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跌的原因很明显了,市场真把机会跌没了吗?
发布于 2021-10-12 20:55
立足价值,做多中国,大家好,我是孙文胜!
一度跌了70多个点,今天又是让人揪心的一天。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三个:首先是外围的美股再次走弱,国庆节前已经出现了明显下挫,这对全球投资市场造成一定心理打击;另外,美国国债收益率开始上行,在通胀压力下,对加息的忧虑逐渐涌现。
其次还有内因,周期性股票大面积回落。高层提出不能搞“一刀切”式的节能减排,生产该放开的要放开。因为人为的双减限产,相当于一次供给侧改革。如今不搞一刀切的限电,也就意味着高耗能产业确实出现了供不应求,可以适度放开生产,直至恢复供求平衡。
这些周期品种在之前的大涨中积累了大量获利筹码,一有风吹草动,自然纷纷离场,导致价格大幅度走低。
第三,三季报已然临近,还是有很多公司不及预期。具体我还没来得及细看,但昨晚看到一个典型,卓胜微。它就是三季度业绩增长,但环比增速明显回落,结果昨天跌了11%,今天又跌了6%。另外还有光伏,我也对业绩持保留意见,像宁德时代,上游价格大幅上涨,势必会传导到下游,从而挤压利润,而一旦利润不及预期,高高在上的估值就难以支撑。
不过,现在市场大了,机会与风险并存。我们看到今天房地产板块就逆势上行。近期也有不少机构开始看好房地产板块,其中一个就列出来三个理由:第一,地价便宜,土地溢价率低,因此,远期毛利率将获得提升;第二,房地产销售遇冷后,政策可能迎来边际宽松,对于刚需的贷款和房地产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也可能会有所放开;部分放假下跌的板块也在释放积极的信号;第三,该爆雷的也都爆得差不多了,信用风险充分释放,那么,自身条件较好的就能够脱颖而出。
本轮我们对房地产仍持有较为积极的观点。
另外,还有最近讲的二线基建股,它们确实很便宜,但板块效应也十分明显。一线基建股的中国电建大幅杀跌,拖累二线基建股也站不住。但我认为,二线基建股,有估值优势,像中国建筑只有4倍市盈率,旗下的中国海外又是央企地产中佼佼者,今天在港股也表现不错。交建、铁建、中铁也有望受益于房地产的洗牌,中国交建早前就入股了绿城,也是处于良性发展阶段;铁建最近也在积极拿地,未来地产业务也有可能快速扩张;中铁在刚果金的铜矿还有15万吨的产能建成,全部加起来有将近40万吨的产能。而它们的市盈率也就4、5倍,港股更低,只有2-3倍。
虽然我们近期一直在提,但二线基建股并没有上涨,但是,我认为无论是估值的角度,还是对冲经济放缓,二线基建股还是存在机会的。
此外,知名基金经理张坤加仓银行,招商、宁波、平安等传统优质银行也再次走强。我估计银行的三季报不会差,优质银行的10倍市盈率放眼全球来看,至少是很抗跌的。
而今天抗跌的板块里还有汽车。对此,我想多说两句。最近看到新闻,王健林和一汽集团的红旗品牌合作,在万达下面的停车场设置红旗品牌的服务点,还有一系列的安排。而且,万达的高管也统一坐红旗轿车。红旗以后可能会成为中国真正的高端品牌汽车,成为类似茅台一样的存在。
还有国产品牌里的奇瑞,月出口量已经达到1.8万辆,一年出口20万辆,这是一个较大的跨越。还有以上海为产能基地的特斯拉,也是广销全球。中国今年的汽车出口量会有显著增长,再加上比亚迪7月份新能源车销量达到7万辆,已经力压特斯拉。
可以感觉到,中国的汽车行业确实发生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认为可能在未来5年完成类似手机在国内市场的变动,像大众丰田一类品牌可能迅速萎缩,国产品牌因为大量出口,会成为席卷世界的中国力量。
但这个板块已经被挖掘得比较透彻,部分也存在泡沫,用心找还是有机会,但如果已经炒起来的再去追高就意义不大了。
对于整体市场,之前也没有大涨过,所以下跌空间也有限,周期股也并非完全没有机会,一旦调整到位了,如果三季度业绩不错,可能还会再次回暖。对于行情,大家也不必过于担忧。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