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容貌焦虑吗?

发布于 2021-10-16 16:22

心理学家 Paul Schilder 曾经提出过一个词:体像。体像是一个人对自己身体的审美和看法,当你觉得自己的身体不符合社会期待和自我期望时,就会产生焦虑。

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从别人的态度评价, 从广告营销里的模特,从社会推崇的审美那里,逐渐内化得来的。

而更甚者,外表和人格绑在一起,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毒逻辑。默认的潜规则是,只有身材好的人,才能和自控,实力,精英等标签联系在一起。而“白幼瘦”以外,是可耻的,因为那代表着懒惰、失败、无能......

这个时代,不止容貌内卷,万物皆可内卷。

成就感逐渐会被各种内卷的标准稀释,还没高兴很久,就又被逼着逃向下一个“安全区”。而阿德勒认为,要超越自卑,答案不在外界评价标准,而在于自己的内心。

方法1:把自己的短处看成长处

人不可能突然改变,哪怕外表改变了,内心的变化也需要日积月累。

所以,阿德勒认为,首先需要转换视角,用不同的观点来看自己,由此开始认同自己真实的价值,而不仅仅是外表容貌。

方法2:接纳真实的自己,并根据现实做计划

接纳自己,不是强行接纳自己。而是先放下自我攻击,能够不带评价地看见自己的想法。比如:我确实不是大家眼中的“美女”,但即使不成为美女,是不是也可以有自信的资本?

比如 ,有很多的钱,有很多可以信任的朋友,有令自己具备成就感的工作,无论是哪样,都能增加自信程度。

艺人渡边直美为了减肥,试过无数的方法仍然没用。于是她索性不管了,把所有精力投入到怎样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上。没想到,不减肥也爆红了。 

身高157,体重200斤,社交账户粉丝730万的她,和猥琐臃肿摆脱了关系,反而成为了时尚的代名词,一样能被其他人喜欢。

本来是短处的身材,换一个视角就成了独一无二的标志。本来是不受欢迎,但接纳自己之后,反而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风格。

方法3:拥有不连续的勇气。

没有一个复杂的生活问题,能通过单一的途径去解决。生活总是有不如意的时刻,因此迷茫,跟风,焦虑,也是正常的。

一下子解决不了大问题,那就从小事入手,没有勇气就躺平,勇气来的时候就努力一下。当我们能平常心面对自卑,受到外貌营销陷阱和他人目光的影响,就会降得微乎其微。

自信如果没有天生,那就后天制造,我们一直陪着你。

- The End -


24小时公益心理热线
0351-7565333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