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 唐诗解读——杜甫之《秋兴八首》(其七)
发布于 2021-10-14 06:59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唯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注:
昆明池:汉武帝防南方外族,仿云南昆明滇池在长安凿池练海军,名目昆明池。
武帝旌旗:昆明池是练海军的,故说武帝旌旗。
织女:与下句的石鲸都是皆明池上的雕像。
菰米:俗名茭自,秋天开花结实如米。
鸟道:喻山高路绝,只有鸟才能飞到,这里指到四川的路。李白有诗:“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解读:
这首诗仍是在羁旅中回忆长安,专就昆明池来写,实则是借汉喻唐,这是唐代诗人惯用手法,内容从盛到衰,今昔对比,感慨系之。
昆明池水是汉武帝时开凿而成,本意是想在此训练水军,诗人开头说昆明池是汉时凿的,以喻唐朝象汉一样的强大繁荣,诗人十分幢憬这一过去了的繁华,似乎武帝的功业,昨日的繁荣还在眼前一样。因昆明池是练习海军的,故用上“旌旗”一词。诗人在此将汉武帝比作唐玄宗,不过他曾有诗云:“无复云台仗,虚修水战船”,可知玄宗皇帝也曾在昆明池中置战船,可这都于事无补,并没有阻止战乱的发生。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诗人笔锋一转,过去繁华的地方,现在冷落荒凉了,夜月之下,只有石雕的织女还在织布机上牵着虚张声势的机丝,实际描写了安史之乱给生产造成的破坏,在“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的情况下,那有织布的娇料。昆明池里还刻有石鲸,秋风吹来,水波拂动好象鳞甲在张翕一样,暗中点化“羌羊坟首,三星在膏”的诗句。
颈联写池中的花卉生物,菰米熟落了,却没人去收,让它沉腐在池里,风吹水动把沉滓泛起来象乌云一样,莲子成熟了也没人管,莲子掉了,只剩下粉红色的莲房,在冷露中垂头丧气。荒凉的气氛烘托够了之后,把诗意更推进一层。尊严不可侵犯的“至尊”天子,现在更惨,仓皇逃难,走向那道路艰险,只有飞鸟才能通过的四川,不知现在情况如何。说也可怜,堂堂天子竟然落到无家可归的地步,就像浪荡江湖的渔翁一样。
这首诗从今昔对比中隐含对造成这个悲惨局面是谁的责任的迫问。尽管离不开对李唐王朝的爱护,但有鞭挞。无一字哀愁痛苦,只把诗人想象的此时的昆明池的情景刻画出来,使人感到诗人对物盛而衰之象,不禁怆然于怀了。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