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类类清,答案详解

发布于 2021-10-13 06:24

一、官职典制

()官职制度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古代帝王把帝位让给贤能的人称为禅让禅让是古代部落联盟推选领袖的制度。()

点拨 《礼记·礼运》记载: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传说尧年老时,咨询部落酋长的意见,推举舜为继承人。舜经受住了考验,摄位行政。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出让帝位。这种制度被后世的儒家称为禅让

2兄终弟及指兄长死了,弟弟接替,是古代长期沿用的一种王位继承制度。(×)

点拨 兄终弟及商代的一种王位继承制。商代前期王位的继承,传弟和传子两法并用。由于这种制度经常引起统治阶级内部的争位斗争,商末逐渐取消,而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但兄终弟及仍偶尔出现于后世。

3.在古代宗法社会中,嫡长子有继承父亲地位和财产的权利。()

点拨 嫡长子指旧时嫡妻所生的长子,又因其地位最高,故有宗子之称。嫡长子继承制始于商代,完善于西周,后世王朝多因循周制。

4封建,即封邦建国,是古代对诸侯、大夫、士逐级分封的制度。中国几千年一直沿用这种制度,直到清王朝覆灭。(×)

点拨 分封制是商朝时期开始推行的制度。秦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但仍分封“列侯”等爵位;汉初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吴楚七国之乱后,分封制名存实亡。

5.我国古代用以封赐大臣的爵位共五等,分别为公、侯、伯、子、男,一直沿用到清代。()

点拨 古代的一种爵位制度,始于周代,又称五等爵。《礼记·王制》记载: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6举孝廉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即中央和地方一定级别的官吏根据考察情况,将未有官职的士人推荐给中央政府。()

点拨 举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察举制始于汉文帝,成熟于汉武帝,后成为定制。其察举的科目有贤良方正、文学、秀才(东汉改称茂才)、孝廉等。其中孝廉是最重要的科目。

7.征辟,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被征辟者经过试用,确有能力,就正式授予官职。(×)

点拨 应是自上而下。一般由皇帝派人去聘任特别有名望的人叫作征召三公以下召举布衣入仕叫作辟除,合称为征辟,为汉代选用官吏的一种制度。皇帝征聘的士人,多授予博士或待诏的称号,公府辟除的士人一般通称yuàn

8.荫补,是指在封建制度下,因祖辈、父辈的地位或功绩而使得子孙后辈在入学、入仕等方面享受特殊待遇。()

点拨 yìn,又称恩荫,是指因上辈有功而给予下辈入学、任官的待遇。它是中国上古时代世袭制的一种变相。通常指在封建制度下,因祖辈、父辈的地位或功绩而使得子孙后辈在入学、入仕等方面享受特殊待遇。

9.官员遇父母亡故,一般均解除官职,守丧三年,期满后起复,称为丁忧,又称丁艰一般子遭母丧称丁内艰,子遭父丧称丁外艰。()

点拨丁忧丁艰,古代指父母之丧。古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在家守丧三年,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以尽孝道。

补充:服阕fú què,指守丧期满除服。 服除:守丧期满。

10.古代官吏告老退休称致仕,也称休致。官员到达退休年龄、未到退休年龄但有病或有其他原因的,均可由本人提出申请,获准后致仕,国家据其职位,给予一定的赏赐。()

点拨 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形成于春秋时期,汉代承先秦,并进一步完善。汉代丞相以下皆须致仕,称“归老”“乞骸骨”。自魏晋以后,历代相沿。

 

()皇室官职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1.统治天下的君主、帝王均称为“皇帝”,又称为天子。古人认为君主、帝王是上天的儿子,其政权是受天命建立的。(×)

点拨 “皇帝”始于秦王嬴政。公元前221年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其臣下依据三皇之名,上尊号为秦皇。嬴政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自称为始皇帝。此后,历代封建君主均称为皇帝

12.自秦代开始,皇帝的正室称皇后,皇帝的母亲称皇太后,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历代相沿不变。()

点拨 《汉书·外戚传》中记载:汉兴,因秦之称号,帝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正室称皇后,妾皆称夫人

13.皇帝的生父称太上皇,简称上皇。无论是生是死,都用此称。历代皇帝传位于太子,亦自称太上皇。()

点拨 秦始皇追尊其父庄襄王为太上皇,汉高祖刘邦尊其父太公为太上皇。另有自称太上皇的,多自行主持要政,始于北魏献文帝传位于孝文帝。

14.东宫,指封建时代太子所居住的宫殿,借指太子本人。太子就是封建时代君主的儿子中被预定继承君位的人。()

点拨 太子称为东宫,是因为太子以诸皇子之首和储君的身份,地位仅次于皇帝,理所当然地应该居住在除正殿,即皇帝所居住的地方之外的等级最高的地方,而东宫也就成了太子的代称

15.帝王之女皆称公主,始于战国。汉代以皇帝之女称公主,帝之姐妹称长公主。公主封地称邑,以后各代基本上都沿用汉代的这种称谓。()

点拨 东汉末年的蔡邕注解《史记·孝武本纪》时称帝女曰公主,仪比列侯。姊妹曰长公主,仪比诸侯王

16驸马历代专指皇帝的女婿,非实官。(×)

点拨 驸马驸马都尉的简称。西汉武帝时始置,主要职责是掌管皇帝副车之马,原为皇帝的近侍官。魏晋以后,皇帝的女婿才加此称号,已非实官,清代称为额驸

17.掌管皇帝亲族或外戚勋贵等有关事务的官员称为宗主,九卿之一。()

点拨 宗主,始于秦,汉沿置。多由皇族中人充任,为皇族事务机关的长官,宗室、外戚有罪,须由其批准,才能处治。历代职掌略同。

 

()中央官职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8.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名称为三公。但朝代不同、时期不同,因而三公之官名称不同,职掌也不同。()

点拨 三公,始于周朝,或以司徒、司马、司空为三公,或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西汉初,称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沿用秦制。东汉改名为太尉、司徒、司空。唐宋沿用此称。明清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但已无实际职权,只用作大臣的最高荣衔。

19.太师,始于商代,西周为三公之首,原为高级武官,军队的最高统帅。春秋时晋楚沿用,战国后废,汉代时置,后又废除,位在太傅之上。()

点拨 历代相沿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

20.司徒,三公之一。春秋时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制定贡赋。汉时,主管教化,后世沿用。隋唐三公参议国事,但仅为虚衔。()

点拨 宋代司徒为宰相等官的加官,明清时别称户部尚书为大司徒。

21.御史大夫,秦汉时仅次于丞相的中央最高长官,主要职务为监察、执法,兼掌重要文书图籍。晋以后,多不置。隋唐以后虽置,但与汉制不同。()

点拨 西汉三公之一,隋唐以后与汉制不同,专掌监察、执法,为御史台的长官。明洪武中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御史大夫之职废除。

22.枢密使,唐代宗时以宦官掌机密,其后掌权的宦官以枢密使的名义干预朝政,至唐昭宗时开始改为士人任职。()

点拨 宋代,为分宰相之权,以枢密使掌兵权,称为执政,其地位仅次于宰相。

23.中书令,历代多为宦官担任,负责宣诏命。(×)

点拨 中书令,汉武帝始置,西汉后期改为中谒者令,魏晋为中书省的长官之一。南北朝时期,中书令多为有文学名望的人。至唐代,非有特殊资望者不授此官。宋制略同。元代中书令权位尤重,明代废。司马迁获刑后,曾任此职。

24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

点拨 宰相的别称。唐代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实为宰相。以他官居宰相职位的,有参议得失”“参知政事等名目。宋代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另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皆曾任此职。辽、金、元三代相承,明代废。元代行中书省也设参知政事,为行省的副长官,简称参政

25.尚书,始置于战国,历代相沿,是执掌文书的官员,因尚书在皇帝左右办事,掌管文书奏章,地位很重要。()

点拨 魏晋以后,尚书事务益繁。隋代推行六部,唐代更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从隋唐开始,中央首要机关分为三省,尚书省即其中之一,职权更为重要。

补充: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起草诏书审核诏书执行政令(决策、审核和执行)

 

26.侍郎,本为宫廷的近侍,东汉以后,为尚书的属官,初任称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

点拨 自唐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最高长官之副官,地位渐高。

故事

和珅不紧不慢的说:哎呀,纪侍郎,这是何物啊?是狼(侍郎)是狗啊?,旁边的御史大人赶快跟上说:侍郎,是狗。,众人开怀大笑。

纪晓岚就说:和大人,和尚书,做了这么大的官,是狼是狗,这都分不清吗?那我可得教教您了,是狼是狗,你要看狗尾巴,下拖的是狼,上竖(尚书)的是狗,记住了尚书是狗。

御史大人说:狼吃肉,狗吃粪,这个东西它吃肉,侍郎是狗?

纪晓岚然后回应:奥哟哟,原来是御史大人啊,御史大人刚才言有不当之处啊,狼性固然吃肉,但是狗也不是不吃,它是遇肉吃肉,遇屎(御史)吃屎啊!御史吃屎!”

 

27给事中,为将军、列侯、九卿等的加官,给事殿中,备顾问应对,讨论政事。明代在各部负责抄发章疏,稽查违误。()

点拨 秦代始设,西汉沿置,东汉废,魏复置。为将军、列侯、九卿,以及黄门郎、谒者等的加官,职责是给事殿中,备顾问应对,讨论政事,其性质如清代的内廷行走。晋代成为正式官职。

28.自东汉始,尚书省成为行政的总负责机构,因事务繁多,便分曹办事,后来曹变为部,至隋唐定为六部。()

点拨 隋唐时期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的正、副首长分别为尚书侍郎。部下设司,司的正副首长分别为郎中员外郎

29吏部,属六部之一,掌管文职官吏的任免、考绩、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

点拨 除吏部外,其余为户部,管理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掌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掌全国军政;刑部,掌刑法、狱讼等;工部,掌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六部制一直沿袭到清代。

30.我国战国时代中央就设有监察官,称为御史,一直沿袭至清代。主要职责是对百官进行纠察弹劾。()

点拨 战国时代中央设有监察官,西汉时建立了独立的监察机构——御史府,后改称御史台。历代御史台的长官称御史大夫御史中丞等。明代把御史台改为都察院,长官为左右都御史,清代沿袭。

31补阙原意为补救过失,在唐代属于门下省。主要职责是对皇帝进行规谏,大事可以廷议,小事则上封奏,并举荐人员。(×)

点拨 唐代门下省称为左省,中书省为右省,故补阙在门下省为“左补阙”,在中书省为“右补阙”,与拾遗合称遗补

32.翰林院是中国古代以文学供奉宫廷的官署,随时准备给皇帝讲经论典或作辞赋,或草拟诏令,或应和文章。()

点拨 封建皇帝有文学侍从,汉代的文章经术之士待诏金马门,没有官号。唐代设翰林院,唐玄宗另建学士院,入院的称翰林学士;宋代改称翰林学士院;元代成立翰林兼国史院;明清称翰林院

33.我国历代都有史官。掌文史星历,兼管国家图书。虽然名称各异,但职能大体相似。()

点拨 周代称太史;秦汉称太史、太仆、太祝;魏晋南北朝称著作郎。唐代设史馆,以他官兼任史馆修撰,由宰相兼修国史,另设修撰、直馆等官。元代把史馆并入翰林院。明代并其职于翰林院。

 

()地方官职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34.秦统一后,郡县制正式形成。郡的长官称郡守,由朝廷任命。郡县制成为后来各个朝代地方行政单位的基础。()

点拨 下设,县内以十里为一,十亭为一

35.汉承秦制,郡的官制跟秦基本相同,只是把郡守改称为太守。汉代和郡平行的还有,也称诸侯王国,设官仿中央。()

点拨 吴楚七国之乱后,为了削弱诸侯王国的势力,便把的职官加以裁削。

点拨 隋废郡存州,州的长官除国都长安所在地的雍州称,其余均称刺史。唐代沿置,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动。

37.唐初中央派官员出巡各州,监察地方行政,称为黜陟使,有权罢免或提升地方官吏。职权和汉代的州刺史相似。()

点拨 黜陟chù zhì使,唐朝官名,是贬斥、废除的意思;指晋升。黜陟指官吏进退升降。黜陟使即是对地方官吏进行考察,并将其政绩情况上报更高一级的部门,提出推荐或贬黜的建议,以便朝廷对官吏的职务升迁或贬黜。

38.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

点拨 唐玄宗时,为了防止外族侵略,聚边境数州为一镇,设节度使,总揽一方军、民、财政和监察大权。他们割据一方,形成了[fān]镇割据的局面。

39.宋代的州由中央派官员前往管理,称为知州。跟州平行的还有府、军、监,设官和州大致相同。()

点拨 宋以朝臣充任各州长官,称权知某军州事,简称知州。权知意为暂时主管指该地厢军,指民政。明、清以知州为正式官名,为各州行政长官。

40宋代的一个行政单位,以经略安抚使为长官,设转运司掌管财政,以转运使为长官。()

点拨 转运司下设副使和判官;设提刑司掌管司法,以提点刑狱公事为长官;设提举常平司掌管赈灾及盐铁买卖,以提举常平使为长官。

41明初把行中书省改称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长官为左、右布政使,掌一省之政。()

点拨 明初,沿元制,于各地置行中书省(即行省)。明洪武九年撤销行中书省,以后陆续分为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分管全国府、州、县,每司设左、右布政使1人,与按察使同为一省的行政长官。

42.巡抚是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别称抚院”“抚台”“抚军()

点拨 巡抚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名。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主管一省军政、民政。地位略次于总督。

43.都督,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长官亦称都督,相当于节度使或州郡刺史。()

点拨 都督是中国古代军事长官的一种,兴于三国,其后发展成为地方军事长官,明以后成为中央军事长官。民国初年各省也设有都督,兼管民政。

44提督为武职官名,负责统辖一省陆路或水路官兵。()

点拨 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提督通常为清朝各省绿营最高主管官,称得上封疆大吏。以职能分,可分为陆路提督水师提督

45.明清省下设道,长官是道员,称分守道、分巡道,俗称道台。道下有府有州,府州的长官称知府、知州。()

点拨 清代各省设道员,或有专责,如粮道、河道、茶马道等,或作为布政使、按察使的副使。根据清代的官阶制度:道员(道台)是省(巡抚、总督)与府(知府)之间的地方长官。

46.知县为一县的最高行政长官,仅管理一县行政,无权管理兵事(×)

点拨 是主持的意思,唐代称佐官代理县令为知县事,宋初用中央官员知某县事,简称知县有戍兵驻县,更兼管兵事。明正式将知县用为一县长官的名称。清沿用不改。

 

()官职任免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47征、辟、任、除、拜、授、迁都是指任用官员,用法相同。(×)

点拨 皇帝特聘官府或高官聘用又称,指高官保任其子弟为官,也指委任官职;除旧官,任新官之意,就是改任“拜”“授”正常授官,有时是平级调任,有时是升职;一般专指官阶提升。

48转、徙、、入这几个词有时是平级调任,有时是升职(×)

点拨 这几个词都指官员调动,其中“转”“徙”泛指调动,专指调离京师,有时有贬官之意专指调入京师。

49.古代任官,还有摄官、兼官、加官的制度。是代行职守;指兼职,以低职兼高职为,以高职兼低职为(×)

点拨 汉代以低职兼高职为,以高职兼低职为;而到了唐宋,以低职兼高职为,以高职兼低职为。加官,升官,于原有官职外,兼领其他官职。

50罢、免、解、黜、夺、放、贬、谪、左迁都是指官员的降级免职,其中罢、免、解、黜、夺指解除职务,贬、谪、左迁指降级。()

点拨左迁,降级使用,贬官。古代,右表示高贵的位置,左表示较低的位置,故左迁贬官降职迁谪侧重于,即降官远调罢、免、解、黜、夺指官员因过失而解除职务贬、谪指因过失而降级流放、放逐义,从色彩上讲,是贬职

褫夺chǐ duó剥夺衣冠革除功名

 

51起复“夺情”都是指古代官员守丧期满后,被重新任用,回到原职。(×)

点拨 起复是指古时遭父母丧的官员守制尚未满期而应召任职,或是降职、革职及致仕之后被重新任用

夺情是指官员服丧期未满而应朝廷之召出而任职,或指朝廷要员经皇帝特准,不必去职在家守制,以素服办公,不参加吉礼。

52缙绅搢绅,指官绅的装束,也用作官宦的代称。()

点拨 缙绅   原意是插笏(古代朝会时官宦所执的手板,有事就写在上面,以备遗忘)于带,旧时官宦的装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缙,也写作“搢”,。绅,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带子

类似的还有簪缨,是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用来把冠固定在头上,因此也用作官宦的代称。还有冠盖指仕宦的冠服和车盖,也用作仕宦的代称。

53终养又称归养,是指因父母或祖父母年老或病重而辞官侍奉。()

点拨 如《陈情表》中的李密就是因祖母病重而愿乞终养

  

二、古代礼仪

我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礼仪还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类。

 

()政治礼仪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冬至之日,最高统治者都会祭天,因为君权神授,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一直延续到清代。()

点拨 周代人崇拜天,是从殷代出现的上帝崇拜发展而来的。古人首先重视的是实体崇拜,对天的崇拜还体现为对月亮和星星的崇拜。所有这些具体崇拜,在达到一定数量之后,便抽象为对天的崇拜

2.夏至之日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土神、谷神、社稷等。()

点拨 汉代称地神地母,说她是赐福人类的女神,也叫社神

3.在古代,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点拨 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

4封禅在都城的城郊祭天、祭地的盛典。历代好大喜功的帝王都给予特别的重视。(×)

点拨 封禅[fēng shàn]专指在泰山的天地祭祀。《史记·封禅书》:在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在泰山下小山上辟场祭地,报地之功,故曰

5相见礼是我国古礼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相互见面时的礼节。常见的有趋、拜、拱手、作揖、唱喏、长跪、鞠躬、寒暄、叉手等。()

点拨 相见礼中,下级向上级拜见时要行拜见礼;官员之间行[yī]拜礼,公、侯、驸马相见行两拜礼,下级居西先行拜礼,上级居东答拜。

6.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拜见君主则面北,因此北面有臣服于人之意。()

点拨 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作南面称臣叫作北面

7.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仪式称朝仪,是体现一代帝王之尊及典制完备的重要标志,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点拨 各朝对朝仪都有严格的规定和等级区别。一般规定: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并以东为上其他臣子面向北站在西。朝仪之位已定,天子和臣子行揖礼,礼毕退朝,后世泛称人臣朝君之礼仪为朝仪

8稽首,是古代汉族的一种跪拜礼,稽首与顿首、空首不同,一般说来,稽首是臣拜君之礼,顿首是国君回礼臣下之礼,空首是地位相等者互拜之礼。(×)

点拨 

顿首是地位相等者互相之拜,空首是国君回礼臣下之拜。三者均为九拜之一。

稽首qǐ shǒu),九拜中最隆重的见面礼节,施礼者跪下后头碰到地面并且要停留一会。   停留;迟延

顿首,施礼者跪下后引头至地,稍顿即起,是拜礼中次重者。

空首,施礼者跪而拱手,头至手而不至于地。

9.古代诸侯会定期朝见天子,叫朝聘。每年派大夫朝见称为小聘;每隔三年派朝见为大聘;每隔五年亲自朝见为()

点拨 朝聘,古代诸侯亲自或派使臣按期朝见天子。朝是诸侯国君主朝见周王聘是诸侯国间有事故彼此派遣卿大夫存问。朝见或聘问有一定仪式。

 

 

()生活礼仪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0.古代官员遇父母之丧,必须请假回家守孝,这叫丁忧;服丧期满除去丧服,谓之服阙()

点拨 守孝又称守制,官员在这期间(三年,实际为二十七个月)必须离职。服阙终了之意。

11.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要在宗庙中行冠礼。因为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但体犹未壮,所以称作弱冠,后弱冠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点拨 古代的不同于现在的帽。古人留长发,平时把长发在头顶盘成发髻,冠是用来笼结头发的。先秦时期,冠是贵族头衣(即帽子)的统称,老百姓没有资格戴冠,只能用巾。

12.古代女子年满十五要行笄礼结发加笄,取。将头发梳成发髻,盘在头上,以区别童年时代。()

点拨 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

13.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称为家祭()

点拨 唐代即有人制定家祭礼仪,相沿施行。宋代陆游有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4.古人在祭祀前沐浴、更衣、独居,以示虔诚。这些活动叫斋戒。斋戒时要求五思,主要是为了使思想集中、统一。()

点拨 致斋三日,宿于室内。五思,思其居处、笑语、志意、所乐、所嗜。又称散戒散戒七日,宿于室外,停止参加一切娱乐活动,也不参加哀悼丧礼,以防止散思

 

三、姓名称谓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

点拨 有三种情况直称姓名:自称;用于介绍或作传;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2.号,与名和字没有根本区别,一般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点拨 名和字是由父亲或尊长取定,是由自己取定,这是其根本区别。号,又叫别号、表号。

3.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他地位很高的人)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点拨 谥号分官谥私谥。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等死后朝廷追加的称号叫官谥。一般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一种褒扬的评价,如称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也有表贬抑的评价,如隋炀帝的。官谥不授予平民。私谥是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由其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

4.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叫庙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

点拨 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一般称太祖或高祖,以后的嗣君则称太宗、世宗等。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

5.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一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作改元()

点拨 同一个皇帝在位时也可改元,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元。明朝自第一代皇帝朱元璋开始,包括明、清两代,皇帝不论在位时间长短,大多只用一个年号,如明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也有用两个年号的,如明英宗朱祁镇、清太宗皇太极。

6郡望表示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名门大族。如韩愈虽是河内河阳人,但因昌黎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

点拨 郡望一词,是的合称。是行政区划,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或范围内的名门大族。

7.古代对已死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唐玄宗等。(×)

点拨 唐代以后,对已死的皇帝多称庙号;明清两代,也用年号代称皇帝,如朱元璋为洪武皇帝,朱由检为崇祯皇帝,弘历为乾隆皇帝。

8讳嫌就是避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古代避讳的总原则。如东汉为避光武帝刘秀讳,改秀才茂才()

点拨 古代臣下或晚辈不能直称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凡遇到和君主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则改用同义的字。除避君讳外,文人还避家讳,避讳中可以避单名,双名只避其一则可。地名、官名等也有因避讳而改变的。

9.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如豆蔻十三四岁的男子(×)

点拨 “豆蔻”是指十三四岁的少女。

其他如“襁褓”是未满周岁;

“孩提”是两至三岁的儿童;

“垂髫”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

“及笄”是女子十五岁;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

“不惑”是男子四十岁;

“知命”是五十岁;

“花甲”“耳顺”是六十岁;

“古稀”是七十岁,

“耄耋”是八九十岁,

“期颐”是一百岁。

10.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如古代天子之死称崩,太后之死称薨,朝臣之死称卒;张衡属大夫,故说永和四年卒()

点拨 据《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死曰,诸侯死曰,大夫死曰,士死曰不禄,庶人曰这是古代森严的等级制度的一种反映。

 

四、教育科举

()政策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科举取仕始于隋代,此前,选拔官吏主要是实行选士”“察举”“九品中正制度。()

点拨 选士,先秦时期,王室的公卿大臣基本是世袭,而中下层官吏则多是从这个阶层中选拔;两汉时期,主要是通过办太学培养博士弟子,或是皇帝公卿”“人才。察举始于西汉初年,汉武帝以后正式成为一种制度,由公卿列士、郡国守相在民间考察贤德才子,定期向朝廷举荐。

2科举即分科考试以取仕。始于隋唐,止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实行分级考试,有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点拨 隋文帝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隋炀帝设进士科;唐复设秀才、明法、明书、明算诸科,又有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科;武则天增加武举;宋以后均用儒家经义取仕;明清两代文科只设进士一科,每三年举行一次。

3举人在科举时代是指应举之人,是各地乡贡入京应试的一类考生,是没有学历的人。(×)

点拨 在唐代是没有学历的人。明清以秀才、举人、进士表示三级科举身份。乡试考中者称为举人(俗称孝廉)

()学校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4.中国古代历代各级官府都会直接举办管理学校,称为官学。由政府提供廪膳,选派教师,指定教材,监选生员。()

点拨 官学,与私学相对,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其中朝廷直接举办和管辖的属中央官学,如唐代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弘文馆、崇文馆,元明清的太学、国子监等。

5.在中国古代,学校都称为”“,主要是教授知识,为国家培养人才。(×)

点拨 夏代称学校为,殷代为,周代为。秦代以后这些称呼不再使用。

6.在宋代,主管教育的行政机关称为国子监,同时又是国家最高学府。()

点拨 国子监来源于国子学。由晋武帝设立,隋炀帝时期改为国子监。在唐代,国子监隶属于尚书省的礼部,下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宋代沿用此制。

7.我国古代藏书、校书、讲学的地方称为书院,主要是校勘经典、辨明典章、收罗人才。()

点拨 书院始于唐代,由唐玄宗开元十一年设立正修书院,后改称集贤殿书院。宋代书院大兴,不仅官府,就连私人也都能开设书院。其中以白鹿洞、石鼓、应天府、岳麓四大书院最为著名。

()古代学官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8.学官是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

点拨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9.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点拨 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国家最高学位名称。

10.学政,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

点拨 学政,全称提督学政,亦称督学使者,俗称学台。清代地方文化教育行政官。掌全省学校政令和岁、科两试。按期巡历所属各府、厅、州,察师儒优劣,生员勤惰。

11.教授,学官名。始于宋代,为讲解经义、掌管课试的一种文职官员。()

点拨 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宋代中央和地方的学校开始设教授。教授遂开始成为教师的称谓。当时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专业都设有教授。中国汉、唐两代太学都设有博士,教授学生,博士就是后来的教授。

()学生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2.中国科举时代,学校里的幼童称为童生(×)

点拨 明清科举考试,凡考试未合格,没被称为秀才以前,无论年龄大小,都称为童生,又称文童、儒童。

13.优秀的人才称为秀才,俗称相公,是一般儒生的通称。(×)

点拨 秀才,原为优秀的人才,汉代以后,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唐初有秀才科,后停废;宋代凡应举者皆称秀才;明清称府州县学生员为秀才。

14.科举考试中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唐代投考进士的考生随地方贡品解送入京赴试,称为解或解送,故后世称乡试为解试。()

点拨 乡试第一名为解元,即解送者中之冠,后历代沿用此称。

15.古代向朝廷荐举人才,泛称贡士,唐以后亦称科举制度为贡举。()

点拨 原指古代诸侯推荐给天子的士。唐、宋时,以州()、县科举考试(乡贡、乡举)中试者称乡贡士。明、清时,会试中试者统称贡士。

16.科举考试中,通过进士科考试,考中者称为进士。()

点拨 唐代进士科每年一次,凡中者皆称进士。宋代其他科逐渐名存实亡,唯有进士科最盛,举人贡举到中央应礼部试,尚书省列名发榜统称进士。明清时进士成为考中者的专称,举人在会试时考中成为贡生,再经殿试录取为进士。

17.科举考试中一甲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称为榜眼,第三名称为探花()

点拨 古代科举考试顺序:县州级考试叫童试,中者称秀才;省级考试也叫乡试,中者称举人;国家级考试叫会试,中者称贡士;经皇上亲自监考策问叫殿试,中者为进士,前三名为鼎甲三元,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

()教材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8.从汉代开始,把孔子编订的五经长期作为教学用书,后来被定为科举应试的标准用书。()

点拨 五经是指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的合称,是孔子为了教育学生,对所搜集到的古代文献典籍加以选择、修订和整理编订的。

19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一开始与五经是封建学校及科举考试的标准书。(×)

点拨 宋代升《孟子》为经,并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相配为四书。南宋朱熹对四书作了全面系统的注释,明清提倡理学,遂定朱注四书为必读书。科举八股文限制在四书词句中出题。故四书并非一开始就是科举考试的必读书,而是在宋元以后才成为必读书。

()考试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20.进士科是科举考试中最为重要的科目。宋以后其他科目多废,明清时仅存该科。()

点拨 进士科始于隋炀帝,主要考经学和时务策。因为进士科是常科,录取最少,考取最难,故此最为尊贵,地位亦成为各科之首。也因此,时人称进士及第者为白衣公卿。宋代以后其他科目多仅存空名,进士科遂成为科举制度中的唯一科目。

21.明清时期在各省省城,每隔三年举行一次乡试。因于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试、秋闱。考中者为举人,可参加第二年在京城举行的会试。()

点拨 乡试,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凡本省生员,经科考合格者,均可应试。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钦派。中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凡中式者均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

22.明清时期各省举人所参加的在京城举行的科举考试为会试,每三年一次,因在春季举行,也叫春试、春闱,因其由礼部主办,又称为礼闱。()

点拨 会试考中者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

23.科举时代最高一级的科举考试,因在皇宫内大殿上举行而被称为殿试,亦称廷试()

点拨 会试后再行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为状元,第二、三名分别为榜眼、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五、天文地理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观测和研究,并不是出于繁荣科学、促进发展的目的,而是为了从天象中得知上天对帝王的警示,得出吉凶的变化,从而趋吉避凶。地理,主要是我国古代历代的行政区划。

()天文历法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古人以天为干,以地为支。天干常用来表示次序,地支可用来表示时间。把天干地支依次组合,配成六十对,称为六十甲子()

点拨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天干地支组成了古代纪年历法。

2.阴历每月十五日称既望是每月望日之后的几天,这时候,月亮看起来很圆。(×)

点拨 既望指阴历十六日。苏轼《赤壁赋》有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七月既望即农历七月十六。

3.阴历每月初一称,每月最后一天称为()

点拨 庄子《逍遥游》中的朝菌不知晦朔句,就是说生命极短的朝菌不知道阴历三十到初一的时间变化。

4.古人以夜半为中心,把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也就是以夜半(子时)为三更,前后各有两更。现在常说的半夜三更本是指夜半子时,即11点至1点。()

点拨 古代计算时辰、时刻主要是依据木表和滴漏。木表又叫圭表,即在一个有刻度的圆盘中心竖一个标杆,根据太阳的投影确定时刻。滴漏适用于夜间计时,用壶盛水,壶底有孔,壶中有一标杆,上有刻度,随着漏壶滴水,水位下降,即可以水位刻度计时。

5.古人认为恒星相互的位置是恒久不变的,所以就以恒星为背景,来观测日月以及金木水火土五星的位置。经过长期的观测,选择了黄道和赤道,即地球上的赤道作为标志。(×)

点拨 这里的赤道不是指地球上的赤道,而是指天赤道。

()地理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6.古代文章中的江河多专指长江、黄河。()

点拨 如《史记·鸿门宴》中的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此句中的即专指黄河。

7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的地区,又称江左。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点拨 如《夏日绝句》中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8.关内,指山海关以西地区,四川康定以东地区,甘肃嘉峪关以东地区;关外,指山海关以东或嘉峪关以西或居庸关以北一带地区。(×)

点拨 汉朝前,特指函谷关,明清时以至现在多称东北三省为关外

9.因为西有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故四关之中取名为关中。再加上陕北高原和秦岭两道天然屏障,使关中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点拨 项羽破秦入关,把关中之地分给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故关中也称三秦。如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10朔漠原指北方沙漠地带,有时也泛指北方。()

点拨 如杜甫《咏怀古迹(其三)》中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11.秦汉前古代越族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各部落各有名称,而统称百粤,也叫百越()

点拨 如《过秦论》中的南取百越之地

12九州”“海内都是我国古代的旧称。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海,因此称国境以内为海内()

点拨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3中原中州、中土,是区别于边疆地区的说法。狭义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点拨 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中的中原特指当时沦陷于金人的淮河以北地区。

14塞外又名塞北,古代指外长城以北,即今内蒙古、甘肃和宁夏的北部及河北外长城以北等地。()

点拨 塞,指要塞,万里长城当然是最大的要塞。所以塞北即指万里长城以北,也称塞外。其中塞有边界之意,意指历史上汉族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部落的分界线。不同时期的塞北位置也不一样。

15阳关,一般指西汉所置,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古董滩附近的阳关,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

点拨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西出阳关无故人即指此。

16少陵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部。汉宣帝许后葬于鸿固原,因其陵小于汉宣帝的杜陵,故称少陵()

点拨 唐代诗人杜甫曾居于陵西,并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17长安是我国古都之一。汉高帝五年置县,七年定都于此。汉城在今西安西北,周围二十五千米。唐末迁都洛阳后,在长安旧城北部改筑新城,即今西安城。()

点拨 西汉、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和唐朝等均定都于长安。

六、传统节日

()春节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最初的含义来自农业。古时候,人们把谷物的成长周期称为。夏商时期产生夏历,夏历把月亮的圆缺周期称为,一年被分为十二个月。()

点拨 中国原始农业社会时期,在耕作的长期实践中,发现了四季交替的周期,同时观测出天体运行与地上农作物生长之间的规律,即所谓观象授时。在两三千年前的夏、商、周时期,就已出现了以北斗斗柄所指星象位置的变化,用干支纪年、月、日的办法。这就是历法的雏形。

2二十四,扫房子,按民间说法,因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

点拨 过年的习俗还有祭灶、贴春联、贴年画、除夕守岁、放鞭炮、吃饺子、拜年、给压岁钱等。

()元宵节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3.元宵节,为每年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求好的收成。()

点拨 元宵节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佛事活动,东汉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活动,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后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另一种是道教活动,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日称为上元节,把七月十五日称为中元节,把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节,此三者合称三元。人们在正月十五日用燃灯来表达对幸福、平安的祈求。

4.元宵节时吃元宵是我国由来已久的习俗。元宵,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

点拨 元宵节的习俗还有赏花灯、猜灯谜、舞龙灯、迎紫姑、走百病等。元宵节让人产生家园之感,种种仪式和庆典中,体现了天人共舞、万物祥和的情景,让人感知宇宙一体、幸福快乐的情怀。

()清明节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5.清明节的得名源于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据传为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仿效。()

点拨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本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代表着春耕春种的时节,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节的日子接近,而寒食节是民间禁火扫墓的节日,后来人们渐渐地把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而寒食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

6.清明节除了祭扫外,还有插柳的习俗。是宋代寒食冠礼的遗存,春季妇女戴柳,表现出对青春年华的珍惜和留恋。()

点拨 清明还有荡秋千、蹴鞠、踏青、放风筝等习俗。清明节是一个今人与古人、生者与逝者、现在与过去、人与人之间进行多重沟通与交流的特殊时刻,饱含着中国人对生与死的哲学思考和对人间大爱的珍视呵护,以及对人生价值的道德判断。

()端午节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7.阴历五月初五为端午。端午节还有一种说法是纪念春秋时吴国被无辜杀害的功臣伍子胥的日子。后来,经历代帝王出于宣扬忠君思想的目的而大力弘扬,大多数人都以为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

点拨 ,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称初五。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端午习俗主要有赛龙舟与食粽子等。

8.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源于屈原投汨罗江后,人们纷纷划着龙舟,把糯米和面粉饼子投入江心,避免鱼虾咬吃屈原的尸体。()

点拨 端午节是古代百越地区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在春秋之前已有以龙舟竞渡形式敬龙神的习俗。随着历史的演变,形成了延续至今的端午节文化。

 

()中秋节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9中秋,顾名思义,就是时值秋季的正中,指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晚上,月圆桂香,全家团圆,吃月饼、赏月、祭月。()

点拨 中秋拜月、吃月饼的习俗,表现了人们对团圆的渴望,对祖先或身处远方亲人们的思念,感念天地对丰收的恩典和对生命的养育之恩。

()重阳节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0.《易经》中把定为阴数,把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

点拨 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汉朝时期,民间广泛流行佩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唐朝时期,重阳节作为三令节之一被官方正式确定下来;明朝时期,每逢九九重阳,皇帝也开始加入登高览胜的行列;到了清代,重阳节的习俗更为丰富多彩,有登高、赏菊、插茱萸、饮菊花酒等。

七、古籍文化

()史书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以纪传体、编年体的体例记载帝王政绩、王朝历史、人物传记和经济、军事、文化、地理等诸方面的史书叫正史()

点拨 正史除少数是个人著述,如司马迁的《史记》、范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等,大部分是官修的。其他还有私史和野史。

2.《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翔实的编年体史书,据说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点拨 《左传》主要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活动,也记叙了当时重要政治人物的活动和言论。同时,《左传》也是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人物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善于用简笔勾勒战争场面,生动畅达。

3.《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料汇编,据说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点拨 《国语》记载了上至周穆王,下迄鲁悼公的514年间的历史。通过对话的形式,生动地描述了不同国家、不同阶层的历史人物,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时代的社会风貌,具有较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

4.《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时期的司马迁撰写。《史记》不仅是我国重要的历史典籍,也是我国史传文学的集大成者。()

点拨 《史记》中的文章对于魏晋小说、唐宋古文,甚至宋元戏曲,都有很大的影响。《史记》是中国文学重要的源头。

5.《汉书》又称《前汉书》,与《后汉书》《史记》《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也是研究西汉历史的基本文献。()

点拨 《汉书》开创了我国断代纪传表志体史书的先河,奠定了修正史的编例。

6.《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

点拨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作品、作家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7.《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自周初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305篇诗歌。()

点拨 《诗经》以其现实主义精神,广泛而深入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开创了中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先河。

8.《楚辞》是一部屈原所作的诗歌总集,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因此,屈原也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鼻祖。(×)

点拨 西汉时,《楚辞》由刘向编辑而成,以屈原的作品为主,也收集了楚人宋玉和汉代的作品。作品具有极为丰富的想象力,多采用铺陈、夸张的手法,抒情色彩鲜明浓郁。

9.《乐府诗集》是继《诗经》之后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词的著名诗歌总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

点拨 乐府是由官府名称变成的诗体名称。原来是掌管音乐的机关,最早设立于汉武帝时,南北朝也有,主要负责制作乐谱、收集歌词和训练音乐人才。其内容一部分是由文人专门创作的,一部分是从民间收集的。

10对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有着特殊意义,是《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的并称。()

点拨 《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是我国古人对诗歌甄选的最高标准,故以风骚并举。

11三曹是汉魏之际(建安时期)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的并称。三曹中曹植的艺术成就最高。()

点拨 三曹以其政治地位和文学成就影响和左右着当时的文坛。他们向乐府民歌学习,打破了两汉以来辞赋独盛的局面,使诗歌成为当时文学创作的主要形式。

12竹林七贤是魏晋年间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和刘伶的并称。他们的创作风格各有不同,但都表达出了对当时的恐怖政治和绮靡之风的不满。()

点拨 《魏氏春秋》中说此七人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政治上,由于竹林七贤不与司马氏朝廷合作,最后分崩离析。先是嵇康被杀,阮籍佯狂避世;王戎、向秀投靠司马朝廷,刘伶佯狂放浪,阮咸遭贬,自此各散东西。

13元白是唐代诗人元稹、白居易的并称。他们都是新乐府运动的主要人物,树起了一面通俗诗派的大旗。()

点拨 新乐府运动,诗歌革新运动,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倡导,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故名。

14三苏是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并称,又有老苏、大苏、小苏之称。三人中,苏轼的文学成就最高。()

点拨 苏轼,诗、词、散文、书、画均出类拔萃,在当时的文人中声誉极高,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苏洵和苏辙长于书策散文。三人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宋代文人的并称还有苏黄(苏轼、黄庭坚以诗并称)苏辛(苏轼、辛弃疾以词并称)周柳(周邦彦、柳永以其词作的情意缠绵并称)周姜(周邦彦、姜夔以格律新调并称)等。

()文学体裁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5是一种古代文体,因起源于战国楚地,故称楚辞。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

点拨 辞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比较灵活自由,又比散文相对整齐,句中多以字来使语气和谐,帮助表情达意。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16这种文体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叫骚赋;汉代称为辞赋;魏晋以后,赋的风格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骈赋;唐宋以后,以散文形式写赋,称文赋()

点拨 赋,讲究文采和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例如《阿房宫赋》《赤壁赋》。

17.诗歌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的文学体裁。凡诗都要讲究格律,即在诗篇中对句数、平仄、押韵等都有严格的限制。(×)

点拨 中国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以”“”“为载体的古诗,也称古风。古体诗是唐代格律诗产生之前的诗歌,主要包括《诗经》《楚辞》、汉乐府及汉魏六朝诗歌。每句有几个字即称几言古诗,这种诗不大讲究对仗、平仄、押韵等。初唐之后的近体诗的创作要求才有严格的限制。

18是一种兴于唐代盛于宋代、按谱填写、可以配乐歌唱的韵文形式。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

点拨 表示音乐性的谱子叫词牌(一剪梅”“卜算子”“满江红)。不同的词牌在词的句数、每句的字数、每字的平仄上都有规定。一般来说,词牌并不是词的题目。词,按字数多少,五十八字以内的叫小令,五十九字到九十字的称中调,九十一字以上的称长调

19通常指一种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的韵文形式。和词一样,都是配合音乐的长短句。因此,又有词余、乐府等别称。()

点拨 有南曲和北曲之分。通常我们所说的是指以中州(河南)音为主的北曲。有剧曲(杂剧)和散曲的分别。剧曲是剧中主角带科(动作)(道白)的、由几套曲子构成的戏曲唱词;散曲不带科白,与词的性质相近。

20事略是一种记叙某人生平事迹的散文文体,又称传记文。多采取叙述、描写等手法,生动地展示人物的生平、风貌。()

点拨 汉代司马迁所著《史记》,开创了纪传体文学的先河。

21.奏议文是臣子向帝王进呈的奏章,往往有”“”“等形式。含规劝义;含分条陈述义;多用以陈情。()

点拨 如《谏逐客书》《论积贮疏》《出师表》等。

22.戏曲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等各种因素而以音乐和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总体性的演出艺术。其中的文学艺术主要是指各种具体样式的戏曲剧本,包括情节、结构、关目(戏曲术语,指情节的安排和构思)、宫调、曲牌、文辞、声韵等。()

点拨 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

23.杂剧是起源于宋代,发展于元代的一种戏剧形式,也称北曲杂剧或元曲。其基本角色有四类:旦、末、净、杂。()

点拨 元杂剧有如下特点:第一,一般来说,一剧一本;第二,一本四折;第三,有宾白(韵白、散白)、唱词、科介(动作、表情);第四,基本角色有四类——(女性角色)、末(男性角色)、净(刚烈豪强或滑稽人物)、杂(其他角色)。每类更有细致的区分。

 

八、生活文化

()服装、家具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冠,一般是贵族男子才能使用的头衣(指帽子)。通常只覆盖发髻的部分,有些冠会有冠梁,覆盖住一部分头顶。()

点拨 古代贵族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在亲人和乡贤的祝福下,将头发梳起来,并带上冠固定头发,以示从此就是成年人了。男子年满二十则称为弱冠

2.冕,是大夫以上,包括天子、诸侯、卿、大夫四个阶级的人才能佩戴的礼帽。顶上有一个长条状的板子,前后伸出,叫作,两端坠着玉珠串,称作()

点拨 旒的数量、颜色,甚至旒绳的颜色都有细致的规定,马虎不得。

3.笄,是簪的古称。指将头发梳起来,用笄固定住。古代女子十五岁则被称作及笄()

点拨 笄簪并不是女子专用的,男子虽然戴冠,也需要用笄簪将发髻和冠固定住。

4.古代将上下身分为两件的衣服总称为衣裳,这里的是两个词,指上身的衣服,指下身的衣服,也叫()

点拨 女子服饰中,短上衣叫。把裙子穿在襦外面,就成了襦裙。在裙子外面又加了一件上衣,叫作,以袄掩裙,袄可长可短,在明代最为常见。

5短褐是用兽毛或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不但重、无光华,而且不暖。对地位低下的人来说,则为平时所穿的衣服,因此短褐成了平民的标志。()

点拨 汉服的一种,是对古代寻常百姓所穿的一种服装的称呼,又称竖褐”“。用粗布做的上衣下裤的男装,上衣长度一般在臀部和膝盖上下。

6.中国古代以宽袍大袖为高贵的象征,只有隋唐时期,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窄袖才流行一时。()

点拨 袖,又称,古语联袂就是手拉着手,一同做某件事的意思。挥袂则是挥手的意思。由此可见,古代常常用来代指手。

7是跪坐的时候用的垫子。中国人最初是席地而坐的,坐的时候,比较庄重的坐姿是跪坐。()

点拨 比跪坐更加恭敬的坐姿是长跪,坐时伸直腰股,两膝着地,臀部离开足跟。

8.床,是席子以后最早出现的家具。一开始,床极矮,古人读书、写字、饮食、睡觉几乎都在床上进行。还有一种矮榻常与床并用,故有床榻之称。()

点拨 《孔雀东南飞》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中的指的是坐具。和这种矮床配合用的家具有几、案、屏风等。魏晋南北朝以后,床的高度与今天的床差不多,成为专供睡觉的家具。

()饮食、器具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9觥筹其实是两样不同的东西。是古代一种椭圆形,三足或四足的盛酒器,上部或侧面有提梁。本是竹片或木片,用来计数,华丽些的也可以用象牙等珍贵材料制作。后来成为在喝酒的时候用以计数的工具。()

点拨 觥的样式非常华丽,盖子都被做成龙、象等大型动物的样式,腹部也雕刻着复杂的花纹。这种酒器均由青铜制成,只有商代和西周初期流行。除了觥之外,还有爵、角、斛、尊、壶等与酒相关的器皿,按功能不同,可以分为贮藏器、盛酒器和饮酒器三种。筹,本是竹片或木片,用来计数。仅仅喝酒未免无聊,于是古人在喝酒时会进行比赛,制定规则,按照输赢喝酒。所谓射者中,弈者胜都是为了确定喝酒的数量和顺序而进行的比赛,而酒筹在比赛过程中被用来标记数量。

10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中的是用于煮肉和盛肉的,当时的肉食并不切成小块,一般是几大块或直接全煮,因此鼎比较大。()

点拨 鼎有圆形三足和方形四足两种,现存的鼎中,最著名的要数后(原写)母戊鼎。青铜鼎非常贵重,非大贵族不能使用。

11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中的是一种竹制或苇制的盛器,古代用它来盛饭。()

点拨 语出《论语》,孔子以此称赞颜回安贫乐道。

()交通出行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2.在中国周代,马车就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普及。根据马的数量,可以对车有不同的称呼:就是两匹马并列驾车,就是三匹马驾一辆车,就是四匹马驾一辆车。()

点拨 据说天子驾六,只有天子才能乘坐六匹马拉的车子。由于四马驾一辆车最为常见,所以用来代指马车。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表示说出口的话,即使是驾着一辆四匹马拉的车子也无法追回来。

13.古代的轿子叫肩舆或腰舆,其区别是肩舆上肩抬,而腰舆抬在腰间。最早叫,本来是人推的车,后来成为专用的车或者轿子。()

点拨 杜牧的《阿房宫赋》中说别国的妃嫔媵嫱”“辞楼下殿,辇来于秦,可见当时的还不是皇帝专用的。

14.苏轼和苏辙两兄弟,均以和车有关的字为名。是古代车厢前面用作扶手的横木,是车在泥土路上碾过的痕迹。()

点拨 没有的车是不完整的,苏洵是希望苏轼学习的特点,不张扬,却不可或缺。至于,十分不起眼,甚至根本不算车的一部分,但如果翻车了,车辙丝毫不受影响,苏洵希望苏辙能像车辙一样,即使不起眼,却能免于灾祸。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