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解惑 | 自我意识是怎样形成的?何时开始形成的?人是不是出生智商就不同?
发布于 2021-10-16 17:12
问道解惑
——达照法师答疑
问:法师您好,我问一个比较困惑我的问题,因为我们现在的自我意识,因为人的身体总是有寿命的,有感觉能看到能听到,所以才会有这个自我意识。那如果身体消亡了的话,可能自我意识也跟着消亡了,然后有时候会客观地看待一下,自己觉得这是一个会消亡的——外面的世界有可能一瞬间就没了。那么想问的问题就是说:这人的自我意识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形成的?它是怎么样的一个机理形成的?还有个问题:人是不是生出来就会带有不同的灵性,就像人生出来可能稍稍有些不同的智商一样?

答
这个肉体的消失,自我意识是不是消失不一定的。比如说做梦,你在梦境当中,你在家里睡在那里,人睡得很熟,但是你的梦境可能跑到上海、跑到国外去了。在梦境里面的那个你,跟你现实的身体可能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在中阴身,跟做梦的境界是很像的。中阴身这个身体,从你这里这个身体好像要垮掉了,还没有完全垮掉之前,它就赶紧先找个地方,就像我们这个房子还没搬出来,我们那边房子已经装修好了,要准备到那个地方去。
就我们讲的四有,就是整个轮回当中它是四种状态,我们都是把它执着为“有”的。第一个生有,就是在投胎的时候,从投胎到出生这段时间叫生有;然后我们现在活着,从生到死,这叫本有,我们现在本来就有这个身体在这里;然后死的时候叫死有;死了以后到生之前这段叫中有。生有、本有、死有、中有,这个四有,这四有它像流水一样,整个生命像一条河流,它像流水一样,中间从来就没有断过,但是它又不是完全同一个东西,它是相似相续,相续是不断,相似,它又不是永恒。
不是说我们那个我,我们今天感觉的我跟昨天感觉的我,可能又有点区别,就是你每一个念头都是有区别的。那这么一来就说,相似相续的这个生命之河,这个链条,如果没有给它解散掉,你现在借这个肉体之躯,是用肉体来代表你的“我”;中阴身的时候它实际上像一个幻觉的身体一样,它也有一个身体,那个身体的反应非常快,功能比我们强大很多倍。但是因为它实质性的感觉不强,就是这个墙它就过去了,它感觉那样子好像还是没有安顿的感觉,还是在空中飘一样,它不甘心,有“我”总想找个依赖,所以它一定想去投胎,想找一道,但是它找到了那一道,它就在六道当中的那一道又会出生了。
所以在轮回中是这样的一个状况,就是一直是相似相续,就像昨天到今天,睡着了大家跟死了一样,什么都不知道,但是一醒过来他又在这里;然后今天跟昨天很像,但是今天绝对不是昨天。如果把这个距离再缩短了,就是前一个念头跟后一个念头也很像,但是前一个念头肯定不是后一个念头,它一直像水的流动一样。在你的生命中,你播种下什么样的种子,它就在这条河里面,不会消失,这叫八识田中,都会种下去。你勤劳给哪方面播种的种子多,它的力量强大,它就先呈现。所有凡夫的生命都是被这种业的力量驱使着往前走,驱使它是很有规律的,就是你的业的最重的,它肯定排到第一,跟排队一模一样,其次的就排到第二,再其次排到第三……然后你如果增加哪一种力量,哪一种力量增加力量强起来了,强起来到最后超过前面了,它就排到第一。是这样。
所以按佛法说不相信命运,因为命运只是后面推动你的力量是确定了,但是你现在会对这些力量产生怎么样的反应还不确定。你现在的念头,比如说昨天加今天就是明天,昨天是已经定了,但是今天你要加什么力量,完全是自己的,虽然我们过去内心有很多的种子在那里,会继续加。所以这样子一来就说,人一方面是被业力所驱使着往前走,另外一方面我们又不停地制造这种新的业,所以新业和旧业就一起,这样子不停地积累,不停地被动,不停地积累,不停地被动,轮回就是这样一个状况。
那么如果按轮回的这个状况,好像没希望,因为我们起心动念无非都是业,都是被动的,你来到这个世界也是被动的,你要死也是被动的,也不是你自己说了算,按照这个惯性好像没有希望了。可是有一点希望在哪里?就是我们心的本自的力量,就是所谓真心。这个真心的力量,一旦你发现了这个真心,真心,心的全部力量开发出来的时候,它就超过了这个业的力量,那这个业就转不动你了。
所以《楞严经》里面讲,“心能转物,即同如来”,所谓成佛就是这个物都被他转了。怎么转呢?就是心的力量一旦全部开发出来,那么什么力量来,我就可以按照什么力量来呈现,我不会被它所转,它会被我所转,这个时候他就自在。他的生命真正自在是——我想笑,我想哭,不是被动地笑,也不是被动地哭,是主动的,这个是心的力量超越了业的力量的时候,你的生命才有解脱的希望。这是一个从轮回到解脱的过程。
刚才你说,最早的我执是从哪里来,什么时候开始,以什么状态来表现?佛经里面说这叫无明。因为我们现在的这个思路,目前站在这里,有些人会问说,“我最早的那个无明是从哪里来?比如最早什么时候才开始有了我执的?”我们问这个话的时候,我们是建立在三维空间的角度,三维空间加上时间,就四维时空。我们有了这个时间的观念,这个时间的观念就是现在还是以“我”为坐标,我站在这里,才问我昨天从哪里来,我前天从哪里来,我的前面是什么,我的后面是什么?但是佛告诉我们,你把“我”作为这个坐标,你提出的问题和你的思路本身就已经错掉了!
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呢?你不是问无明从哪里来,你要问你现在错在哪里!如果你现在的这个我执,把这个自我,你看清楚了,真的没有我的时候,这个四维时空——就三维空间加时间,完全是种错觉。所以《金刚经》告诉我们,“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人相、我相、众生相就是空间,寿者相就是时间,寿命的寿。时间和空间本来不存在,我们现在有了这个我执以后,我们就存在了,然后告诉你没有我执,你完全听不懂,听不懂,因为我们已经在有“我”的这个状态里。所以,唯一的办法是让你就路还家——把你这个自我看清楚了,有一天你自己亲自看到了没有我,你确定了,走过去了,这个答案就在那里,所以需要自己去找。

安福利生
安心即是福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