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今年全国少儿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年会上社长们的精彩观点

发布于 2021-10-12 23:37

10月12日,2021年全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年会在成都召开,会议主题为“少儿出版如何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 ”。

会议现场。刘蓓蓓 摄

本届年会由中国出版协会少年儿童读物工作委员会和中国编辑学会少年儿童读物专业委员会主办、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承办。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杨芳、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出席会议并讲话。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周青、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董事长罗勇在会上致辞。中国出版协会少年儿童读物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社长孙柱和中国编辑学会少年儿童读物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总编辑张晓楠主持会议。

会上,张晓楠通报了中国版协少读工委、中国编辑学会少读专委2021年度工作。

接力出版社、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明天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6家出版社社长作了主旨发言。

 接力出版社社长黄俭: 

如何确立新时代少儿编辑的历史意识、时代意识与自我意识

历史意识的关键词是传承与担当。编辑历史意识的培养需要通过强化编辑对历史的了解和反思,加强编辑个人精神修炼,深化编辑活动实践等来培养。新时代的编辑必须坚守初心,锤炼政治能力,有对历史负责的担当和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意识,把政治导向、内容导向贯穿编辑工作的全流程、各环节。

时代意识的关键词是与时俱进。“互联网+”时代的少儿编辑,依然要以内容为出版编辑工作的核心,在实际工作中更要有适应媒体发展的敏锐,时刻强化品牌意识、资源整合意识、融合发展意识、新媒体运营意识、版权运营意识等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思维,编辑必须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能积极探索“互联网+”时代编辑出版的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

与时俱进包括两个维度,一是技术的维度,要打通互联网实现多媒体营销,多个发行部门共存;一是儿童阅读的维度,信息爆炸时代,人们接受更多的是碎片阅读、新媒体阅读。比如这两年接力出版社和党建读物出版社共同推出的“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丛书,就是充分体现时代意识,实现全媒体出版、新媒体营销的较好案例。

自我意识的关键词是主观能动性与创新。8年前, 接力出版社的编辑胡金环想给孩子们出科普经典,她先选择了《物种起源》,想做一个儿童彩绘本,但是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专家学者和作家。后来果壳网的史军向她介绍了古生物学家苗德岁先生。彼时苗先生刚刚翻译完成《物种起源》,最关键的是苗德岁先生有一颗童心。最终,苗先生答应了编辑的邀请。经过一年多的创作和打磨,2014年初,《物种起源(少儿彩绘版)》出版上市,得益于苗先生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他深入浅出的儿童化讲述,加上以前从来没有人把那么艰深、体系那么庞杂的学术经典,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介绍给孩子,所以这个版本一出版就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这本书的成功对于接力出版社是很大的鼓舞。接力出版社本着“经得起推敲,受得了考验,立得住、留得下、传得开”的宗旨,邀请了各研究领域有建树和极具影响力的专家、学者,遴选对人类文明进程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经典著作,编写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特点和接受能力的经典著作的少儿版,精心打造了一套启迪少年儿童走进经典的优质读本,最终将系列名称定为“少儿万有经典文库”,可以说这套书是对编辑自我意识、出版能力的一种突破。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王泳波: 

做“有意义”又“有意思”的少儿主题出版

“十三五”以来,苏少社出版的图书4次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苏少社认识到,少儿类主题出版想要唱得响、传得远,“有意义”和“有意思”缺一不可。

深耕主题出版,可对出版社的专业体系建设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十三五”以来,苏少社的主题出版坚持从“小切口”出发,打造“小而美”精品,这些精品的锻造又促进了精品生产体系的健全和完备。在实践工作中,苏少社逐渐坚定了要将少儿类主题出版融于时代发展、聚焦时代主题的信念,也认识到儿童绘本所能抵达的高度、深度和广度。早在两年前,苏少社就开始思考策划建党百年的献礼书系。最终,在策划出版“童心向党·百年辉煌”书系时,将苏少社的原创儿童文学资源进行了全面介入和深度融合,创造性地运用绘本形式完成宏大叙事。

少儿主题出版是兼具主题特点和儿童特点的出版,面对独特的阅读对象,做儿童喜闻乐见的“有意思”的产品是这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关键所在。

在呈现方式上,苏少社的主题作品充分体现了儿童阅读的趣味性。如 “童心向党·百年辉煌”书系,联合中图公司利用5G技术,实现全景可视化、沉浸式阅读方案,满足孩子们从文字到“身临其境”的阅读需求。

主题出版工作是一项图书生产工作,更是一项系统工作。通过对主题出版重点项目进行项目化运营,不仅可以研发主题精品,还能够建设健全体系、锻炼队伍、打造平台,从而推动企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并且让整个工作过程变得更加“有意思”。

苏少社在原创儿童文学出版、低幼科普出版、教育出版、期刊出版方面都有自成体系的团队和资源。在近年来的主题出版过程中,苏少社强化系统观念,形成项目化运营的立体新模型,充分发挥生产资源的叠加效应,使得主题出版工作变得更加立体、多维和高效。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常青: 

对新时代现象级少儿图书出版的思考与实践——以“米小圈”系列为例

现象级少儿图书《米小圈上学记》是一套日记体儿童文学作品,表现了米小圈和他的小伙伴们纯真的少年生活。这套书没有用扣人心弦千奇百怪的紧张情节来吸引儿童,只是小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真实呈现。许多孩子的评价是“有趣、好玩、幽默”,最重要的是“有益”。在这些感受里面,还包裹了难能可贵的特质——纯真的童心,即儿童性。可以说,《米小圈上学记》是成年人成功深入孩童内心世界的一个范例。这也是川少社决定举全社之力打造该书的价值判断标准。

怎样才能让“有趣”这个特点在阅读过程中贯穿并放大,让孩子们在笑过之后能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既讲述趣味横生的少年故事,也教会孩子们发现和记录乐趣并能从中获益,是作者和出版社执着追求的。

在图书策划之初,川少社就注意该书形式与内容的紧密结合。责任编辑经过详细市场调研,与作者反复沟通,为其量身定制了编辑制作方案。一是提出了“分年级出版”的概念;二是每个年级将原稿3本改为4本,缩短每本书的文字量,让小读者产生很快读完一本书的成就感;三是增加该书的功能性,添加“日记魔法”,教小学生像米小圈那样学会写日记。

《米小圈上学记》的作者北猫十分享受童年和写作带来的乐趣,他创作“米小圈”产品系列的节奏很慢。自2012年《米小圈上学记》1-2年级版出版后,至今只出到4年级版。从社领导到编辑,都陪伴作者慢写作,积极与作者商量打造内容与产品线的方法。即便是“米小圈”系列畅销后,作者交来的所有新稿件,责任编辑也严格把关,寻找提升空间,尽力让新书的内容和形式都做到最好。

在产品线规划上,川少社锁定“幽默”这一要素,以“趣读”“趣学”“趣想”为主题策划出了《米小圈漫画成语》《米小圈脑筋急转弯》《姜小牙上学记》等系列图书,使“米小圈”角色多功能化。2018年,又策划出版了《米小圈》杂志,创刊仅一年月发行量就超过20万册。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邵若愚: 

如何在少儿出版中构建“内容—技术—平台”的运行关系

坚持以用户以精品原创内容为核心,进行多形态出版、全渠道全维度传播,开展童书出版领域的融合出版。精心运营数字版权,打造数字内容爆品,实现数字出版营收稳健增长,策划跨介质融合出版产品,包括且不限于音视频、电子书、搭载智能硬件的交互式图书、课程等数字产品的开发与运营。推行“纸电声视同步出版”,扩大数字资源库建设,实现传统出版内容增值。通过全版权运营,将优质内容与先进技术、新兴媒介、创新形态有效对接,实现“一种内容、多种产出”的价值挖掘。打造原创IP精品广播剧,贯通融合出版的全产业链,探索数字内容反向出版。今年6月,浙少社取得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扩大了多业态经营范围,为数字出版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坚持渠道转型升级,构建双循环发行体系,大力推进发行链数字化。努力实现销售模式的转型升级。针对不同渠道制定差异化销售策略。对新华系客户,加强年度目标管理。对民营实体及网店,加大重点项目的选品、推荐,制定民营互助政策,以细致的工作和优质的服务保持渠道稳定和发展。对新渠道业务,积极开拓,加快布局,兼顾规模和效益。立足客户需求和渠道特点,实现资源、渠道的有效匹配,做好产品定制、服务定制等。加速布局新兴渠道的拓展建设。有效搭建自有直播及运营平台。浙少社自有平台“浙里听听”数字童书馆,是创新驱动发展、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阵地与孵化器。

坚持精准营销原则,创新营销方式,大力推进营销链数字化。打破时空服务渠道,探索阅读服务新模式。通过“云荐书”“云分享”,做好面对渠道及终端的信息服务和营销推广工作。构建新媒体矩阵,优化阅读服务平台。

 明天出版社社长傅大伟: 

积极探索新市场环境下少儿科普图书出版的发展路径

与多数专业少儿出版社一样,明天出版社这些年来,编辑力量在少儿文学和图画书出版等这些板块放得比较多,但是在少儿科普图书出版及市场的探索方面,明天出版社也一直没有停止。特别是在2000--2005年期间,明天社出版了大量的科普读物,积累了丰富的资源。

经过多年的探索,明天社有两点体会:一是专业少儿社若要在少儿科普图书出版资源方面有所积累,也要像对待儿童文学作品一样,需要用标志鲜明的著作权保护罩把自己打造的作品保护起来,避免被大量跟风模仿;二是少儿科普读物一定要有趣味。知识罗列式的科普读物孩子是不爱看的。当年少儿科普图书销量下降,其中图书缺乏趣味性,少年儿童不愿意看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近两年来,明天社在少儿科普图书的出版方面,主要聚焦于两个方面:一个是IP类科普图书,2015年后社里利用儿童文学IP打造科普图书,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除了以儿童文学IP开发科普图书,出版社也着手从“传统文化”等角度入手,比如针对“国宝热”和“中国史热”,打造了“神龙寻宝队——藏在国宝里的中国史”,以讲故事的形式来普及相关知识;另一个是,提升制作高质量、低成本科普图书的能力,明天社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了《和爸妈游中国》“幼儿趣味中国历史绘本”“幼儿大科学”等系列科普图书。

高质量科普图书的打造需要不断探索,也许要长时间的资源积累。但是在少儿科普图书市场能够始终占据有利地位的出版社,要么有自己打造高质量低成本科普图书的能力,要么有民营公司无法跟风模仿的IP类畅销科普书在手,现今图书营销渠道和营销模式不断地发展变化,这些变化必将使科普图书产品的内容和呈现形式不断变化。变化无疑将会给我们带来诸多的挑战和机遇,但有一点是永远不变的,那就是我们专业少儿社对图书质量的追求。

 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冯杰: 

新时代少儿出版如何在多元化经营中发展壮大

少儿出版的文化属性和资本以及技术的工具属性之间的良性互动,正是版权战略下少儿出版多元化经营的内在逻辑和主要驱动力。少儿出版担负着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使命,具有显著的文化属性,这使得自身在多元化经营中拥有一份可贵的话语权。我们要善于将技术和资本的优势转化为我们少儿出版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少年儿童出版社(以下简称上少社)改变产品战略为版权战略,围绕着版权规划未来发展,在继续做好出版主营的基础上,为提高内容价值的转化能力建设,积极探索多元化经营模式。

第一,整合出版内容资源,成立以内容品牌为核心的事业部。成立版权经营管理部,专职于书刊的商标、版权的经营管理,由社长直接分管。组建儿童文学、幼童读物、少儿科普和教育培训四大事业部,服务于各自的核心品牌开枝散叶,同时事业部也是作为今后能够独立运营的市场主体的过渡安排。在“十万个为什么”出版60周年之际,上少社将成立“十万个为什么”分社,并逐步过渡到成立独立的“十万个为什么”子公司。

第二,划小考核单元,确立责权权利统一的经营管理和考核分配机制。这也是为事业部最终过渡到子公司所做的机制性安排,各事业部有着独立的预算考核指标,干部管理以及薪酬分配则与预算考核指标直接挂钩,干部能上能下,允许各事业部之间拉开收入差距,允许事业部内部员工的收入拉开差距。

第三,全面的知识产权保护和不断的推陈出新。这是版权战略统筹下多元化经营的两个必要前提,二者为一枚硬币的两面,互为依存,彼此支撑。没有全面的知识产权保护,推陈出新就如同无根之木;而缺乏有效的推陈出新,全面的知识产品保护就失去了实践意义。所以近两年来,上少社对市场上充斥仿冒“十万个为什么”的出版现象做出了强有力的回应。目前上少社已经向46家侵权主体发出了律师函,其中11家被告上法庭,这么做的目的不是为了“闭关锁国”,而是为了更好的开放合作,在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的前提下开展合作。同时上少社对十万个为什么分社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即利用2-3年的时间,将十万个为什么系列产品的品种做到200种规模,采取包括成立项目公司在内的积极措施,加大探索少儿科普出版的转化能力建设,实现销售收入翻番的阶段性目标。


编辑:路滢月
审核:杨为民
● 第二届中国—东盟少儿出版阅读论坛在京举办
● 海峡自有渡 童书成巨舟——第六届海峡儿童阅读论坛在闽成功举办

最近更新了微信版本的人,大家很难在杂乱的消息列表里找到我!
其实只要简单的几步操作,将我置顶起来——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微信矩阵

版话儿

版人版语

传媒瞭望

发行观察

广电家

好书品读

印业独家

中国农家书屋

中国出版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