搏器的接近有1200位患者,病人还是比较多的。之前出现这种心脏老化,一般来说,年龄会在六、七十岁以上,年轻人相对来讲,比较少一些。每年要有1000多台的起搏器。无导线起搏器,它是一个革命性的改变。

储医生一共做了六个无导线起搏器,每一个患者做完以后,感受都特别好,像韩女士一样,手术已经做完了,心跳慢的药就不需要再吃了。韩女士的感受是恢复到58岁,心情好了,身体也好,睡眠也就好了。


经过储主任的介绍,我们基本对于心动过缓和起搏疗法有了一定的认识了,大家别忘记如果有需要的话就可以去找第一医院的主任。


第一医院储慧民主任房颤专家门诊时间:

每周一全天及每周三上午


编辑:史高青

记者:彭薇薇

一审:杨佳佳    二审:钟建平

三审:徐   硕    四审:周海宇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