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如何保持好的学习力

发布于 2021-10-13 21:23

写在前面

2021年三村乐活紧随教育的变革在 “幼小衔接”话题季度活动之后,推出了第4场分享活动“双减政策下如何保持好的学习力”。此话题引起了激烈的反响,今日收录分享活动的精华内容,一起回顾活动盛况。


A:在双减政策的促使下,做为家长的我们如果因此被焦虑压倒,试想一下这种焦虑是否会传递给我们的孩子呢?如果这样长此以往,对我们的孩子,带来的会是什么?

因此我们倒不如转念一下,正好有机会想想除了“提高成绩,考上大学”的学习目标,我们究竟想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我们希望他们具备哪些能力呢?

在0-6岁的教育领域中,我们经常提到这样一种教育理念,那就是“全人教育”。
全人教育的说法来自于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中认为:真正的学习经验能够使学习者发现他自己的独特品质,发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特征。

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就是“成为”,成为一个完善的人,是唯一真正的学习。而这正是全人教育的理论基础。
但反观现实,孩子的学习成绩几乎成为了一个唯一的标签。而孩子的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自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等能力都被弱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又怎能实现“全人教育”呢?

Q:回归家庭教育,我们要怎么做?

A:回到家庭教育上,如果你希望孩子善于表达,就多跟孩子沟通互动,聊天,尊重孩子的每一次表达。你希望孩子自信,就给与孩子足够的尊重与自由,肯定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如果你希望孩子能够爱读书,就尽可能的放下手中的手机,拿起书本,和孩子一起读书为孩子营造一个书香的环境。
此次双减政策,正是让教育回归学校,回归家庭。马云曾说:“云谷不想选学生,但是我们选家长。很多人担心现在不合格的老师很多,其实我认为不合格的家长更多。我们把教育当作主要的责任,但是不等于要对孩子负主要责任,负主要责任的是家长。”马云看到了家庭教育中“家长教育”的重要性,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期待我们群里的爸爸妈妈们都成为有准备的家长,而我们三村乐活也会陪伴大家一起做足准备,陪伴孩子成长。

此次三村大白书记还为大家推荐一本新书《硅谷超级家长课》。这本书给了书记很多新的启发,非常震撼。

Q:除了家长学习,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要怎么做才能保持好的学习力呢?

A:学习力等于成绩吗?显然不是。唯成绩论,适应过去工业时代的要求,像生产一个螺丝钉一样的生产着每个孩子。但未来,中国社会将进一步迈向更加文明的社会,需要的不再是螺丝钉,而是有思想、懂生活、有理想、幸福享受人生的人。


那在当前的育人模式下,想要保持孩子良好的学习力,就要注重培养孩子自驱力!
而培养自驱力,有两点最为关键!

第一点是,激发学习兴趣!

第二点是,养成自学能力!

1、激发学习兴趣:

有些孩子成绩不太好,于是家长给他报了很多辅导班。钱投了不少,时间也花了很多,但成绩依然不见很大的提升,就是因为他们对学习缺乏一种热情,越学越讨厌,越学越没劲,导致最后,学习完全没有动力!


因此,报不报班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持之以恒地去追求、去学习、去努力的动力,这才是我们最需要做的事情。
身为父母的我们,是否有和孩子心平气和地去探讨这些,去帮助孩子挖掘并支持他们的兴趣点呢?启发式提问就显得格外重要哦!
2、养成自学能力

中国有一句成语,叫做“顺势而为”,我们只有顺应时代的潮流,人生才会有更大的发展!

真正学习好的孩子,从来不是填鸭式喂养出来的。他们会主动思考,研究探索,从而自己找到答案!

对孩子来说,什么是“势”?
国家未来几十年,都会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强调人才的多元化发展,这就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势”。
 
这些通过现有的辅导班,填鸭式喂养、死读书、死刷题,是远远达不到的,因为它需要孩子知识面很广,能学会思考,还要有很好的动手能力,多去尝试和创新。

而教育改革,就是希望孩子从书山题海中拔出来,多一些时间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比如体育、画画、机器人、编程……让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也能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这样孩子的未来才有更多的可能性!

最后大家可以自检,问问自己:我的自学能力如何呢?我的孩子的自学能力如何呢?

Q:还有什么好书推荐吗?

A:李笑来的《自学是门手艺》。在知道双减政策之后,大白书记把这些内容分享给了她的儿子,有些认知还是越早知道越省时。

她和孩子分享时说:本来我们就没报补习班,本来计划三年级会加一些。但现在基本都停了,接下来如果学校你没有认真听,就只能靠回家自学了。要做好心理准备,别指望爸爸妈妈。我们也有新的要学的知识,不会陪你过一遍小学知识。

这样的过程不是对孩子放任不管,而是对于孩子而言,心理建设很重要,预防针要提前打起来。当然在孩子自学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会有沮丧,会有欣喜,我们可以做的就是用心倾听,及时鼓励,共同面对问题,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心在一起,始终陪着他。




丫丫主任



相关课程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