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落地,作为父母的你准备好了吗?

发布于 2021-10-13 23:49

情注九年 奠基一生

      秋季开学后“双减”政策正式全面落地,很多学校为了响应教育部“双减”号召,老师开始少布置作业,甚至不布置作业。这意味着,“双减”为家长减轻了孩子学习上的大部分负担,多少家长欢呼雀跃:终于解放了!终于实现了把孩子往学校一送就万事不愁的梦想了!这样的心理是正常的,毕竟谁都喜欢不劳而获,例如不用上班就有钱花,再例如不用管教孩子就能收获一个自觉学习的乖孩子。但这是不可能的,可以说,前者是做梦,后者是异想天开。因此,在后双减时代,家庭教育尤为重要。

     一个孩子将来优秀与否,往往离不开家庭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在“双减”之下,家长更要做好孩子的第一责任人。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该做出怎样的改变呢?

一、尽量确保家庭安宁

       我们的家庭环境,时刻影响着孩子的生命状态。家庭成员彼此和和气气,不急不慢说话,这样温馨的家庭环境,定能养出头脑清醒、积极乐观的孩子。

二、兴趣的重要性

       不少父母会遇到这种情况:孩子的成绩总是上不去,而你怎么为孩子好,孩子都不领情。不要吼骂孩子,陪孩子做些好玩的事。父母和孩子关系好了,父母的话和建议,孩子也渐渐愿意听了。学校里读书也越来越主动。

三、做好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可见,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严于律己,当孩子出现一些问题时,请先审视自己是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放下父母的所谓面子,先从改变自己开始。再就是加强父亲对孩子教育的参与程度,不要让袖手旁观成为必然。

四、别随便扣帽子

      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孩子10岁前,都是右脑性智力——思维方式是具象、感性、且发散的,最不擅长理性思维。

      孩子智力越高,能量就越大,也就越没办法忍受长时间安静坐着读书,在老师和家长看起来,就是更闹腾、更麻烦。

      这是孩子大脑发展决定的。不是孩子故意不学好,更不代表他未来都如此。

       父母能做的,就是适当引导、耐心等待,同时做好榜样,因为自律不是教会的,是孩子模仿会的。

五、立规矩要趁早
       家长要注重孩子的性格培养,最重要的一点,要让孩子学会“克制任性”。趁着孩子还小,给孩子立下学习规矩,并且严格执行,家长也要坚持原则,不要随意变化,让规矩来约束孩子,而不是家长24小时的管束。

 六、不包办代替
       孩子的自觉性差,有一部分原因是家长做的太多了,学习是孩子的事,家长不可过于包办。让孩子逐渐学会自觉学习,比家长事事包办要正确得多。

七、督促点到为止

       当家长发现孩子不愿意学习时,家长喜欢不停地嘱咐、提醒、督促。可这样往往适得其反,所以要用规矩来约束孩子,提醒孩子也要点到为止,自觉的孩子不是家长唠叨出来的,而是在孩子对自己负责中学出来的。
  八、不惯孩子拖拉磨蹭

     “双减”政策中对作业量也有了明确要求,很多孩子觉得反正时间多,作业少,可以慢慢写,结果玩着玩着,拖着拖着,到很晚才开始写作业。所以,父母可以趁着作业量减少,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对时间的管理,能够终身受益。

孩子出众的背后,都藏着父母的良苦用心。一位心理学老师说:“尽人事、听天命”,是为人父母最该有的觉悟。因为不管我们把多少生命献给子女,我们都不能完全控制结局。孩子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还取决于他们与生俱来的天性,还取决于家庭以外的世界……

与所有父母共勉。



通讯员:岳方方,王美琳

编辑:杨伟佳

初审:杨娜

终审:刘勇

地址:乌市沙区西山西街860号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