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双减”政策下,阜宁老师的一天···
发布于 2021-10-12 19:01
近日,小编走进我县明达初中
跟拍了一位老师,
以此了解学校“双减”工作的落实
以及“双减”政策下老师们的工作日常——
△明达初中吴金茹老师,从教16年,现任教初一(36)、(39)班数学,兼(39)班班主任。
清晨,虽不是吴老师的早读课,但作为班主任,她还是早早来到班级,查看一圈后,便坐到最后一排,那里是她的办公地方,拿出备课笔记再次熟悉今天上课的内容。
△吴金茹老师的备课笔记
结合“双减”政策,明达初中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进一步推进“高效课堂”活动,每节课的教案要突出“读书、质疑、活动、训练(背诵)”四个环节,让孩子在作业上减负,在课堂中提质。
上午八点,第一节课开始,例行的课前5分钟展示交流后,吴老师对学生发言作适当点评。接下来正式上课。
10分钟小组合作学习,10分钟当堂训练,10人次板演, 不少于10人次的师生互动,看似课堂交由学生“主演”,但老师分秒不能松懈,在每一个环节“牵”好这节课。
吴老师还“别有用心”地在课堂上设置了小组竞赛、组内互助、积分换奖等形式,“兴趣很重要,有了兴趣孩子才会认真听,这样把当堂内容掌握,课后任务就会轻松很多。”
第二节课即将开始,早读时倒的开水还没来得及喝,她便带着水杯到她任教的另一个班级上课了。
二节课下,半小时课间操和自由活动时间。
班级在六楼的她带着学生下楼做操,学生自由活动后,她又回到楼上,“有时会有孩子趁这个时间找我问题目,我正好边改作业边等他们,不能让他们扑空”。
上午第三节课,吴老师给自己安排了听课时间,“只要当天课程允许,我给自己每天安排一节听课时间。”
上午最后一节课,吴老师没课,但还不是休息时间,下午是学校数学学科集体教研时间,正好是她执教这节公开课。即使已经工作16年了,但每一次的公开课她都反复琢磨,做好充足准备。
中午,吴老师没有回家吃饭休息,“家里还有个二宝,这会他该睡觉了,我要是回去的话,他肯定不睡觉要我陪着玩,所以中午就不回去了,我跟他就都能睡个午觉。”简单就餐后,吴老师在办公室稍作休息。
下午两点,年级组所有数学老师汇聚在吴老师的班级听课。在明达初中,一个学科的教研活动分听、评、说、议四个环节进行。大家通过这“半日研修”总结上一周教学情况,布置下一周教研任务。
半日研修结束,吴金茹回到班级,班里空荡荡的,正是学生大课间活动时间,她“马不停蹄”地开始批改,“得在晚上延时服务之前,把今天的练习批改出来。”
晚餐时间,热闹的课间活动结束,正是孩子们饥肠辘辘的时候,送餐车准时到达。
稍作休息,同学们纷纷回到教室就坐,延时服务时间到了。
各班值班老师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与答疑,共性问题讲解时间一般不超过20分钟。
△校长刘道剑对各班级延时活动进行巡查
明达初中要求各学科备课组在每周教研活动时,结合学生实际、学科特点、教学内容等商议确定下一周学生统一作业内容。
作业可以为书面作业、口头作业、操作作业、课外阅读等;同时开展分层作业,实行星级制,一星为必做部分,二星为选做部分。每周一各年级各学科的作业都会张贴在学校的公示栏里。
此外,学校还在各班级推广“作业日志”,老师对学生当天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针对性辅导后由学生整理正确答题思路填写在册。
吴老师还特别让学生在每天的作业下方标注完成此项作业所需时间。“这样我在批改时,对学生完成作业时间就能有所掌握了,并以此对作业内容与分量进行调整。”
据了解,学校还利用延时服务时间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等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同时,学校还利用国家和地方教育教学网络资源平台,免费向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学习资源。
晚上八点(初三延时到8:30),延时服务结束。确认学生都离校后,“吴老师们”也陆续回家了。校园回归宁静,等待新的一天,学子们再次到来。
✦一所乡镇小学的延时服务这样做…
✦一起看看,中国珍稀动植物图鉴!
✦磨豆浆,做大糕…这些课程进了校园里
责任编辑:吴 琳
总编辑:周 伟
江淮乐地 书香校园
︱阜宁教育︱2021年10月12日︱
主办:阜宁县教育局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